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特别是风能方面。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现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2005年颁布(2009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功不可没。该法在中国首次创建了一个国家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框架,通过设立可再生能源目标,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出台强制性的电网连接和采购政策,建立国家上网电价制度等方面,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的推广。本文阐述了现行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指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现存问题,并对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2007,25(1):18-18
2006年12月26日《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2010年,北京将初步建立以煤、气发电为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电源结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力争达到6%以上。  相似文献   

3.
要闻浏览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1-12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立法宗旨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法案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重、政府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研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适配的先进电网。中央政府按照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山东省能源局印发《2019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今年将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核电、天然气,以能源转型助力产业转型,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能源提供,电力生产和消费增量主要由绿色电力提供。按照《意见》,今年山东省将把清洁绿色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同比增长13%、发电量增长35%,接纳省外来电最高负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和  相似文献   

6.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透露,《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与此前的法案有了显著的变化,相关的配套细则亟待出台。主要的配套细则有《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科技快讯     
<正>IEA:全球40%新增清洁电力在中国实现国际能源署(英文简称IEA)发布《2015世界能源展望》之能源与气候变化特别报告。报告显示,当前可再生能源约占全球总发电量的22%,远低于煤炭发电的41%,但是约占到所有新增发电产能的一半。由于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年平均投资比2000年以来年平均投资水平高出了80%,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主要的发电来源,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有望提高到33%,而低效的燃煤发电比例将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借鉴国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分布格局及其区际能源平衡的特点,论证了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在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的意义及其途径。研究表明:①2010年,全国狭义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为5.1%,广义可再生能源配额目标为18.4%;②在东部沿海各省份均实现了广义配额目标的前提下,东部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其电力需求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到18.4%和3.05%,能源结构得到优化;③为此,西部水电开发可达到全国总量的63.8%,小水电发电量可占全国总量的90.6%,实现西部优势再生能源的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特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正>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国际组织"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在其《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状况报告》中指出,截至2015年年末,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1849吉瓦(1吉瓦等于100万千瓦),较上年增长8.7%,占全球总发电装机容量的23.7%。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最为显著,分别增长63吉瓦和50吉瓦。  相似文献   

11.
从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营销策略现状分析着手,分析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不均匀及绿色可再生能源的营销制度尚未完善对电力发展产生的严重制约。引入绿色可再生能源理念,从合理推广绿色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产品、大力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拓宽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市场、建立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交易系统、健全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的营销法规及制度以及制定绿色可再生能源电力产品的产业竞争优势战略等方面对电力产品营销策略进行改进,实现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决心正在进一步显现.继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后,今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又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支持范围扩大至风电、天然气等.这意味着,呈分布式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或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按照意见,单位和个人自发发电可通过并网卖给国家电网.消息一出,各地的并网申请络绎不绝.陕西省电力公司工作人员透露,该省已受理11户申请,9户属企业法人投资.有专家指出,这不啻是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一场"革命",将来中小企业有望实现用电自给自足,电力民间投资和电力清洁化有望迎来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将传统CGE模型中的电力部门细分为7个发电部门,其中包含水电、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电4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部门.首先基于传统CGE模型和电力部门细分的CGE模型比较了我国引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前后征收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单一碳税政策、碳税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复合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后,征收碳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相比没有引入而言将有所降低;征收碳税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在征收碳税的同时如果对特定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给予补贴,可能会对未受到补贴且不具备成本比较优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电力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的作用。详细介绍了发达国家电力产业在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提高发电效率、推行清洁生产、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我国电力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政策发布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表;国务院转发《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可再生能源发电获国家补贴20亿  相似文献   

16.
国际     
<正>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项最新报告《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2016年度形势报告》列出了美国能源的关键数据: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容量占全美电力零售市场的55%。自2000年以来有超过一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60%)是源于各州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出台。风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驱动的主要发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环境工程》2011,29(4):3-3
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日前联合发布《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活用能,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马中  蒋姝睿  马本  刘敏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6):2715-2728
本文从电价政策优化视角,分析了环保电价与可再生能源电价的目标、补贴率变化,首次核算了两类政策的资金总额,对比评估了两类政策的资金规模、微观作用机制、资金机制和决策机制.结果发现,环保电价长年稳定,为燃煤发电行业污染治理资金提供了稳定预期,实现了污染物的快速减排;可再生能源上网标杆电价多次下调,激励企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助长了企业投机行为.微观作用机制上,环保电价刺激了燃煤发电企业治污技术进步、企业私人成本下降,但社会承担了较高的污染治理成本;而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促进了发电社会成本的下降.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传导机制更为刚性,但存在附加征收率不高、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政策设计未做到激励相容.2015年环保电价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总额分别为767.97亿元(不含税)和429.1亿元(供给侧).环保电价资金总额超过可再生能源电价资金总额,强化了燃煤发电成本优势,制约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利于电力结构的清洁化.  相似文献   

19.
沈勇 《环境》2011,(10):54-55
《气候愿景2050》的目标就是在维持稳定电力供应的大前提下,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低碳排放和零碳排放技术,以及提倡节约能源等不同方法,致力于在2050年底前,将集团发电组合的碳排放强度降低75%。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超过了中电总发电容量的15%,全面超越了2004年设定的5%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助于推进PM10和PM2.5减排,改善空气质量。从生命周期来看,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的PM10和PM2.5排放系数均低于燃煤火电,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单位发电量的PM10和PM2.5减排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电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通过生命周期评价计算可知,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燃煤发电,PM10和PM2.5在2012年已经实现了较好的减排效果,减排量分别为37.87×104和18.94×104ta;未来仍将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2015年PM10和PM2.5可分别减排44.21×104和22.10×104ta,2020年PM10和PM2.5可分别减排65.41×104和32.71×104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