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剂,对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1997—2017年"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的相关论文为面板数据,对国际乡村旅游研究进行科学计量分析,以期把握国际前沿话题,探讨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国际乡村旅游的发文数量呈现出阶段性增长趋势,研究主要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发文作者群体较大。②高被引文献和关键节点文献主要出自该研究领域中的顶级期刊。③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运营与管理、影响因素、社区变化、生态保护等是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关键词,未来研究前沿将集中于乡村文化、景观、满意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鸭绿江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6个乡村为例,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产业融合构建的体验空间进行具体分析,识别了产业体验空间营造的关键性要素。结果表明:发展方式对产业体验空间营造的作用最强,社会风情的作用次之,产业水平的作用较弱,休闲体验的作用最弱。通过整合核心产业与生态景观营造产业体验空间,发展以"共享+体验"为主题的现代农业庄园经济,丰富乡村体验产品体系的价值内涵,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村落正面临日渐衰落的困境,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化平台。结果表明:(1)自下而上的构建了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服务层、智慧应用层、表现层等多层次的体系结构。(2)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入库等程序,建立了传统村落地理数据库,为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3)设计了地理数据管理、地理信息服务、用户管理和门户网站等功能子系统及若干模块,提出了数字文化与传承、数字旅游与发展以及数字规划与保护等多角度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旨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乡村居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其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研究涉及较少,能测量的量表更是少见。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化访谈,提炼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及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问卷预调研等方式确定居民公民意识的初始量表,并对安徽宏村、湖南张谷英村和靖港古镇3个乡村旅游地所在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居民公民意识量表由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共意识3个维度,共10个测项构成,量表的信效度俱佳。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为保护人类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提出的概念(简称"非遗")。培育和形成以非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使非遗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已成为一个新课题。以莆田湄洲妈祖信俗发祥地为例,通过调研分析,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协同发展等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妈祖信俗与旅游融合的影响要素、融合机制与模式。研究结论对旅游业激发非遗、发挥旅游对非遗的传播功能、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提升福建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其宝贵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和民俗传统等别具地方特色。通过充分的挖掘和合理的开发,以文化为基底,可有效推动西北特色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本研究以"凉州区羊下坝镇四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村规划"项目为对象,通过对武威地区现有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了该地区本土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并根据资源的评级对四沟村的特色旅游进行可行性规划。提出"六位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将有效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更新升级,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弘扬地方文化,发展乡村经济,旨在把四沟村建设成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和谐乡村。  相似文献   

7.
钭晓东 《四川环境》2003,22(3):8-12
为平衡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经济与环保利益,作为一种全新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的“生态旅游”应运而生,也对传统旅游结构的演变提出挑战,西方通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特性、构成要素、核心内涵、历史使命的解析,以求能为“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为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支柱”、“文化内涵”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推动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需要准确把握乡村当前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水平,并依据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本文结合川西北地区乡村区域特色和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由自然环境、社会生态、经济支撑3个子系统16个具体指标组成的乡村生态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典型乡村生态人居环境进行评价,根据重点生态功能限制区特点和生态人居环境安全确定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在分析川西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安全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保护、保护乡村生物多样性、乡村产业生态化发展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认为政府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保障川西北地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实现川西北地区乡村生态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以往学者少有结合云南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掘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准确的参考及服务,以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模型,如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叠置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传统村落呈现凝聚型分布,村落分布较集中、不均衡,主要分布于“三核一带”;云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受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高程值1 200~2 400 m,地貌为山地地区,坡度小于10°,气温为10~20℃,降雨量为700~1 400 mm,距离河流水系1 km的地区;云南省传统村落的分布不由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来决定的,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和茶马古道对传统村落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自然灾害频发,受灾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居高不下,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给乡村振兴造成重大阻碍,迫切需要补齐农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这一短板。自然灾害、生态环境、乡村振兴三者之间的紧密关联性,决定农村灾害应急与生态保护之间具有高度协同性,基于灾害应急和生态保护协同视角提升农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目标、机制、主体、防控、保障5个层面构建了农村灾害应急和生态保护的协同体系,并在协同体系下提出从机制体制、监测预警、保障设施、统筹关系体4个方面推动农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为减少灾害损失、降低“因灾返贫”风险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湖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水环境问题较突出的地区。针对太湖地区农村村落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设计构思,注重传统水乡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文化体系的融合,提出“整体效应、意景相融、手法多样、以人为本、生态效果、适地适树、降低负担、远近结合、良性循环”的生态规划原则,并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对指导环太湖地区农村生态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健康是当下城乡规划建设中重点关注的焦点,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立足健康中国语境,借助于CiteSpace梳理近五年乡村规划的相关研究,分析课题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明确人居环境营造与乡村振兴过程中“健康”的内涵,并阐释乡村农文旅系统的范畴及三者的耦合作用机理。以SD法和IPA法对乡村振兴实践过程农文旅三大系统的相关要素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并将其归纳成农文旅互适耦合的九要素。从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和宜文的目标出发,探讨九要素的规划设计策略,以促进乡村可持续振兴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武陵源自然遗产具有科考、生态、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重价值,是我国较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之一.深入剖析武陵源的遗产价值,有助于纠正人们对自然遗产的认识偏差,从而重视自然遗产的保护,以保护遗产为前提进行遗产旅游的深度开发,重塑武陵源自然遗产的旅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兰溪市游埠镇启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建设以来,环境治理能力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农业种植水平不高、生态产业未形成规模等问题。立足新时代背景和游埠镇自身的地域与文化优势,同时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目标指标体系,游埠镇应将保护衢江生态安全、发展生态农业和古镇旅游、培育生态文化、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以及实施美丽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吴欣玥 《四川环境》2022,(1):200-208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土地整治的发展演变与创新探索,是生态文明背景下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手段。三生空间涵盖了乡村发展所需的空间类型,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载体。着力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三生空间逻辑关系,并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手段,探索新时期乡村三生空间治理路径,提出以全域整治盘活存量用地、建立用地指标纵向传导体系、强化生态全要素修复和注重“人-地-财-社区”的制度保障设计等规划策略,以期达到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推动全域全要素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以期为同类地区乡村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面临资金短缺、产业发展呈现低端低效化等问题。采用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可以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创新投融资模式。以辽源市北部采煤沉陷区EOD模式试点项目为例,深入探索EOD模式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期为推广EOD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正逐渐消失。本文以中小学为平台,进行了顶层设计及创新应用中国乡村记忆特色的研究。当前,我国关于乡村记忆实施比较多的是传统村落的保护、旅游项目的开发、档案馆与民俗博物馆的建设、民俗文化与工艺传承人的认定等,这些研究多侧重于文艺小说与散文的创作、乡村记忆个案的研究与分析等,主要是从物质、文学层面展开实施与研究。如何通过影响国人尤其是我们后代人的教育开展乡村记忆建设,目前的研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目前有3万多个乡镇,5万多个村民委员会,4亿多乡村人口,这意味着乡村兴衰影响着国家兴衰。因此建设“美丽中国”,最好的起点在乡村,最好的抓手在乡村,最容易出成效的领域在乡村生态。“美丽中国”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内在逻辑“美丽中国”是乡村生态振兴的目标指引“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具体回应,“美丽中国”提出并构建了一个关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视野,也成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引。“美丽中国”的价值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乡村生态振兴也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两型乡村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其功能有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创新旅游资源管理理念和体制,推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环境友好和社区和谐.在分析两型乡村旅游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两型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飞跃。立足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五链驱动"路径:扩展产业链、优化生态链、融合文化链、提升管理链、完善生活链,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搭建理论框架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