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改善头屯河水环境质量,对头屯河2017~2019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头屯河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和总磷,在调查期间,河流氨氮和总磷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头屯河4个断面的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指标均符合Ⅰ类水质标准,其中八钢断面的氨氮浓度最高,4个断面的总磷浓度在6月份和9月份均超出Ⅰ类水质标准;八钢断面的水质无明显改变,电线厂断面水质类别由Ⅱ类升为Ⅰ类;皮革厂断面及化工厂断面氨氮浓度明显下降;头屯河水质下一步整治目标应是在继续控制人为污染及农业污染造成的氨氮和总磷浓度超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耗氧性物质的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法对岷江流域国控断面的岷江大桥水体进行评价,从污染源分担率、污染物时空变化等方面解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变化。结果表明,水体不达标的主要因子为氨氮和总磷;污染物的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的不达标排放,按各个污染源占比统计,2个主要污染源对于氨氮和总磷的污染分担率分别是42.54%、35.31%;受上游来水、其他补给水源的影响,氨氮浓度集中在1~5月超标严重,在2013年4月份出现峰值,总磷在2011~2014年普遍超标严重,在2014年5月出现峰值,由于"十二五"期间治污力度的加强,2015年氨氮污染趋势得到控制,总磷浓度明显有所降低,MIKE 21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显示只要汇入支流断面均达到要求、污染负荷得到有效控制,控制单元能满足达标要求;最后从源头减排、区域综合整治、全程监管3个方面构建了使控制单元水体达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岷江断面水质氨氮监测数据,对岷江流域水质氨氮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岷江流域氨氮空间分布情况,支流和干流达标率情况、氨氮浓度的月季变化,并选择了5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氨氮浓度变化趋势分析,提出了氨氮污染防治建议。结果表明干流达标率好于支流达标率,2~4月份氨氮浓度高些,8~9月份氨氮浓度较低。岷江流域的氨氮状况的分析为更好地保护岷江流域的水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眉山市金牛河为研究对象,基于各监测断面采集的样品数据,分析其水质变化情况。研究选取了2016~2019年4个断面的水体,监测分析其中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3个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比分析金牛河实行河长制前后的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实行河长制后,丹东断面水质从劣Ⅴ类提高到了Ⅱ类,东夹交界、夹青交界、金牛河口均由劣Ⅴ类提升到Ⅲ类,从作为判别金牛河治理达标率的总磷指数来看,金牛河各监测断面水质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进一步改善金牛河水质并完成河长制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4月至10月的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仅夹河厂断面9月监测的水质符合Ⅲ类水质要求,其余各月3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超标项目主要是总氮、氨氮和总磷;各监测断面水质除总氮、氨氮和总磷超标外,其他项目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丰水期各监测项目的浓度值明显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时期。导致水质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农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6.
长宁河流域为宜宾市重要经济发展区域,其水环境质量是长江经济带"三线一单"重要内容,科学分析其水质现状和变化特征是制定科学管理规划的重要依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长宁河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进行判断,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各断面水质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宁河水质总体较好,翡翠峡断面的TP超标较为严重,有79%的月份其水质类别为V类或劣V类。而水期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期各断面的水质无明显变化,水量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十一五"期间大凌河朝阳段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发现:氨氮浓度呈整体上升趋势,化学需氧量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氨氮从V类水质降低到中劣V类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从劣V类水质升高到中IV类水质标准。"十一五"期间大凌河朝阳段水环境质量的变化原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氨氮去除率不高。基于此,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大凌河朝阳段可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实施污染治理三大工程作为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1~2016年的监测数据,对北京市海淀区南沙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水质一直为劣Ⅴ类,其中2011~2014年氨氮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耗氧有机物、总磷主要污染物指标在2014年达到峰值,到2015年略有好转,但5年年均值均未达到水质类别要求;针对原因提出了能使南沙河水质得到持续有效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揭示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蓄水上游长沙段的水环境参数变化规律,选取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COD_(Mn)、氨氮、总磷3个参数作为分析对象。选取湘江特大桥前端至三叉矶大桥后端各断面水体为研究对象,对长沙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营养状况进行蓄水前后对比分析。根据总体数据分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含量随着湘江上游往下游逐级上升,总磷含量的变化则呈现为上下游高,中游低的趋势。蓄水后水质较蓄水前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检测断面对应营养状态等级从"中营养"降为了"贫营养"。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2017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资料,对二滩水库水质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二滩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水温、pH、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透明度、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a浓度均存在显著年际变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水库营养状态由中营养逐步向贫营养转变;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出库断面水质比入库断面水质较好;近5年间二滩水库水质逐步变好,尤其是2016年网箱拆除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成都市府河黄龙溪段进行为期1年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府河水体中的TN、NO3--N、NH4+-N、TP和PO4+-P的变化受降雨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府河水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各指标波动范围较大:虽然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浊度高,但是仍有部分沉水植物存在.府河的主要污染源是城镇生活污水和沿途污水地表径流,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以闽江下游福州城区段为研究区间,分析了闽江下游福州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二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了枯水期城市排污口布局和排污强度规划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感潮河段排污存在明显的污染物上溯现象,在东南区水厂至马尾水厂备用水源地之间形成高浓度污染团,洋里和连坂排污口对东南区水厂水源地水质影响最为显著,高潮时刻的高锰酸盐指数增量将达1.0mg/L,氨氮增量将达约0.15mg/L,叠加本底值后水质已接近Ⅲ类标准限值。建议逐步将取水口向城市上游淮安段转移,更换取消东南区水厂的取水口。  相似文献   

13.
