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作为黔江区城区两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十二五"期间两大水源点的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其中小南海水库的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主要污染物是总磷.水源地水质主要受到库区养鱼、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污染、库区乡村游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为了黔江区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保障城区2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黔江区生活饮用水保持良好,提出合理保护措施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下,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应运而生。自2016年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建成投用以来,为辖区内水功能区水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对黔江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通过两年来工作开展情况看,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在运行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就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强黔江区水环境监测中心的运行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黔江区为目标区域,结合数据统计分析黔江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价结果表明:2012—2014年,黔江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65,且逐年呈增长变好趋势,质量等级均处于优级。而年度的|ΔEI|均2,由此表明近3a内,黔江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各项生态指标建设都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依靠地震遗址水库小南海水库供给,小南海水库特殊的历史缘故,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水库现为国家4A级风景区.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水环境质量由Ⅱ类下降为Ⅲ类,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升温,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水库限制性开展水库的科普教育,做好水库的饮用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整理分析了2014年重庆黔江区的PM2.5变化规律。从每个月来看,重庆黔江区2014年PM2.5污染逐渐加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天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废气的排放有关,因此应主要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的出发,降低重庆黔江地区PM2.5的浓度。  相似文献   

6.
选择武陵山区域黔江区的2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0-2014年每月进行水质监测,获取120组有效数据,运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13项水质指标(如Cd、As、Hg等)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黔江区小南海、洞塘水库监测指标均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Ⅲ标准,水质状况良好.2个饮用水源地的成人总致癌风险均在0.87×10-7~1.19×10-7 a-1之间,儿童总致癌风险均在2.86×10-7~3.91×10-7 a-1之间,成人和儿童的水质总健康风险均值低于US EPA和ICRP(1×10-4和5×10-5 a-1)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2个数量级以上.健康风险排序为致癌物>非致癌物.计算健康风险指标贡献率表明,通过饮水暴露途径引起健康风险应优先控制Cr6+.黔江区2个城市饮用水源地对儿童产生的人体健康总风险值大于成人,因此儿童更易受到化学物质引起的健康危害.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具有可信性,但污染物浓度、人体单位体质量、日均饮水量以及暴露时间的变动将会影响健康风险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黔江区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黔江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67,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天数比例为94.2%,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等级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表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月变化结果表明,黔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夏季和秋季质量比春季和冬季好。  相似文献   

8.
地表水中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是地表水环境监测中的3个重要参数,本文以长江流域的监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地表水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分析结果在今后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表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阿蓬江是黔江区主要河流,对2012—2015年阿蓬江黔江断面干流、支流水质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阿蓬江黔江断面的水质现状,分析了影响断面水质的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治污染和保持良好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地表水环境质量对我国环境监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的生活,因此加强地表水监测工作非常必要.本文总结了地表水监测现状,综合分析地表水监测技术及未来发展方向,对实际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滨海地区地表水资源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水环境,利用水化学分析、数理统计和Gibbs水-岩分析模型等方法对东寨港流域内演丰西河和三江河两条河流水体的水化学组成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演丰西河和三江河河流地表水的水化学组成特征,讨论了该区域地表水的水化学组分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 表明:演丰西河地表水的水化...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黔江区正在建设一条长约 6公里的生态公路 ,整个项目预计于 2 0 0 3年 10月完成。生态公路包括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生态保护、公路绿化以及绿色广告设计等 ,把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景观建设紧密结合 ,使道路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重庆市黔江区拟建生态公路$黔江区环保局@黄凉  相似文献   

14.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温岭市的地表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原有的功能已逐渐丧失,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在全面调查北山河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污染源源强的基础上,通过对污染特性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地表水功能衰退的原因,为有效修复地表水的功能,按照现有的功能,提出了改善水环境的生态条件、逐步形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思路和对地表水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浑河流域为研究区,在现场调查、动态监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浑河流域的具体实际条件,包括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分别建立了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水流耦合模拟模型及水质耦合模拟模型.模拟对象包括地表水、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运用HydroGeoSphere(HGS)技术系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联立并行同步求解.根据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同步动态监测资料,分别对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进行了校正和检验.之后,根据设定的情景方案,应用所建立的模拟模型对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未来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基于HGS技术系统的地表水地下水水流和水质耦合模拟模型能够刻画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各自的运动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水力联系与相互转换关系.若地表水受到污染(如农田施肥),不仅会影响到地表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黑龙江省平水期地表水总磷监测结果分析,探讨地表水总磷的构成、成因;提出了从源头治理地表水总磷污染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沈阳市地表水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特点,分析了目前地表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沈阳市地表水环境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沈阳市地表水环境特征及水质达标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地表水变化趋势,提出了实现地表水持续稳定达标的技术路径,要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必须采取优化经济结构及布局,持续推进污水集中控制,强化污染源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河流生态环境质量和水体自净能力,强化水环境政策制度建设及环境监管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沈阳市地表水环境特征及水质达标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地表水变化趋势,提出了实现地表水持续稳定达标的技术路径,要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必须采取优化经济结构及布局,持续推进污水集中控制,强化污染源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河流生态环境质量和水体自净能力,强化水环境政策制度建设及环境监管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是地表水与地下水混合交换的重要区域,该混合特性也是识别其范围的难点。为确定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的识别方法与变化特征,选取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明显的武汉市汉江-府河河间地块冲湖积平原为研究区,构建了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数值模型,得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流场轨迹,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和局部的水流系统,总结了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模式,并结合MODPATH模块追踪地下水流运动轨迹,识别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地下水完全混合交互带的范围在汉江顺流方向由40 m不断拓宽至180 m,沿长江流向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整体缩小但保持在70~100 m范围内;粒子运动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与交互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表水形态、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该研究结果可为确认地表水-地下水交互带范围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