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酸性沉降物并列为世界三大环境难题,其研究的中心内容是CO2问题。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对大气中CO2的迁移、转化贮存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委员会(C-JGOFS)已经成立,而这其中的化学海洋学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中的化学海洋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藏高原农田土壤CO2排放研究初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1995~1996年作物生长季在中国科学院拉萨农业生态站进行的试验研究,西藏高原农牧地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土壤CO2排放通量为17~105kgCO2hm-2h-1。各类植被覆盖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均表现为白天高于夜间,午后高于午前。在作物生长季,由于土壤排放的CO2补充了高原大气CO2含量的不足,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植物同化,因而不会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影响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因子主要有植被发育期、植被类型及环境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地温(地面0cm、地中5cm、10cm)及气温均呈明显正相关,与大气压及空气中CO2浓度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前最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其中的CO2收支问题引人关注.由设在缅因州Brunswick的Bowdoin学院物理系的MarkO.Battle和普林斯顿大学地质科学系的MichaelL.Bender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Science287,2467(2000)]中说,在1991-1997年,全球海洋吸收的CO2比陆地生物圈多.在此期间矿物燃烧每年向大气排放约62×108tCO2(以碳计).其中28×108t留在大气中,14±8亿t由陆地吸…  相似文献   

4.
海洋出版社正在翻译出版的《化学海洋学》一书是J.P.赖利、G.斯塔罗和R.切斯特主编的专著。该书对化学海洋学及各个分支(海洋分析化学、海洋物理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资源化学、海洋放射化学和海洋沉积物化学等)的发展作了卓越的总结,并对化学海洋学各个分支的基本内容、主要成果、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了详尽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煤燃烧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不安,对低污染的燃煤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是一种新型燃煤热力发电技术,它具有高效低污染的特殊优点,本文分析了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中NOx、SOx、CO、CO2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在控制增压流化床燃烧联合循环的NOx、SOx、CO、CO2和粉尘排放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外加气体对等离子体降解CF_2ClB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等离子体处理难降解大气污染物是近年国内外研究较活跃的领域,选用化学方法难降解的CF2CIBr为对象,研究了He、N2、O2及空气对等离子体降解CF2ClBr的影响,实现了CF2ClBr的常压解离.外加气体为He、N2时CF2ClBr的降解情况与纯CF2ClBr的降解基本相同,外加气体为O2、空气时主要降解产物为CF2O,Br2,Cl2外加气体对降解的影响大小为He<N2<O2,空气.  相似文献   

7.
全球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收集全球能源储量和流通状况的基础上,综述了世界各地区能源消费量和各国人均能源水平,汇总了全球CO2排放总量及各大洲对全球CO2排放量的贡献率,到2100年,全球C矿量预计将从目前60亿t/a增加到360亿t/a,同时,旨出1996年中世界人口18.8%的北美、欧洲、日本、CO2排放31.6亿t(碳),占全球当年CO2排放总量的52.4%。  相似文献   

8.
全球碳循环中,CO2的未知汇可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某一部分,如土壤。土壤中CO2的含量是大气的几倍至近百倍。它的吸收与释放将影响大气中的CO2浓度,岩溶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对典型的岩溶地区-黔中某地土壤的CO2进行了四季及昼夜的采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地表大气的CO2含量具有季节变化的特征,土壤气中的CO2浓度为大气OC2浓度的几倍至一百多倍;自地表向下,随着土壤浓度的增大,CO2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氢存在下HCFC-22光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大气条件研究了HCFC-22+H2O2在有氧或无氧存在下用低压汞灯进行辐照,在20m的长光程池中用富里叶红外光仪测量其化学产物,结果表明在没有氧情况下产物为COF2、CO2、HF和HCl;有氧存在时产物为CO2、H2O、HF和HCl.从这些产物推出其可能的光解机理.  相似文献   

