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历史过程中在人为干预下北京市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地表生态环境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对生态环境具有不良的负面影响。该工程阻断了湖水与地下水之间的水文循环,并将破坏历史时期以来形成的生态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2.
1引言泰山是中国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泰山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特别是对“山城一体”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水文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它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的好坏。因此 ,为了进一步优化泰山水文生态环境 ,确定泰山水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有必要对泰山水文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泰山水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从而使水文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因子进入合理调控、相互协调、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2评价参数的选择与确定2.1建立泰山水文生态环境参数总库利用频率…  相似文献   

3.
泰山是中国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对“山城一体”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水文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它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的好坏。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泰山水文生态环境,确定泰山水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优劣。有必要对泰山水文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云南省水电开发现状,分析了水电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河流水文、区域气候和下游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9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城市化崛起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等,白洋淀湿地水文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域降雨量、入淀水量的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增加,淀水位下降,入淀泥沙量减少等。论文在分析湿地水文特征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白洋淀水文特征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提出了白洋淀湿地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生态水位法对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计算.该方法主要是从湿地的水文条件出发,通过对其长序列的水文资料分析,得出该湿地较适宜的水文条件,然后再与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得出湿地的理想和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通过计算,得出白洋淀湿地的最小生态水位系数是0.94,理想生态水位系数大于1.10.由此,进一步计算出生态水位和生态环境需水量,该生态水位系数也为其它类似湿地提供了生态水位计算标准.白洋淀全年的月平均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0.87×108m3,理想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78×108m3.计算结果表明,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夏季最大,冬季最小,符合季节气候水文条件变化规律;从实践角度看,其生态水的配置是可行的.同时,该方法可为国内其它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温室效应加剧导致的气候变化将会引起水文系统的变化.随着气候要素的变化,水文变化将会在全球呈现出区域差异性.因此,有必要开展局地和区域尺度上的水文变化影响研究,评价不同区域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广泛的瑞典流域上气候变化的水文影响(响应)进行评估.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气候模型中产生的气候变化信号转换输入到水文模型中.利用瑞典区域气候模拟计划(SWECLIM)生成的区域气候情景,我们进行了几次水文模型模拟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根据流域的地理位置处于瑞典北部或南部,气候变化对河道水流的分区影响是显著不同的.此外,预测的水文变化不仅与用于确定区域气候模型边界条件的全球气候模型的选择有关,而且与人为气体排放情景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8.
宗威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151-151,15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生态环境,进而出现了河道整治的方式。本文主要对河流生态系统构成与特点进行分析,从河流本身生态结构特点、物理循环、水文地理条件等方面,探讨河道整治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有效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措施,实现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72,自引:5,他引:67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数字化时代水文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论文回顾了分布式水文模型30年的发展历史,对国内外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状况做了简要评述。归纳出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在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中,水文单元的划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论文重点探讨了3种基于DEM常用的流域离散化方法。在模型结构方面,提出了一个典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框架,包括分布式输入模块,单元水文模型和河网汇流模型。在模型参数方面,提出了3种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最后,对分布式水文模型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昆明市部分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从水文、水环境、水土流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水利工程建设前后环境特征的变化,客观地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减少或避免工程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 .  相似文献   

11.
依兰航电枢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乃至松花江流域的航运条件、旅游环境,而且促进了松花江航道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项目的建设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施工期作业区水文条件的改变对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造成了影响.营运期库区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得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发生变化,鱼类组成将由复杂变为简单.因此,本文提出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补给区的盲目开发和市区地下水超采,素以“泉城”闻名的济南市泉水持续断流,加强泉域地下水补给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补给区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即核心保护区,直接补给区和间接补给区,并应用环境承载力分析的理论方法,确定出保护区23个汇水区的环境承载人口,本文对泉域地下水补给区总体发展战略和具体保护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导致水文序列出现变异,严重影响了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基于水文变异条件下的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已成为当前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江西鄱阳湖西北部的潦河为例,采用水文时间序列变异检验方法分析径流变异性及成因,应用水文模型对水文变异后的径流进行还原,以Kolmogorov-Smirnov(K-S)、Anderson Darling(A-D)和概率点据相关系数(PPCC)3种检验法确定月径流的最优概率分布函数,进而提出水文变异条件下最适宜的潦河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结果表明:①潦河万家埠站径流在1972年发生水文变异,突变点后流域年径流增加了12%,降水量的增加和蒸发量的减少是其主要驱动要素.②采用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对径流进行还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关系数和Nash-Sutch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0.78,径流模拟值和实测值拟合程度较高,表明基于DTVGM进行径流还原是可行的.③基于还原后的径流,对5种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优度综合检验,确定逐月最优分布函数,并估算月河道生态流量.与Tennant法、最枯月平均流量法、7Q10法等方法比较,基于最优分布函数的生态流量结果更具确定性与合理性.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径流变异的背景下,考虑水文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能够更科学地体现水文变异对生态需水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潦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也可为变化环境下水资源规划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06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2015年期间,济南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处于拮抗阶段;2006年-2008年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处于严重不协调阶段,2009年-2015年期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处于基本不协调阶段。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区域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特征,采取恰当的城市发展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利枢纽工程作用于环境与生态最集中的外部效应为干扰水文与生态过程。简要介绍了云南省香格里拉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和所在的金沙江一级支流硕多岗河流域概况,基于工程对硕多岗河的水文与生态过程的干扰机理,预测了工程对坝址上下游的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的影响,为针对性地开发本工程合适的生态与环境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研究结论对高海拨典型生态敏感区域的水利水电环评的水文与生态影响预测理论与技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水文调节服务,通过对降水截留、过滤、吸收等手段,能够起到削峰补枯、缓和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的作用.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采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评估了2015年厦门市生态系统水文调节服务;以土地利用为驱动变量,对2010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进行了评估,分析近年来厦门市加快城市绿化和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对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量为5.43×108 m3,时空差异较为明显.从各辖区来看,位于北部山区的同安区调节量(2.91×108 m3)最高,单位面积生态水文调节量(44.61×104 m3/km2)亦最高;建成区内的湖里区调节量和单位面积调节量均最低.从年内分布来看,5—9月生态水文调节量占全年的84.96%,生态系统有效减缓了径流输出,起到削峰的作用;10—11月,生态系统通过拦蓄降水,将其转换为土壤水和地下径流,使得该时期的实际径流大于潜在径流,起到补充枯期径流的作用.在相同气象条件下,2010年和2015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能力的空间分布整体一致,相比于2010年,2015年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能力有明显提高,各辖区调节量和单位面积调节量均有所增加.研究显示,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受气象条件和土地利用的共同作用,降水量越大,生态水文调节量越大,并且北部高植被覆盖区的生态水文调节能力高于南部建成区.   相似文献   

17.
风景优美、生态资源保护完好的浩饶山镇,自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以来,以坚持政府组织、部门配合、全镇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态势,促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本文主要对浩绕山镇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与评价,通过对浩扰山镇创建工作的深度剖析,更好的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邱微  赵庆良  李崧  张建祺 《环境科学》2008,29(4):1148-1152
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27项指标,构建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生态安全度计算模型,对2000~2005年黑龙江省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应用灰色动态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06~2010年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计算结果表明,2000年黑龙江省处于生态安全V级;2005年黑龙江省处于生态安全Ⅲ级,生态安全有所提高.预测得到,2006年黑龙江省为生态安全Ⅲ级,2007~2009年均为生态安全Ⅱ级,2010年达到生态安全Ⅰ级,即理想安全.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生态安全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自2000年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推动生态省建设等有效手段,可以最终实现黑龙江省生态安全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