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护在强噪声环境中作业职工的听力 ,降低职业性噪声聋发病率 ,根据《劳动法》及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噪声作业场所职工的听力保护。凡有职工每工作日 8小时暴露于等效声级大于等于 85分贝 (以下简称“LAeq,8≥85 d B”)的企业 ,都应当执行本规范。第三条 企业应根据本规范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职工听力保护计划 ,并指定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组织和实施。第二章 听力保护的基本    内容和要求  第四条 本规范所称听力…  相似文献   

2.
气动凿岩机是采矿工业中噪声最高的移动设备,是矿井主要噪声源,噪声级达118dB(A)。这样高的噪声级导致凿岩工职业性耳聋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并构成对凿岩工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 矿山安全规程规定标准是:凿岩工在一天八小时工作日中,按时间加权平均接受的连续噪声级限制在90dB(A)。目前,要使凿岩机噪声控制至矿山安全规程规定的噪声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海南东环铁路海口城区的南海大道附近的敏感点列车开通的近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的噪声进行预测:根据噪声暴露声级与等效声级的关系公式,对列车加密后南海大道距离轨道30m处的噪声进行预测,发现当小时列车数达到14车次时,其昼问等效声级将超过70dBA的标准,为城区段控制小时列车次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噪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关键词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3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后纳入21篇文献,涉及暴露组18 083例,对照组13 606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各组效应量进行合并,暴露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2.21倍(OR=2.21,95%CI[1.80,2.71))。经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噪声的暴露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噪声危害是中国石化比较突出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尤其是炼油、化工、化纤、电力、公用工程等区域内,噪声设备多、强度大,接触噪声作业的人数多。在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T224-2010《职业卫生名词术语》颁布前,"噪声作业"没有具体量化的概念,虽然在《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中明确了"确切噪声作业史"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在高强的噪声环境下工作,必引起部分工人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许多学者指出,在90dB(A)的条件下,职业性耳聋的发病率在4%至22.5%之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99(1975)估计,在95dB(A)的条件下,工作30年后,噪声性耳聋发病率为30%。 为研究噪声暴露和听力损失的关系;供制订噪声标准提供现场资料,我们于1981年春对长江航运管理局南京港各种内燃船舶进行了噪声卫生学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港内燃船舶船员作了听力测试,研究在目前条件下,内燃船舶噪声对船员听力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宾夕法尼亚州阿利根尼地区的二十三家殡仪馆进行了一项清除殡仪馆职业性甲醛暴露的短期研究项目。这些殡仪馆每年的尸体防腐数量在35~500具之间,为了全面了解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对每个殡仪馆都进行了现场测量,采集了通风设备运行不佳的防腐室中工作人员呼吸区及其它空间的气样。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告知人们职业性甲醛暴露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在大量的综述文献中对与工作人员健康有关的流行病和环境污染做了全面研究,此外还将本次的监测数据与以往的暴露(照射)评估数据做了对比,发现职员受甲醛的暴露并没有超过DSHA制定的污染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对某企业短丝生产工艺、主要设备、高噪声场所分布、作业人员接触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和岗位个体噪声接触水平做了检测,并结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基本发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现场检测结果显示:主要高噪声作业场所为卷绕区、牵伸区,卷绕工、牵伸工等岗位的个体噪声检测结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显示:噪声职业相关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卷绕工岗位近几年共检出3例职业性轻度噪声聋病人。提示企业应重视噪声的治理与防护,尽快开展相关噪声严重超标作业场所的噪声隐患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构建了一种考虑兴趣点的噪声暴露评价模型,模型考虑了目前城市区域多类型用地杂糅,与早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不匹配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各类型兴趣点的数量设置超标限值,再结合噪声暴露人群属性对区域噪声污染进行评价。并将模型应用于深圳市,基于深圳市噪声地图数据、兴趣点数据和人口密度数据等,对深圳市噪声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不考虑兴趣点对声功能区影响的模型进行对比,证明模型符合实际情况,能更客观地评估区域的噪声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别用两种诊断标准比较某化纤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的特点,为控制和预防职业性噪声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化纤企业8个生产中心200个噪声作业点进行现场检测,并对1996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性体检,分析其噪声强度、工龄与听力损伤的关系。结果噪声作业人员按其接触噪声的类型分为8个不同工种,噪声范围为74~99dB(A)。听力损伤以长丝加弹最严重,其次为长丝卷绕岗位,以PTA氧化精制岗位最轻;按照GBZ49—2002,不同岗位听力观察对象检出率存在差异,听力损伤程度随着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加重,但依据GBZ49—2007未能见到明显趋势。结论化纤企业存在职业性噪声危害,其中以长丝加弹、长丝卷绕岗位最为严重,按照GBZ49—2002,不同岗位听力观察对象检出率存在差异,听力损伤程度随着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在从事职业健康检查中应用GBZ49-2002《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与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进行听力测试评定的实践,认为新旧标准更替中先后取消观察对象分级和观察对象,对劳动者的听力监护工作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建议相关部门采取相关补充措施,重新科学、合理界定观察对象及其分级,以更利于用人单位做好听力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42名分属于典型外向稳定、内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不稳定4种人格类型的受试者,进行30min、(90±2)dB(A)的交通噪声暴露,测定每搏左心室作功(LVSW)、总外周阻力(TPR)、每分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结果表明:外向不稳定型组LVSW在噪声暴露中及暴露后均显著下降。4组受试者的TPR均显著上升,其中内向不稳定型TPR在噪声停止20min时依然处于显著的高水平。内向不稳定组CO在暴露中和暴露后均显著下降,其余3组CO在噪声暴露后下降。外向稳定型组的MAP在噪声暴露即刻、暴露中和暴露后均显著上升。结果提示:噪声暴露能够影响受试者的心功能,对不稳定型受试者的影响明显大于稳定型受试者。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暴露人群面积及声环境功能区的噪声评价模型(NEM),并根据城市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表征。该模型在噪声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噪声主观感受性和污染局部性特点,综合考虑噪声对暴露人群、暴露区域面积和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差异,量化了噪声污染的大小,适用于大区域噪声污染程度的整体评价。文章运用该噪声评价模型,对广州某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噪声地图,考虑噪声对人群暴露和声环境功能区的影响,能更加科学地评估噪声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能抵抗噪音导致的肝胆固醇含量降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和红景天)的大鼠分别测定了其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胆固醇含量随噪声强度的提高和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腹腔注射黄芪和红景天后,大鼠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仅与噪声暴露时间有关,90min内可调节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随后药物作用减弱.两种药物作用效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红景天能调节噪声环境中大鼠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对噪声的刺激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黄芪和红景天的药物或食品来缓解噪声的非听觉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苯长期职业性暴露下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价,以期为职业肿瘤等严重职业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大型芳烃装置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四段法对某芳烃装置苯长期职业性暴露下的致癌风险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对工作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收集相关的动物实验、人群流行病学数据等资料,再根据工作场所中实际的环境暴露浓度,建立内暴露的剂量-反应评价多阶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职业暴露人群在此环境下长期工作所存在的患癌风险概率。结果:该芳烃装置相关工作人员90%情况下苯暴露致癌风险低于2.55×10~(-4)。结论:该装置工人苯暴露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水平,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6.
噪声的危害有人把20世纪称为“噪声和噪声污染的世纪”。近20年来,地区噪声(Commu-nity noise)成为很多国家的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问题。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地区中普遍存在的噪声,随着机械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加而日益严重。受到这些噪声影响的人口也不断增加,职业性噪声引起的听  相似文献   