10.
Sinis.  J  钱云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6,25(3):185-190
本文估算了北欧国家过去CH4、N2O和CO2的人为排放量,并计算了它们对全球辐射强迫的影响。辐射强迫反映地球辐射能量纠支的变化,因此它作为这些排放的温室效应影响的一个指标。以估计的历史时期的排放量为基础,计算了北欧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大气深度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北欧国家人为CH4、N2O和CO2排放引起的辐射强迫作用正在增强,这种增强在过去主要是由农业活动造砀 CH4、2O排放量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次处理CO2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了海洋处理,深水处理、贮存等几种方法,为CO2的处理开阔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大气CH4的源     
宗敬阳 《环境与开发》1994,9(1):237-238
大气CH_4的源甲烷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它能高效的吸收红外辐射,其温室效应是CO_2的二十倍。虽然大气中CH_4的浓度很低(仅为CO_2浓度的1/200),但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平流层和对流层中,甲烷还可参与一系列的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其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13.
CO2排放导致的地球温升问题及基本技术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CO2的排放而导致的地球温升问题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燃烧化石燃烧排放的CO2作为温室气体所表现的性质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介绍了国球上为削减CO2排放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着重介绍了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4.
徐文彬 《环境科学》1999,20(5):43-48
对流层大气N2O的氮、氧稳定同位素负荷由地表和海洋释放的富轻同位素的N2O与平流层回流的富重同位素的N2O来平衡,但Kim和Craig的计算方案无法使之平衡^〔1〕。笔者根据全球N2O释放源最近的年释放量估算值,对Kim和Craig^〔1〕的计算方案进行了初步改进,在考虑土壤N2O生成过程中氮、氧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和氧同位素的纬度变化效应后,推论出全球N2O释放源最近的年释放量估算值能使对流层大  相似文献   

15.
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全球温暖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最新研究资料,综述并分析了全球温暖化与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指出近代全球大气CO2和CH4浓度显著增加,并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上升与全球温暖化密切相关,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北极地区的夏季温度显著上升.通过分析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基本特征,发现北极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土壤碳库,占全球土壤碳库总量的237%—323%;虽然该系统目前起着大气CO2汇的作用,但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的气温上升将对北极土壤碳库和CO2的源汇功能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同位素海洋学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边缘学科的同位素海洋学已逐渐成为海洋科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新领域,在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生态和物理海洋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海洋学家们的重视,本文对此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7.
高能等离子体分解CO_2气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治理温室气体CO_2,本工作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利用超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的高能量(20~50eV)非平衡等离子体作用于CO_2气体分子,使CO_2分子化学结合键断裂,在定向化学反应作用下,将CO_2气体分解成单原子气体分子O_2和单质固体微粒C。CO_2分解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84年5月14—18日在法国南特市举行的《海岸带污染通量研讨会》是一次关于海洋环保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美国海洋和大气局(NOAA)和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ICES)三家联合发起并由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具  相似文献   

19.
控制CO2的可行性,模式和经济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估了处理矿物燃料电厂烟气中CO2的5种方法:1纯氧燃烧/烟气再循环;2可再循环使用的溶剂洗涤;3低温分馏烟气中CO2;4选择性膜扩散分离CO2;5海水洗涤CO2。分离后的CO2在150atm下进行液化,采用管道输送,通过扩散器释放CO2到海洋深处模式计算表示:适当条件下释放CO2能够完全溶解在海水中。方法1所需要能量最小,大约为消耗30%煤耗总能量。不包括管道和深海处理的投资费用,那末电价将  相似文献   

20.
超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通量,化学需氧量和细菌截留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考察了超滤膜分离性污泥混合液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ES膜适宜污水膜生物工艺使用:一定程度下,膜的截留分子量大,有利于水通量增加;膜的水通量随污泥浓度和滤纸过滤液COD浓度的提高面减少;滤纸过滤液COD浓度对膜水通量影响大于活性污泥浓度;截留分子量小的膜,水通量随压力的提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