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炜  何思  黄楠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27-230,238
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利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研究了游客对旅游演艺品牌形象的感知状况。结果表明:旅游演艺品牌形象感知的内在维度存在差异,宣传策略宜多元化;旅游演艺品牌形象感知以具体象征物为载体的文化形象为主;产品体验前以传播形象对旅游演艺品牌形象的影响显著,产品体验后的功能形象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使浏览网站成为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方式,而旅游意向和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站信息的影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心流体验作为中介变量,探究网站特征的四个维度(互动性、生动性、关系强度、内容丰富度)对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旅游情境中,心流体验部分中介网站生动性和互动性对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完全中介关系强度对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内容丰富度对心流体验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网站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区宣传其旅游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工具和渠道.从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级30个二级指标.通过网络调查方式,搜集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景区网站的服务功能能满足信息受众的基本需求,但在发挥网站交互式作用,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对引入新兴的旅游方式缺乏力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正进人体验消费时代.消费的个性化、理性化以及多样化促进了旅游方式的改变,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互助旅游应运而生.分析了国内外网络互助旅游发展现状,简述其发展历程,探讨网络互助旅游中的SWOT,找出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互助旅游的发展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武夷山为案例地,通过筛选整理旅游网站相关游记,使用ROST Content Ming软件进行分词、高频词汇统计和语义网络分析,得出游客对武夷山的深刻感知要素,然后通过扎根理论进一步研究武夷山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情感感知形象。研究发现:游客对武夷山旅游形象的感知主要体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管理等4类。游客对武夷山的情感态度整体上趋于良好,对武夷山的自然景观评价较高,对景区个别景点、旅游设施、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知。在此基础上,提出景区应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完善住宿、饮食和游览设施,开发旅游与文化相融合的产品来进一步完善游客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西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宗教旅游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垄断性。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考察等方法对西藏宗教旅游资源概况、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梳理,分析宗教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曲江为例,基于游客感知角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利用因子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对曲江主要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发现:(1)游客对曲江旅游形象感知因子分为三个维度: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其中游客满意度最高的是旅游设施维度(3.51),最低的是旅游服务维度(3.00)。(2)曲江的国内客源市场以陕西省内游客为主,对省外游客的吸引力呈现距离衰减的特征。(3)游客对曲江整体旅游形象的满意度较高,存在稳定集中的特征。(4)游客的性别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曲江旅游形象的感知评价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但游客的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对曲江的旅游形象的感知评价结果有着显著性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重点进行形象设计与形象营销,提高游客软性服务满意度,提升西安曲江旅游形象和知名度的建议,如突出曲江旅游形象核心部分、做好生态环境工作、重视事件营销、重点开拓境外客源市场等,以期引导旅游者选择曲江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而推动曲江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江西婺源为案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历时演化.研究发现,10年来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感知总体较稳定,对旅游设施与服务、社会环境气氛与价格和情感感知形象积极评价增多,但随着旅游的开发,对部分自然景点的提及率和描述有所改变,商业化、旅游开发导致的负面感知形象出现.研究强调了网络资料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与优势,对婺源借助互联网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骑行体验、网络问卷、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结合聚类分析、方差分析、期望差异模型等方法,探讨了基于自行车功能认知差异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方法,分析了基于上述分类方法的自行车旅游者体验差异。结果表明:(1)自行车旅游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学生和公司职员为主要消费群体;(2)两类旅游者不仅存在功能认知的显著差异,也存在对旅游目的地旅游要素期望的显著差异;(3)两类旅游者满意度均较高,但针对不同旅游要素的满意度仍存在差异。自行车旅游以自行车为核心交通工具,旅游目的地资源为主要载体,完善自行车旅游配套服务,打造优质自行车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吸引力评价对文化遗产景区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旅游吸引力评价体系,并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游客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评价最高,对生态环境、知名度、旅游安全和美誉度的评价较高。②交通便捷度、景区容纳量、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评价一般。③景点集中度和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的评价较低。④餐饮条件、旅途耗时、购物条件和交通费用的评价最低。从持续提升资源价值和景区形象角度出发,提出继续完善接待环境和服务水平,创新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重点改进餐饮服务和条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