17.
藻类对毒物的吸收可能是显著的且在早期出现。当试验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时, 由于培养基中试验毒物浓度的下降.可造成毒性偏低的结果。在本工作中对藻类(小球藻)两种不同的暴露方法进行了研究,即静态试验和拟动态试验.评价了无机化合物(Cu~(2 )、Cd~(2 )、Pb~(2 )和 Cr~(6 )) 暴露96小时的毒性效应(生物学效应和分解效应)。动态试验的 Lc50都比静态试验低得很多,96小时以后降低的百分数范围为55%~75%.用拟动态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时,小球藻对金属 Cu~(2 )和 Pb(2 )的积累是较高的,但对 Cd~(2 )和Cr~(6 )的积累两种暴露方法所得结果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证明了拟动态试验的优越性:方法简单,对这种生物的急性生态毒性的评价更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8.
齐峰 《环境工程》1990,(6):47-50
本文采用列车噪声暴露级来描述列车辐射噪声的能量,基于暴露级这一物理量,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的建模理论,通过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来处理声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衰减因素,研究列车辐射噪声的衰减规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叙述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对乌海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进行了划分,以乌海市2011年城区环境噪声监测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乌海市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城区面积分布状况和达标情况。  相似文献   

20.
噪声对脑、心脏、肝脏元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原子吸收法,试图从元素方面探讨强噪声暴露对机体重要器官的元素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强噪声暴露后,脑、心脏、肝脏的元素锌、脑的元素钙及心肌的元素镁均呈极显著减少;而脑、心脏、肝脏的元素铜及心、肝脏的元素钙则呈极显著增加。在停止强噪声暴露后第5d,上述4种元素代谢仍没有恢复正常。结果表明:强噪声使机体重要器官的元素代谢严重障碍。提示强噪声环境是引起心脏病的原因之一,可能与强噪声使心肌元素代谢严重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