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全喜 《环境教育》2011,(11):54-55
"到底有没有生态伦理学"、"如果有的话,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基石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规范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关切着生态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2.
《绿色视野》2008,(11):35-37
"绿色税收"是一项以税收手段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经济政策,也被称为是一种生态税制。作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税收"的含义是什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为此,我们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尹宗成博士,为我们全面解读"绿色税收"。  相似文献   

3.
垃圾,垃圾     
正我们的地球正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那就是垃圾。垃圾是什么?垃圾是我们生活中制造出来的废品,是我们不需要、不想要的东西。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东西常常会变为垃圾。想要减少垃圾,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垃圾的制造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减  相似文献   

4.
我昨天晚上主持了一台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文艺晚会,它使我浮想联翩。此时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第二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今天每一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观点明确,且理论化和系统化,同时还有非常好的题目,我就把我发言的题目定为环境通俗论或通俗环境论。我认为环境问题非常清楚,就是说我们想过好日子,过好日子我们就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发展到六十多亿,如果人口继续增长下去,我们能否继续在地球上生活是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个严峻  相似文献   

5.
章轲 《环境教育》2013,(6):38-41
韩启德说,我们国家现在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最需要的是人才。"所以我想,在我们这个国家,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需要大学毕业生来做的事情太多,而不是没事干。"  相似文献   

6.
绿色世界     
有句话说的好: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绿色是指的什么呢?绿色,就是健康、节能环保,提倡低碳生活。那么人们眼中的绿色又会是什么呢?这是我在大街上的一次采访,我们不妨一起来听一听:我:"阿姨好!我是一名绿色小记者,请问您认为绿色是什么?"阿姨:"你好,我认为绿色就是低碳生活。"我:"那么您可以对绿色环保提建议吗?"阿姨:"例如去超  相似文献   

7.
霍岱珊 《绿叶》2008,(11):104-109
乡村环保工作,就是实现四项诉求:求证、求解、求助、求变。为什么喝水会拉肚子,得癌症,得心脏病?水和疾病是什么关系,需要求证;水是黑色的,里面究竟有些什么东西,也需要求证;这么多的问题该怎么办,需要求解;农民本身没有解决的能力,需要求助;得到帮助之后,村庄就会有所变化。饮水解决了,疾病解决了,我们就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  相似文献   

8.
到底有没有生态伦理学、如果有的话,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建构基石是什么、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规范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实际上关切着生态伦理学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铿锵的宣言,表达了强烈的政治意愿。污染是另一种"贫困"的表现。"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而"重症污染"就是一种"严重贫困",只要抬头看天、低头看水即可把症状看得一清二楚。如果镜不见花、水不见月,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雾霾确实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标志性难题。今年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所向往的环保,在实际生活中,就是社会的一种创新思维。能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简而言之,就是要按照简洁、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减少多余的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环保理念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家里定期会有各种纸张、纸盒、购物袋、废旧塑料、饮料罐等,它们多被送去垃圾场。我想:"如果这些物品都能循环使用就好了。"于是萌生了把  相似文献   

11.
刘华杰 《绿叶》2012,(4):43-48
提倡绿色生活,对于学者,要认真讨论"论证";针对社会上的一般成员,要用"说服"代替"论证"。想通过严格推理给出必然性论证,是不可能的。接受、践行绿色生活先要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即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想做什么样的人,想过怎样的生活?倡导绿色生活,需要全社会有尚俭之风,上层社会要先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12.
彭小瑜 《绿叶》2008,(1):96-100
长期以来妨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弊病,就是在西方先进文明面前顽固的轻视的傲慢态度。"全盘西化"在中国根本没有过,是个伪命题。高校和研究机构西学学科设置的薄弱,只重民主、科学,不谙基督教文明,暴露出我们对西方文明的了解极其有限且相当肤浅,充满着片面的理解和阐释。如果我们想获得实实在在的自尊和自信,需要谦卑地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转基因大米能吃吗?如果谁拿这样的问题来问我,我只能老实地告诉你:不知道。因为对我这样一个生物学知识最多只有中学水平的文科生来说,这个问题实在说不清楚。但已经有很多"专家"(我们的"专家"在很多时候反应是极为敏捷的,尤其是"有关部门"需要的时候,尽管在斩获诺贝尔奖乃至推出  相似文献   

14.
环保生活     
<正>环保是这个时代的热点话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单靠一方力量,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产生,要改善环境问题,就需要从我们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近年来,为了治理环境污染,"低碳生活"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说起低碳环保,让我想起了一个地方,那就是  相似文献   

15.
"扑通"一声.一个易拉罐就这样狠心地被你抛弃在路上或某块草坪、土地.你可曾否想过你的狠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易拉罐是铝制品,它是金属物质,你的易拉罐会对荒山野林土地造成危害,然而成群结队的树木就偏偏生长在这块土地中.这其中的重要性,想必你应该很清楚吧!我们呼吸所需要的氧气是树木所制造的,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6.
首席干活官     
新能源汽车,是各国应对环境恶化的措施之一,中国也不例外。这应该被视为人类为自身环境而战的伟大的改革事业。然而,这一改革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什么呢?这就是本刊在此发表这篇文章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0,(4):53-55
<正>干旱、海冰、雪灾、洪水……已成了2009全球气候的代名词。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正在频频发生,这不能不让我们陷入对环境问题的深思。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环境恶化,我们能做点什么?温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向全世界庄重承诺: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将能源强度降低20%,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此时,每个企业和个人也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究竟能够为这个目标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主流观念里,在春节期间如果不多准备点"硬菜",那就显得对客人不尊重。而客人也觉得,如果不多吃点肉,也显得对主人太见外了。可是,"从来如此,便对么?"什么人最害怕过春节?除了大龄单身者,恐怕就是素食者了。餐桌上鱼肉盈盆,让人无从下箸;还有人不断劝说: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是吃点肉吧!即使是最友善的亲戚,也难以认同素食观念,他们会尽量避开素食的话题,微笑地看着你,就像原谅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正小记者园地今年暑假,在参加学校生态委员会组织的水主题实践活动期间,我第一次听到"小河长"这个名词。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别的角色,它的职责是保护河流环境,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一直坚持做下去。虽然有生态委员会的上岗培训,但我依然有些不解,我这小小年纪,要怎么保护河流?小河长到底要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绿叶》2015,(4):36-44
引言:有一则新闻:"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固定。但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已有"5省区碘过量,官方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潘杰: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