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铅稳定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根据Pb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点,分析了Pb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理论基础.从国内外大量研究实例出发,总结了近年来Pb同位素在示踪工业Pb污染的应用现状,肯定了Pb同位素在示踪Pb工业污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大气气溶胶铅稳定同位素的初步研究,笔者认为研究环境系统有关对象(如大气、海水、冰雪和沉积物等)的Pb同位素组成,通过其Pb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和源区参数计算,可有效示踪Pb工业污染的来源、分布和远距离传输规律.   相似文献   

2.
水质模型在东莞污染源负荷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水环境规划中经常碰到的污染源数据缺失问题,以水质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建立了从水质监测数据推算污染源负荷的计算方法.主要步骤包括:通过水质模型建立污染源负荷和水质数据之间的响应关系;提出估算污染源负荷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方程;优化问题求解,评估污染源负荷估算效果,确定污染源负荷. 同时,以东莞市为例,对该市用水量和污染源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圣维南方程,建立了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最后以东莞市2005年水质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实测水质数据和模型模拟结果,对东莞市2005年的污染源负荷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东莞2005年生活和工业污染源CODCr排放量为25.2×104 t,其中,生活源占60.4%,工业污染源占39.6%. 东莞污染源负荷估算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当时条件下的水质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HongshengChemicalFactoryofXishanCityislocatedintheTaihuLakeBasin(TLB)ofChina.Ithasoneworkshopforproducingacidoidblackandblackbluedyeandacidbrowndye.Thefactoryreleasestwotypesofwastewaterwithvolumeeachfor10t/dduringthefirstandsecondcouplingpr…  相似文献   

4.
区域工业污染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前中国许多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工业发展与污染控制是其中之关键.笔者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主要污染行业,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对区域环境经济系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行业,并结合投入产出法分析了区域的环境敏感行业.将这3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以往研究中单纯考虑环境因素或笼统考虑经济因素而忽视经济系统内部运行规律的缺陷,对今后区域工业污染源研究和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流路径与景观单元相互作用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的载体水流着手,沿水流路径模拟污染物迁移过程中各景观栅格单元与周边景观栅格单元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将这种相互作用分为"推动"和"阻碍"两个方面,综合两种作用计算空间不同位置景观栅格单元污染物的入河迁移系数.同时,通过水文累积计算,获得河道水质空间分布特征.最后,以东北海伦地区4个子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区,模拟得到流域污染源和水体污染程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并利用2007、2008年10场降雨后流域出口的水质监测数据与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模拟N含量与监测TN值显著相关,模拟P含量与监测颗粒态P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该研究方法能定性地描述流域N、P污源染以及受纳水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但模拟计算出的N、P含量均远远高于实测值,说明该模拟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以达到准确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排污企业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应用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张家口地区排污工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与水污染排放空间之间的空间耦合特征,结果显示:(1)张家口地区工业企业空间集聚程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崇礼县、赤城县整体上几乎无污染密集型企业分布。污染密集型企业主要沿洋河流域分布。(2)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选洗业这四大行业的COD、NH3-N、总氮等水体污染物排放量相对最大。(3)工业企业集聚度与水环境污染程度的空间正向耦合效应明显,96.23%的区域呈较强正向耦合特征。高集聚—污染高值区占比0.40%。针对四种空间耦合状态提出未来污染物排放管控方向,以期为政府部门准确锁定治理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以1998─2005年辽宁省14个城市工业污染源数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工业污染源在省、市、区域3个层面上数量变化的特征;指出造成差异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讨论了工业污染源数量变化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区域差异变小,但仍然集中在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营口工业污染源数量增加较快;污染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区域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哈尔滨-大连产业带也成了“污染密集带”;经济发展是污染源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影响经济从而间接影响污染源数量和质量,而环保政策则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环境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Three industries and wastewater and COD discharge of Beiji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cently,withtheswift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people′slivingstandard ,thewateruseamountandwastewaterdischargebecomebiggerandbigger,andthewaterqualityisgettingworseandworse .Soilandagriculturalproductshavebeenpollutedbythewastewater,andpeop…  相似文献   

