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前后经济发展引起的公害问题逐渐跨区域化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特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和尖锐.其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和无法挽回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13日,我们在日本开始了对其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管理与实施情况的深入考察.对我们一行人的到来,日本环境省非常欢迎,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日本从1970年开始研究总量控制以术,至今已有18年了。他们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和经验是值得我国环保工作者研究和借鉴的。本文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以便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七○年十二月,日本推行现行水质污染防止法,其控制对象绝大部分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排出的废水,实行的是浓度控制标准。几年来,该水质污染防止法对控制这些污染源排出的污染负荷,确实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日本全国各水域的水质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对含重金属类物质的工业废水,尽管实行的是浓度控制标准,其重金属离子浓度绝大部分均达到了环境标准。但是,另一方面,保护有关生活环境的问题,其污染源不仅是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水,而且还有从家庭、农业、畜牧业排出的生活污水或其它有机污染负荷,对这些污染源尽管也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比较严格的规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工业复兴,经济高度发展,随之产生了二氧化硫污染。日本是一个立法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污染状况,制订了不同的法律,提出了不同的控制方法。通过20年的努力,大气污染已得到全面的控制。当前,上海市二氧化硫污染已相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能耗的增加,势必进一步加剧。日本的有关情况和经验,似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正> 1.前言日本的水质总量控制是在修改“濑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和水质污染防止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于1979年6月12日开始执行。同时还提出了总量削减基本方针。1980年3月18日,经内阁总理大臣同意,规定了总量削减计划。各都府县为实现上述计划规定的削减目标量,从1980年7月1日开始执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大约十年前,日本遭受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并且体验了有害物质引起的严重疾病。伴随大量技术革新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缺乏关于有害物质的充分的科学情报以及未能迅速对高人口密度作出反应,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环境污染的一些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反过来导致了立法,管理和企业采用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婧  贾纯荣 《交通环保》2002,23(6):15-19,36
通过水流分析、港区污水处理设施调查,对规划期内(2010年)港区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了预测,研究了天津港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分析过程与方法,根据现有技术和经济状况提出并分析了控制计划。  相似文献   

9.
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及徐州市、南通市、扬州市、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共同承担的“江苏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研究”课题鉴定会于1994年3月上旬在无锡召开.省内外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课题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急需解决的法律依据、技术方法、环境经济政策和管理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省域总量控制的实施体系、运行机制和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污染点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致使环境质量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态势。1990年以来,渤海湾频繁出现赤潮现象,这已引起众多专家的关注。大运河、淮河等流域的污染状况均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国城市内湖污染状况也日趋加重,不少湖泊...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的出发点——以日本水循环经济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生态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统一更加深入人心。中国经济正在全面进入新一轮的转轨时期,即由经济增长追求型向可持续发展性经济迈进,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建设成为一个时代主题。日本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先进国家,而其循环经济建设由水环境保护开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基于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的发展模式。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从“经济优先”走向“环境优先”,进而成为日本循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对中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是建立在天然水体对污染物具有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理论上,即天然水体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污染源应根据纳污水体的环境容量来确定其污染物排放总量.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技术关键是污染源与水质目标之间的响应关系.总量控制的核心是污染负荷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的经济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外部性概念的分析和最优/次最优污染物排放量——环境质量管理模型的建立,阐述总量控制管理系统的两个经济原则及公平、效率两管理目标的含义与关系。并着重指出:遵循公平性目标是总量控制管理系统外部制约条件——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合理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行政区划为计划单元,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和排放指标额度优化分配,使得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更具可操作性.研究结果表明,在COD各源强中,水土流失源、畜禽养殖源保持不变,生活源和工业源按一定比例增长,只有奉化、宁海区域海水养殖源需要削减,且削减后的COD源强(容量分配额度)亦能满足该区域今后海水养殖发展的需求,而北仑、鄞州和象山其他3个区域的海水养殖容量分配值则有较大的剩余空间,故在不超过总源强(海水养殖未使用全部源强)的前提下,工业、生活等COD源强可在优化结果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从而实现象山港及其周边陆域资源、环境和经济目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针对沈阳西部污水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建立了“沈阳西部污水工业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工业源水污染控制指标——总量控制规划和工业源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技术经济政策——总量控制管理规程——总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组成.从而使水污染控制定量化、规范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在二战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一味关注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日本各地发生了很多环境问题。最著名的有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水俣病事件。该事件是由于化工企业排泄污染废水入水俣湾,导致当地人民染上水俣病,甚至中毒致伤残,从而引起了日本全国的关注,并由此迫使日本政府开始制定政策来限制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日本人的环保意  相似文献   

17.
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内涵和相互联系出发,分析了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一体化政策对于环境经济、环境管理、企业管理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意义,并提出了实施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政策条件.  相似文献   

18.
焉耆盆地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控制博斯腾湖盐污染、有机污染和防止富营养化为目标,分区分阶段提出焉耆盆地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和方案,并进行了投资和目标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方法.建立了由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技术经济政策──技术规范──微机管理系统组咸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自五十年代起,日本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七十年代初,每公顷可居住土地上的国民产值、能源消费量和汽车数量,分别为美国的17倍、8倍和11倍。由于经济密度大,能源消费量剧增和人口大量集中城市等原因,日本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公害事件与日俱增,公害控诉案件由1965年的27588件增至1972年的87764件,使日本有“公害国”之称。由于国民的压力与保护环境的需要,日本政府在改善环境状况上采取了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