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仁寿县球溪河流域总磷(TP)形态特征,于2018年6月对流域48个点位进行采样,分析流域TP组成及空间变异性。仁寿县球溪河流域TP以溶解态无机磷(DIP)为主,占比达到70.3%(sd.=18%)。不同支流、不同河段TP形态特征有所差别,与沿程地形地貌、土地使用类型、人口分布相关。上游河段受农业面源及山区河道冲刷影响PP比例相对较高;中游及下游受生活污染为主,DIP比例升高;部分支流下游河段受沉积物再悬浮及农业面源输入影响,PP比例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2.
根据升钟水库近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探讨了库区的水质现状和营养盐变化趋势及污染治理措施成效。数据显示,与2006年相比,升钟水库营养状况由轻度富营养向中营养发展,2014~2018年稳定在中营养状态。2014年起,TP、TN快速下降,受上游输入污染、旅游污染等影响,TP2016年开始上升,TN2017年开始上升;受农业面源污染、地表径流等因素影响,CODMn2015年起呈持续上升趋势。升钟水库的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但仍需采取有力控制措施,防止水体向富营养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近期百花湖沉积物中氮磷分布特征及污染情况,对百花湖库区沉积物TN、TP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百花湖库区沉积物中TN、TP污染严重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TN含量变化范围为3 634. 08mg/kg~4 954. 88mg/kg,均值为4 168. 53 mg/kg,TP含量变化范围为520. 45mg/kg~1 218. 66mg/kg,均值为875. 87mg/kg。总氮的综合污染指数呈现出严重污染水平,单项评价指数均大于严重污染的临界值;总磷的综合污染指数整体处于清洁到重度污染范围,绝大部分单项污染指数处于有影响到重污染范围。  相似文献   

4.
淄博田庄水库水质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庄水库的自然地理和水文特征,作者选择7个监测点,定量监测了水库和入库河段的水质分布特征,并采用卡森水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特里指数法对水库富营养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监测点中NH4^+-N、TN、TP均严重超标,田庄水库现状水体已经达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从入库、库区至出库的表层水体中,TP的浓度逐渐降低;除DO外,在水库的垂直剖面上,其他指标浓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悬浮泥沙(SSC)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规律,对汾河水库进行样品收集和长期水质监测,采用水动力模型与泥沙转移和富营养化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三者关联耦合,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分析含沙水和不含沙水中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四项指标,得出两者对水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SC对TN、TP的去除作用明显,对Chla、DO浓度分布影响较小,并计算了污染物的释放量以及贡献率,得出TP的负荷仅为16.47t,而贡献率高达25.25%。因此在汾河的污染控制方面应侧重削减磷,进而改善汾河地区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悬浮泥沙(SSC)对水库水质的影响规律,对汾河水库进行样品收集和长期水质监测,采用水动力模型与泥沙转移和富营养化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三者关联耦合,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分析含沙水和不含沙水中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四项指标,得出两者对水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SC对TN、TP的去除作用明显,对Chla、DO浓度分布影响较小,并计算了污染物的释放量以及贡献率,得出TP的负荷仅为16.47t,而贡献率高达25.25%。因此在汾河的污染控制方面应侧重削减磷,进而改善汾河地区的污染现状。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输出系数法中输出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者选取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对农业面源污染源及各自的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输出系数法,并对输出系数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发现,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的取值大多参考原环境保护部推荐的取值,畜禽养殖污染COD取24.82、NH3-N取2.52、TP取1.01、TN取6.11;农村生活输出系数COD取14.13、NH3-N取0.9、TP取0.16、TN取1.5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输出系数相对来说水田的高于旱田;水田的TP值与TN值分别集中分布在1~2和12~23之间,旱田的TP值与TN值分别集中分布在0.9~2.3和15~33之间,为学者选取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4~2016年对化成水库的水质监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一致,该水库在此三年间持续处于中营养状态。对该点位水质富营养化变量指标(COD_(Mn)、NH_3-N、TN和TP)进行特征分析,TN和TP均为Ⅲ类,COD_(Mn)处于Ⅱ—Ⅲ类,NH_3-N达到Ⅱ类。分析该区域水质各指标为NH_3-N和TN污染主要来源是点源污染,而TP和COD_(Mn)主要来自非点源污染。根据分析结果对化成水库富营养化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升钟水库水质评价及污染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氮(TN)、总磷(TP)4项监测指标,采用单因干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升钟水库2004~2010年水污染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比较适合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显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总磷(TP),基本呈现富营养状态;2008年水质最差,2010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7年Iwq的平均值Ave(Iwq)=3.393,Ave(Iwq)未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近7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Iwq)在不同时点上具有高-低演化规律,总体趋向好转。通过计算2006年N、P污染负荷,TN、TP入库主要源于水产养殖,其贡献率分别为:55%、82%,升钟水库TN、TP是合理容量的1.97~2.32倍。应严格控制水库网箱肥水养殖。研究结果对指导升钟水库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博斯腾湖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CODMn 、TN、TP、矿化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评价矩阵,计算出影响指标的权重,最后评价出水质级别.结果表明,博斯腾湖17个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等级均满足Ⅲ级,湖体水质整体虽然满足饮用水要求,但不容乐观,值得警惕.模糊综合评价法考虑了水质分级界限的模糊性和污染因素的权重,较客观的反映了湖体的水质现状,而且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是一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水质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以火山岩为填料的多层生物滴滤池装置处理模拟的生活污水,研究了在水力负荷为1.5 m~3/(m~2·d)的条件下滴滤池各层对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滴滤池对CODcr、NH_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1%、97.4%、53.4%和41.7%。滴滤池上层和中层对CODcr的去除贡献较大,CODcr去除量占整体去除量的85.2%。滴滤池对NH_4~+-N的去除率从上至下依次降低,各层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4.9%、33.9%和19.0%。TN、TP的分层去除规律相似,中层的去除贡献较大,上层和下层的去除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