10.
工业污水毒性控制的研究是水污染控制研究的新领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生产使用的化学品在种类与数量上日益增长,排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日趋复杂,水污染的化学控制指标已不能满足污染控制的需要,毒性控制将成为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作者在该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论述了毒性控制研究的意义与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应用途径、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跨国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处理边界、航运及渔业问题,到近期更多地关注跨界水资源的水量分配、污染控制、洪水控制等,相关国际条约也不断在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取得完善和发展.我国涉及的跨界水资源利用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流域.目前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跨界水合作已成为重点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条法、国际经验、中俄跨界水保护合作三方面分析了跨国界流域内上下游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第一,上游国家主要强调国家主权,下游国家则强调国际义务;第二,已有国际条约规定的跨国界流域内各国的权利和义务较多,但具体落实这些义务并不容易;第三,国际实践表明,跨国界流域上下游国家之间的具体合作模式要根据国家实力对比及利益博弈关系确定,并以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第四,我国没有签署有关跨界河流的多边条约,故不受其约束,但这些条约对于跨界水双边合作协定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河流水流条件,也影响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稀释、扩散、降解和转化过程,其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范围将发生变化.笔者通过对湖南衡阳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时的水流条件、水质状况的分析,对事件发生的水域进行流场及浓度场模拟计算,研究了河道型水库与天然河流岸边污染带的变化特性,并对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但又易被忽视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业废水污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基于我国“九五”和“十五”期间全国工业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探讨了工业废水排放变化规律,对工业行业结构、工业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以及环境治理投资的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并进一步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技术、提高水重复利用率至关重要,就如何减轻工业废水的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水资源消耗和CODCr排放双调控出发,利用2005年各工业部门有关统计数据,基于万元产值水资源消耗和CODCr排放强度,将40个工业部门划分为低水资源消耗-低污染工业、高水资源消耗-低污染工业和高水资源消耗-高污染工业3类.基于该分类方案,利用2001—2005年统计数据,对3类工业水资源消耗和CODCr排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占工业生产总值30%的高水资源消耗-高污染工业,排放了接近85%的CODCr有机物;占工业生产总值40%的高水资源消耗-低污染工业,水资源消耗接近75%;而占工业生产总值30%的低水资源消耗-低污染工业,水资源消耗不到2%,CODCr的排放量也低于4%.基于该工业分类方案,建立起工业生产与水资源消耗量和CODCr排放量之间的双向联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贵高原湖泊沉积物一水界面铁、锰、硫体系的研究 ,揭示了湖泊铁、锰循环受氧化还原边界层、沉积物一水界面等多重界面的控制 ;湖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制约着其扩散的物理过程 ,进而影响着硫酸盐还原作用 ;硫酸盐还原对铁、锰循环产生亚扩散层屏蔽效应 ;铁、锰循环伴随有微量金属元素的沉积后再迁移现象 ;沉积物一水界面为认识湖泊污染问题、有效地解决湖泊铁、锰的季节性污染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感潮河流环境需水量预测及敏感性分析--以深圳河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深圳河为研究区域,应用~维非恒定水质模型计算了感潮河流的环境需水量,并针对污染负荷、补水水质、潮汐和污水厂尾水处置等因素对环境需水量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污染负荷和补水本底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环境需水量分别成近似线性和指数函数增加;大、小潮时深圳河的环境需水量差别不大,但涨、落潮的影响却不能忽略;将污水厂尾水输送到流域外排放或将尾水资源化后作为河道补水可以大大减少环境需水量因此,掌握环境需水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感潮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截污、补水、污水厂尾水处置等方案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南响堂石窟表面粉尘特征及对石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对石窟石雕表面所覆盖的粉尘进行的物、化性能测试分析入手,对粉尘的特征、来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指出粉尘主要由水泥尘、粘土尘、烟及煤炭尘组成,其来源为石窟周边的工业污染源.同时对粉尘与碳酸盐岩石雕表面所发生的各种反应进行了讨论,提出该工业粉尘是导致石窟石雕表面破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厘清主要经济地理要素与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引入新经济地理学3D——density(密度)、distance(距离)、division(分工/分割)框架,并采用该框架系统分析主要经济地理要素与长三角城市群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①地均GDP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均存在显著影响,与工业SO2、废水和烟粉尘排放量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27、2.080和1.014. ②综合交通距离对工业废水和烟粉尘排放量存在显著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1.638和-0.625,而心理距离对污染物排放量未产生显著影响. ③分工/分割要素对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SO2、废水、烟粉尘排放量存在显著影响,制造业专业化指数仅对工业SO2和烟粉尘排放量有显著影响,而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与工业废水和烟粉尘排放量存在显著影响. ④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地均GDP、外商直接投资呈正相关,与综合交通距离、制造业专业化指数和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呈负相关,缓解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污染物排放困境,不仅要适度控制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标准,还应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分工和协作地位.   相似文献   

19.
集聚外部性是集聚影响工业污染排放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集聚方式对应不同的污染排放行为。以中国31个省市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废为例,基于集聚外部性理论,将工业集聚分为专业化、多样性、相关多样性和非相关多样性等4种类型,在分析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空间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考察工业集聚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工业废水、废气、固废污染强度的省域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上均有不断集中的趋向。(2)多样性集聚比专业化集聚更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多样性集聚对工业废水强度下降的作用最大,对废气和固废污染的减排作用较小。产业关联是多样性集聚发挥环境“自净”效应的重要条件,相关多样性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而非相关多样性会加剧污染排放。(3)从不同污染型产业看,废水污染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污染强度下降,而废气和固废污染型产业专业化集聚会加剧污染排放,污染型产业多样性发展均有利于污染强度下降。(4)不同集聚类型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和污染类型的异质性。(5)要进一步降低工业污染,应提高集聚产业的多样化水平,强化产业间的内在关联。同时,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污染型产业、不同工业污染物制定差异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抚西河综合整治是抚顺市区内七条支流河整治项目之一。经调查,沿河无统一的治理规划,河两岸的基础设施残缺不全,普遍无排水设施,致使附近工业废水和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污染。为确保浑河水体不再受污染,文中在论述抚西河污染现状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点源治理、污水截流等方面的具体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