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宇佳  李颖 《环境工程》2023,(7):345-346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开展生产及生活的根本,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需要关注的重点。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为了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问题,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将生态保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融合,形成了具有环境设计、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理念的生态教学方法,还与社会人才需求同步结合,形成了具有社会性和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对生态保护理念的融入,  相似文献   

2.
侯佳 《环境工程》2023,(2):286-287
<正>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始终坚持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宗旨,从绿色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将城市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动物、水资源等融入城市规划中,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路线,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有利于科学开发和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形成绿色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由傅毅、吕明、李硕编写,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与快速表现技法研究》,系统阐述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原理与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程》2021,39(1)
<正>环境艺术设计近年来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众多高校也逐渐将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设立进大学课堂之中。环境艺术设计兴盛于西方国家,但这并不代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没有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问。当今社会不乏特色鲜明的环境艺术作品,但往往这些作品都只展现出偏西化的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中表现得不是特别多。对于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们来说,如何将传统的中国文化构思深入实践于艺术设计过程中,这是他们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属于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则是新时期所孕育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现形象,其旨在宣传环保信息、宣传科学理念,以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使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任重而道远。如何进一步提炼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核心价值,发挥其积极的公益作用,引导社会大众树立健康的环保思想,全面参与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是当前环境保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2019,(11):206-207
<正>环境艺术设计,即为从以往的室内设计发展至现今的室外设计,涉及城市设计、景观设计、街道设计、园林技术等多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强调利用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装饰室内外空间环境,依托艺术设计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为人们创造舒适宜人的生存空间。环境保护作为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介绍了城市环境艺术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它需要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是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突显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实现城市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化城市环境艺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一书以环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与特征、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流派、设计师与环境艺术设计的任务、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的表达技法的概念界定作为基础,分别研究了生态化材料与环境艺术设计思维方法,生态化视阈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形态及空间,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设计,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视角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本以生态学角度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及生态学相关理论入手,分别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学科与空间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基础分析、生态化材料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生态视角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形态及空间与城市规划以及公共环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当代社会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设计类型。环境艺术设计不仅包括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际上一切与人类活动空间环境相关的设计都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主要来源的艺术设计形式,因此随着人们意识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环境管理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个领域。环境管理作为学科,是环境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环境管理作为一个领域,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客观上说,自然生态是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共同母题,两种设计间既有关联又存在差异,尤其在艺术设计及环境设计的生态化演进过程中,涉及思维、方法、形态、空间等多维领域,有待深入探索和发现。《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一书由朱文霜主编,由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8年2月出版,作者从环境艺术设计多维领域切入,以自然生态为媒介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环境设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保护法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重要的法律和法学学科,其兴起和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的速度却很快。我国从1979年颁布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试行)以来,又陆续制订了《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防护法律和《征收排污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等环境法规。随着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作为国家管  相似文献   

13.
<正>环境社会治理研究是政研中心传统学科之一,重点开展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政策社会调查、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环境舆情和社会影响分析、环境社会风险防范等社会治理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和机制。2018年,开展生态环境部、国家社科基金和国际项目等十余项研究。参与修订《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协助开展"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公众评议工作,先后完成公众评议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5G、大数据、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环境艺术空间实现了虚实交互的场所互动,环境艺术设计在"技术-空间-社会"多重耦合下被深刻重构,且环境数字化与数字技术环境化趋势愈发显著.如何在数字化技术提供工具的基础上,让环境艺术设计实现从服务工业文明到服务数字文明的转变,以技术驱动催生新的环境空间特征,具有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不断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基础学科,教学工作者不仅要将精力放在语言教育上,还应当将其视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工作中引入环境保护理念,为学生梳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切实将大学英语从语言学科转化为半语言半社会学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培养学生对英语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科学领域相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实用型边缘科学,建立在传统的理化、工程、人文科学和近代新兴的生态、电子、信息等多种科学的基础上。作为传播和交流环境科技信息主要媒介载体的环保类科技期刊,其主要职能就是全面、及时、准确地介绍传播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工作经验、环保科技成果及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发挥环保类科技期刊环境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作用,结合当前环境保护工作迅速发展和科技期刊市场竞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得以在我国诸多行业领域得到推广,艺术设计领域亦不例外,将生态环保理念引入至艺术设计中不仅可实现对我国环境的保护,还可促进我国能源节约等。现阶段,我国依旧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及能源紧缺的形势,通过将生态环保理念引入至艺术设计中,一方面可满足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还可切实发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艺术设计的有序健康发展。由谢家平  相似文献   

18.
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性特质决定了其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独特性,针对艺术设计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构建良好的精品课程网络环境,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提高网络课程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不断深入,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公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设计由此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的理念,环境艺术设计也正努力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由陈根主编的《环境艺术设计看这本就够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努力探索一条绿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之路。具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环境艺术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形体,而是一种以交互性理念、人本化理念等多理念为依托,以PS、3D等多技术为工具,将一处环境空间设计为特定艺术状态的复合艺术.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元素与当代创意理念结合的艺术产物,包含具体产物也存在抽象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发挥着美化界面、打造环境标识、营造人文体验的功能,有助于弥补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