李燕  汪露  张敏  朱亮 《四川环境》2021,(2):103-115
为阐明洪泽湖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变化状况,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CCA分析等方法,对洪泽湖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空间布局及其水质状况进行了季度调查,探究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生长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底栖动物种类以甲壳纲、多毛纲、双壳纲为主;(2)CPI分析表明,TN、TP是洪泽湖主要的超地表水Ⅲ类水环境标准的项目,入湖过水区域水质污染高于其他区域,且春冬TN超标为主,夏秋TP超标为主;(3)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氨氮、透明度、叶绿素a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洪泽湖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优势种主导格局显著,生物多样性不高,群落组成和水质状况受过水水体影响极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需加强对周边水域生态系统的关注,尤其是淮河水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被动扩散采样技术,将泸州市全市区域按16km×16km间隔划分为38个网格,并开展了2011年3月~2012年2月期间大气污染物SO2、NO2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泸州市SO2、NO2浓度季节变化规律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SO2的空间分布表明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区及西北区域,NO2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全市呈南部低、北部高的趋势。泸州市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源分布格局以及主导风向有关,同时,泸州受区域外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影响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滇池外海2008~2019年的8个监测断面12年的年均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选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包含绝大部分信息的主成分,分析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计算得到包含所有水质指标信息的综合得分值,根据综合得分值对滇池外海水质的时空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并研究滇池外海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池外海水质主要以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为主,根据其主成分法综合得分,滇池外海水质呈现从北到南逐渐好转的空间分布特征; 2008~2019年8个监测断面的综合得分值总体呈从高到低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污染有逐年逐渐减轻趋势;2008~2019年水质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水质污染逐渐减轻,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陈平  杨娟 《四川环境》2019,(4):56-62
通过2014~2018年西溪河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西溪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河流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8年西溪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溪河来水受上游城镇影响水质较差,中游水体经过自净作用有所好转,下游城区段污染上升明显。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关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的决策依据,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进而采取有效整治措施。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判别驴溪河的水质类别,利用比值法研究驴溪河的氮磷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驴溪河的水质类别在城镇工业园区之外水质较好,流经工业园区及城镇之间水质较差;氨氮的百分含量(NH_3-N/TN)在50%左右,具有一般城市生活污水的特征;氮磷比(TN/TP)在春夏季处于藻类适宜的生长范围,存在藻类生存繁殖的潜在风险;驴溪河的碳氮比(COD_(Cr)/TN)大于等于碳氮比水平值(碳氮比水平值为2. 5),水体自净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分析环独墅湖水体污染现状,采用营养指数和污染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表层水体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水质参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总氮(TN)含量均值为3.26 mg/L,属劣Ⅴ类地表水;总磷(TP)含量均值为0.03 mg/L,为Ⅲ类地表水;总Hg含量均值为0.11μg/L,为Ⅳ类地表水;其他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能够从众多因子中筛选出主要成分,且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结构进行简化,以少数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个变量,对高州水库汇水流域内主要河流进行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对各监测断面的水质优劣程度进行了排序。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占总方差96.425%的3个主成分以反映研究区水质的整体情况,结果表明:流域内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以入库河流上游区域的农业、生活引起的非点源有机污染为主,库区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趋势,且在水库自身水动力条件的作用下库区水质优于入库河流。在空间分布上,由于石骨水库库心断面受外源污染影响较小,其水质优于供水口;而入库河流中良德水库黄塘水入口断面水质污染较轻,石骨水库曹江入口断面次之,良德水库大井河入口断面的水质最差。此外,通过对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分级综合评价,进一步得出高州水库入库河流是库区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滩水库进行污染源调查及水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库水质和营养盐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滩水库流域CODCr、NH3-N、TN和TP产生量分别为3664.23 t/a、280.37 t/a、335.49 t/a和74.96 t/a,水库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旅游污染3个方面,其污染物产生量占总污染负荷的93%以上;水质分析表明,自2006年后,黑龙滩水库水质逐渐好转,但2010后CODMn有上升趋势,2012年主要超标因子为CODMn和TP;2004年~2012年,黑龙滩水库营养状况由贫营养向中营养发展,并在2010年~2012年稳定在中营养状态,水库富营养化整体呈现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分布均衡度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沈阳市大型连锁超市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引入多元回归分析法进一步探析了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和各因子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沈阳市大型连锁超市整体上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空间差异分布;核密度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二环内区域大面积组团状的核分布与二环以外地区小面积的零星核分布并存;在研究区域内呈现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但在各个市辖区内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异主要受等级公路密度、人口密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户户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