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评价现有防护措施,并提出相应对策.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现有汽车制造企业作业场所岗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涂装、冲压、焊装车间是职业危害因素相对集中的作业场所,而噪声、苯系物和电焊烟尘是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是控制职业危害的关键.汽车制造职业危害必须通过多种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危职业危害监测内涵及预警系统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职业卫生管理和服务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先管理高危职业危害,建立高危职业危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控制和减少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关键.通过职业危害监测、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和预警等术语阐述高危职业危害监测的内涵,并探讨建立利用现有技术平台、重点监控、多部门合作、多层次的纵向多维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3.
分析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5家造船企业以及公开报道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等方法分析船舶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并探讨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船舶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CTWA超标率可达44.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65.0%,噪声超标率76.9%;案例分析表明,尘肺368例,电光性眼炎2000例、高温中暑200例、苯系物等中毒19例.船舶制造业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中暑、电光性眼炎、苯系物中毒等风险较高,船舶制造业应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相似文献   

4.
赵艳玲  宋元宁 《安全》2002,23(3):6-9
由于铝厂生产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危害、毒物危害、高温危害和噪声危害,危险因素主要有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电气伤害和火灾爆炸危险等.对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有利于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存在化学有害因素的小型企业职业危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型企业数量多、雇工人数总量大,分散在全国各地,行业分布广,由于其用于控制职业危害的资源和技术都非常有限,这对企业自身的职业危害控制和政府的职业卫生管理来说都是一大难题.本文在参考国外职业危害分级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为存在化学危害因素的小型企业建立了一个简便、实用的职业危害定性评价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化学有害物质的危害性和接触可能性,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了其适用性和可靠性.该方法也适用于管理不够规范、缺乏监测资料和数据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评价.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黄岛区饮用水源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青岛市黄岛区的饮用水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应用改进的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Strenge等提出的计算模型,结合山东地区人群状况,对该区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产生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评价.2006年黄岛区各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最大为1.54×104a-1.其中化学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从大到小排列为:铬、砷.而非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按从大到小排列为:氟化物、铅、铜、氨氮、氰化物、挥发酚.并且化学致癌物质所致健康危害远大于非致癌物质.另外,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要远大于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所致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厘清风险管理基础术语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基于屏障模型对危害因素、危险源和隐患,风险和危害因素这2组风险管理基础术语的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并通过屏障模型探究事故致因机理与事故防控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Hazard对应的中文翻译为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可分为源头类危害因素(危险源)与衍生类危害因素2大类,衍生类危害因素可分为潜在型危险因素与现实型危险因素(隐患);危害因素有与之相对应的风险,衍生类危害因素决定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源头类危害因素决定着事故后果严重程性.屏障模型可作为屏障理论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8.
职业危害监管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区域职业危害总体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为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区域职业危害总体状况AHP(层次分析法)模型并确定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排序权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相关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区域内的职业危害状况是影响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危害管理状况和职业危害临管资源状况,最后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状况.计算结果符合当前职业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元分析的作业场所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评估受人、机、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方面的各个指标之间的不相容性常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或者未得到很好解决.选用多级物元分析方法,建立能描述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针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现状及特点,从人、机、环境和管理方面入手,系统地分析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的诸多影响因素,形成了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评估的物元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风险等级为第2级,属于一般危害程度,其评估结果与该企业实际的状况相符合.实例证明,该模型适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房地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和居民住宅私人拥有率不断增长,建筑装饰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多种职业危害存在于建筑装饰工程之中,施工人员长时间接触这些职业危害因素,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装饰工程作业施工现场存在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及来源,提出一些防护建议与对策措施,为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和眼睛,引起灼伤、过敏外,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只有进入人体,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刻画跑道安全事件的危害程度,将不安全事件的危害划分为显性危害和潜在危害,针对跑道安全事件测算了各种情况下的危害概率,并确定了危害的算法.实践证明,它可以为评判不安全事件提供一个定量的指数,比此前的评价方法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13.
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大量职业病患病案例,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7大类、36个要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量化处理,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5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得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以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为基础,形成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风险等级为第2级,属于一般危害程度,与该企业实际的状况相符合.实例证明,该模型适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工艺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强调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危害进行辨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和减少危害,或减轻危害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目前大型跨国能源和化工公司都采用独具特色的工艺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进行工艺安全管理.介绍了集合HAZOP分析、保护层分析(LOPA)、领结分析(Bow-Tie分析)于一体的复合型工艺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以加热炉为例,通过HAZOP分析,全面辨识出装置存在的危险;通过LOPA,确定装置设置的保护层是否足够;通过Bow-Tie分析,识别确保指定的控制措施或紧急情况应急措施仍然有效的活动.复合型工艺危害分析与控制技术能使企业的工艺安全管理由原来的基于经验的管理转变到系统的工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安全评价中对化工典型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安全评价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被评价对象(系统)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方式和途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是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分析是否全面、准确、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企业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呈现出高发性、复杂性和持续性等特点.通过针对建筑企业员工的实际状况设计调查问卷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建筑企业作业场所员工遭受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与对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从业时间、性别及文化背景这四个因素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对建筑企业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的调查与分析,辨识出影响职业病危害的人为因素,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以改善建筑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局面,提高建筑企业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其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减少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保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危害,以保定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保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城市土壤As、Cd、Hg、Pb、Cr、Cu、Zn、Ni的平均值分别为9. 75 mg/kg、0. 18 mg/kg、0. 21 mg/kg、38. 99 mg/kg、66. 30 mg/kg、29. 10mg/kg、122. 36 mg/kg、28. 05 mg/kg。保定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值(除As、Ni、Cr外)均高于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Pb、Zn元素的平均值较大,分别是河北省土壤背景值的5. 28倍、1. 74倍、1. 75倍,表明这些元素受到人为因素及工业活动的影响。保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Zn、Pb、Hg、Cd、Cu、Cr、Ni、As,其中Cd、Pb、Cu以清洁状态为主,Hg以安全状态为主,As、Cr、Ni元素处于完全清洁状态,Zn元素出现污染,面积达到研究区面积的2. 08%。整体而言,保定城市土壤环境良好,局部污染,清洁、安全、警戒土壤面积比例分别为64. 58%、33. 33%、2. 08%,主要出现在保定市北部地区,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及人类活动有关。保定城市土壤重金属潜在危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Zn、Cr、Ni。各重金属元素中,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Hg,已达到很强潜在生态危害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达到强生态危害和很强生态危害程度的面积之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 41%,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有关。  相似文献   

18.
崔凌 《安防科技》2011,(12):61-64
由静电引起油库、加油站爆炸燃烧的事故时有发生.对于静电危害问题,识别是关键,只有在正确、全面识别静电危害的前提条件下,采取有效、适当的静电抑制措施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最大程度地减少因静电危害产生爆炸或燃烧事故.本文在阐述静电危害的同时,简述了静电抑制与防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级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为政府提供监管依据.本文依据数据结构规范化理论,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中重点和难点部分的数据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阐述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数据结构合理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其原因,得到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中重点和难点部分合理的数据结构,并以此为例阐述了数据结构合理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0.
苯中毒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兴  刘婷 《安全》2002,23(2):33-34
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及新工种的出现,使职业危害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噪音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人以上.职业危害不但威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每年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苯中毒人数约占职业病总数的五分之一,苯危害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