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川中丘陵地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对策——以蓬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惠民的工程.发展农村沼气,不仅能够推动种养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可以改善农村用能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这一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蓬安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蓬安县在沼气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生态足迹测算与评价——以大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生态足迹模型在对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评估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该法对大庆市的资源与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进行了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测算.大庆市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为4.5838hm2,生态赤字为3.7230hm2,为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生态欠帐主要为能源消费,化石能源足迹占87%左右;而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类型生物生产面积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盈余,这与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产业结构有关.大庆市生态足迹的多样性较低,为0.5412,但其发展能力指数较好,为2.4808.同时通过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分析表明,其资源的利用效益在不断提高,在全国也处于较好的水平.建议大庆市应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等,减少生态赤字,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浮床栽培茭白的生物学特征及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面浮床栽培实验研究了水培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植株的生长,并与土栽茭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培茭株高在201~250cm之间,根长在29~54cm之间,地上部分鲜重42~184.5g/单株,约占总重的70%~80%,水、土栽培茭白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水培茭白体内N含量较土栽茭白的高, N/P差别明显,P含量差别不大.水培茭白与其他水培植物相比具有较强的N、P吸收能力,直接吸收N、P量分别为240.20 kg/hm2·a和21.60 kg/hm2·a,是一种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4.
新疆滴灌棉花施用钾肥,灰漠土平均增产9 1%,草甸土平均增产6 6%。在适宜的氮磷肥条件下,灰漠土滴灌棉花最佳施钾量为94 5kg/hm2;草甸土滴灌棉花最佳施钾量为64 5kg/hm2。每公顷钾肥用量增加1kg,灰漠土棉株体内全钾含量提高0 006029%;草甸土棉株提高0 004457%。钾肥施用方法以基施配合滴施最佳。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作为长江流域上游唯一的直辖市,在促进城乡统筹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分析了重庆市2005年~2012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等指标对其进行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4527 hm2/cap增至2012年的1.9105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由0.9887hm2/cap上升至2012年的1.4224hm2/cap;人均生物资源足迹与人均能源生态足迹所占百分比平均为62.78%,37.22%;万元GDP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33 hm2/万元降至2012年的0.56hm2/万元;生态足迹强度指数由2005年的3.13上升为2012年的3.91。结合重庆市加快5大功能区建设基础上提出人口控制、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划定重庆市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区生态红线、调整农业结构布局等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氮肥增产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氮肥效率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较低时,春玉米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当施氮量高于180kg·hm2时,产量保持不变或有减少趋势。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均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降低,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从苗期到收获期,施氮处理0~6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一下降一稳定”的变化趋势,而60~120cm土层硝态氮在春玉米生长后期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土层加深,土壤硝态氮含量呈波浪式下降,施氮量240kg·hm-2和300kg·hm-2处理在60~10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施氮量增加,0~12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40kg·hm-2时,土层中累积的硝态氮存在着较大的淋溶风险。综合考虑产量、氮肥效率和环境效应,179—209kgN·hm。是本试验条件下春玉米的合理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希望的春天     
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农家人常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即在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收获果实.在这个春天,<地球的孩子>也在孕育着新的希望.你难道没有发现最新一期<地球的孩子>在装帧设计和栏目设置上做了很大的调整吗?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生态安全测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12年黑龙江省不同土地类型及各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1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存在很大差别,其中牧草地消费最高(8.87hm2/人),其次是能源用地(6.20hm2/人)和水域(2.59hm2/人),其他类型土地消费相对较小;而对生态承载力,林地和耕地的生态承载力所占比重最高,分别占50%和48%,其他土地类型的生态承载力可忽略不计。2城市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对地区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影响较大,工业城市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的生态足迹较高,而国有林区覆盖的区域大兴安岭、黑河和伊春的生态承载力较高。  相似文献   

9.
罗芳  程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10):895-898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小城镇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标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好小城镇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问题,对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实际调研出发,分析了中国产业状况,着重对江苏苏中通州二甲镇产业结构及其现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市作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点城市圈之一,又是武汉城市圈的龙头城市,在面临东部产业转移和国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一方面必须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另一方面又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前人的研究,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区位熵分析,并结合武汉城市圈整体产业结构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在各个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相似性的情况,在武汉城市圈面临迎接产业转移和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双重任务的前提下,结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本区餐饮油烟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多麦子弹位未采用净化施备或存在缺陷不能达标排放,建议环保部门在加强监管,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清洗队伍同时火力开发高效优质油烟净化设备。  相似文献   

12.
肼类燃料(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排放于大气中时,可与大气组分;氧、二氧化碳、水、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发生反应,降解主要产物是氮气、水、甲烷或偏除,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可发生光解。本文详细论述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与大气中的氧气、臭氧和氮氧化物的反应历程及降解机理,其中某些降解产物毒性比肼类燃料本身更大。  相似文献   

13.
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荒山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乌鲁木齐市东部荒山植被进行了调查.依据中国植被和新疆植被分类的原则,遵循群落学-生态学原则,用重要值优势度分类方法确定各层片优势种.将此地区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和24个群丛.并对植被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4.
这篇报告是在对我院一年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文章从十个方面对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调查和总结中的问题给予了简要分析.希望以期能对我院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学和领导的管理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生态问题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军事和生态三个角度分析了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必要性,概括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即河水矿化度升高、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导致植被的退化和沙漠化加剧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前提和中心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氰化法提金废水治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我国氰化法提金废水的产生及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氰化嘛不的基本性质,评述了国内外氰化废水的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和研究成果,同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鸦科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有着消灭地下害虫、食腐尸、加速物质循环等重大有益生态作用,但因有刨食农作物种子的习性,而导致它们在我国西北城镇和农业区处于已经或濒临绝灭的状态,急需研制只杀虫而毒不死鸟兽的新拌种农药品种,以保护乌鸦等有益鸟类不致绝灭。  相似文献   

18.
“两课”教学中的时政环节为“两课”教学走出困境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它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导入新课,提高学生自信心和活跃“两课”课堂气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时政教学是增强“两课”教学时代性和感召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生态环境破坏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在概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政府行为、城市化建设、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崔培毅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112-115
随着时间的推移,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造成塔河中下游森林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目前塔河流域森林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成为沙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第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掠夺式的生产方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三耕地的增加,满足不了人口发展的需求,大面积的无序开荒,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塔河中下游林地植被恢复、建设及防止退化的策略有:塔河中下游生态工程治理的原则;塔河中下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思路;塔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对策,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生产、生态建设并重,确保生态用水;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正确处理林业和农业、林业和牧业以及林业和工业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薪材和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大力保护、恢复、发展荒漠林草植被,大力发展绿洲林业,建立荒漠生态环境和绿洲共同支撑的稳定的生态体系;积极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和林果工程,建立较为完备和发达的生态和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