岷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岷江流域14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4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程度的断面占50%,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重污染的断面占29%,主要位于岷江流域的中游,水质状况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岷江中游的治理,以确保岷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泰州靖江市新十圩港大桥省考断面近年来水质出现超标现象,为了控制该断面水质达标,不让超标水汇入长江.基于水文、水质和污染源资料,建立了靖江市十圩港河流一维水环境数学模型.利用控制断面达标法、污染影响分担率计算法得到十圩港河道的水环境容量与各镇分担率.与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对比,从而确定了研究区域内各类污染物的削减量;根据各入...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饮马河流域长春段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负荷演变特征,以饮马河流域长春段的五个国考断面为水质监测点,通过对国考断面水体水质中含有的COD、NH3-N、TP浓度的检测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不同水期对污染负荷的影响规律,同时对2020年各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经估算,在2020年,计算单元总的COD负荷年排放量约为27503.22 t/a,NH3-N负荷年排放量约为2769.39 t/a,TP负荷年排放量约为485.65 t/a;其中,COD负荷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径流,占比约为40.12%,NH3-N负荷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农田径流,占比约为48.16%,TP负荷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农田径流,占比约为46.07%。研究结果表明,砖瓦窑桥、刘珍屯、靠山南楼、十三家子大桥等断面水环境中COD、NH3-N、TP年均浓度超过了水质考核标准;不同水期对饮马河大桥断面污染负荷的影响较小,枯水期对其他断面污染负荷的影响占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祝新明  袁婧  王翡  李莉  吕升 《四川环境》2022,(1):169-174
以2015 ~2019年长山河4个水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历年水质进行评价,利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各监测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3个监测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长山河各断面的综合水质均达到或优于水功能区目标要求,水质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长山河大桥和长山闸一号...  相似文献   

17.
涪江流域遂宁段生态环境监测与水质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涪江遂宁段河流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对水体中基本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粪大肠茵群数、浮游藻类组成等生物指标进行了监测和综合分析,并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境内香山和郭江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污染指标总氮、总磷和BOD;超标倍数分别为0.76、0.26、0.02和0.39、0.24、0.03;跑马滩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总氮和BOD,超标倍数为0.08、0.13;米家桥和老池属于Ⅲ类轻度污染;总氮、总磷和BOD,断面超标率分别为60%、40%、60%。此外,各监测断面水体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及藻类组成均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与水质理化指标基本吻合。细菌总数变化趋势为郭江〉跑马滩〉香山〉米家桥〉老池,郭江细菌总数2.36×10^7cfu/mL,比跑马滩、香山高、米家桥和老池分别高23.7%和41.5%.56.25倍和65.5倍。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2012年5月至10月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的水质监测,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凡河榛子岭水库上游河段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相对较好;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仅6月的杨坟沟、岱海寨断面及9月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为Ⅴ类,其他月份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要求;而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仅9月份的杨坟沟断面的水质达到Ⅱ类水质,其余各月三个断面监测的水质均超出Ⅴ类水质标准。在水质评价中,应根据评价目的合理选择水质评价方法,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南充市2011年~2013年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与综合评价嘉陵江南充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研究河段内的清泉寺、小渡口和李渡断面总氮含量超标属于地表水Ⅳ类水体,超标倍数年均值分别0.21、0.35、0.37,其他监测项目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均属于轻度污染。彩虹桥断面总氮、总磷、氨氮、CODMn和BOD5含量超过Ⅲ类标准,均在Ⅳ~Ⅴ类范围,属于中度污染。综合分析嘉陵江南充段,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综合污染指数为0.38,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属轻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嘉陵江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沱江富顺段水质分析及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平 《四川环境》2013,32(2):23-26
为了解沱江富顺段水质情况,采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沱江水体的氮、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指标进行监测。3个监测断面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1mg/L、0.247mg/L,其中TN含量超标3倍以上,TP含量超过标准的1.2倍,建议相关部门应在河流平水期和枯水期严格控制氮、磷的排放,可通过调高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氮、磷排放标准,缓解沱江氮、磷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