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劳工标准与职业安全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纪元 《劳动保护》2002,(10):72-74
国际劳工标准简介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事国际劳工立法,即制订和监督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国际劳工标准对全体成员国的劳动立法和制订劳动政策起参考与指导作用。国际劳工标准是在全体成员国的三方(政府、雇员、工人)都派代表参加的国际劳工大会(每年的6月份在日内  相似文献   

2.
泰国劳动部劳动保护和工人福利局负责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劳动关系、劳工福利和劳工发展。该局设有四个部门.其中的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和国家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研究院是专门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机构,负责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进行职业安全执法监察,管理劳工工作安全,对企业安全人员实施培训。  相似文献   

3.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暨就业局主办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3年 9月17日至 2 0日在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举行。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郑希文副理事长率学会调研部负责人参加。澳门劳工暨就业局孙家雄局长主持会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梁嘉琨副局长到会并致辞 ,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台北工业安全卫生协会、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台湾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出席会议并致辞 ,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也派员参加。有 2 80余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 ,其中内地代表 110名 ,香港代表 5 0…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一直努力使“社会条款”纳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在“关注发展中国家人权状况”的旗号下,反复提出“劳工标准”问题,即把本国安全生产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由于经济、技术和历史等原因,中国的安全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公认国际劳工标准”的要求。因此加入WTO后,我们面临劳工标准问题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刘强 《劳动保护》1997,(7):8-13
一、香港的安全生产概况香港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为620万。劳动人口为300万,其中男职工为180多万,女职工110多万。在就业人数中,服务业职工最多,制造业职工次之。工伤事故,从行业上看,建造业高居榜首,从原因上看,人体坠落处于第一位。而职业病方面,职业性耳聋和矽肺病排在前两位。下表列出了工伤事故情况。香港的职业安全健康正在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在保护职员安全及健康方面,将会面临新的挑战。二、职业安全健康立法香港劳工法律制度的形成,很大程度受英国法律的影响。香港劳工法律制度主要由立法机关的条例,以及根据条…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4-14
1.制定全球的政策和计划。这些政策和计划主要用采促进基本人权,改善工人工作和生活条件,扩大就业机会。2.从事劳工立法。主要制订公约和建议书。自1919~2003年以来,国际劳工大会已通过185个公约和194个建议书,涉及保障劳动看基本权利、促进培训就业、社会保障、改善劳动条件及对特定人群的关注等方面,内容非常广泛。公约经成员国批准后,由批准国贯彻实施;建议书供各国政府参考。3.开展技术合作。为扩大国际劳工组织影响,推动国际劳工标准实施,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活动。与其它国际机构合作和争取发达国家捐助,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劳工领域里的技术合作与援助。4.开展劳工领域的研究和信息传播。劳工局各部门每年结合工作计划开展大量的劳动与社会问题的调研,组织出版有关调研报告和期刊,为各成员国提供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7.
陈黎 《劳动保护》2003,(4):26-28
(一)劳动关系三方原则(三方合作、三方关系、三方交往)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通行的做法。国际劳工组织区别于其它国际组织就是三方性(政府、雇主组织、工会组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制定和通过公约和建议书,公约和建议书又叫国际劳工立法、国际工会立法和国际劳工标准,内容涉及与工作相关的一切领域。  相似文献   

8.
女工国际劳动保护标准在中国的适用贾俊玲一、国际劳动保护标准在我国的适用国际劳动保护标准,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有效的法律规范形式,主要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英工组织将二者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来看,女工的国际劳动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9.
王进 《中国劳动科学》2005,(8):F002-F002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中国沿海部分省份的劳工短缺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了更进一步地分析是否存在劳工短缺,以及这种现象的产生机理,6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劳动论坛”,就该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职业安全》2004,(5):14-15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是国际劳工标准的主要形式。公约和建议书涉及的内容,随着世界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扩展。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劳工标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为三类:1.基本人权类:包括结社自由、集体谈判、强迫劳动、机会和待遇平等、童工劳动等方面的公约。  相似文献   

11.
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发展动态及其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心劳工标准自提出以来就一直是国际上争论不休的议题。尤其是近几年,发达国家一直在努力使社会条款纳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之中,在WTO的多边贸易规则谈判中,反复提出“劳工标准”问题,即把本国的劳动标准和劳工状况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国际核心劳工标准也因此更加引人注目,成为新千年WTO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焦点。一、国际核心劳工标准(基本劳工公约)与社会条款劳工标准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政策和基本要求,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职业安全卫生和童工、女工保护和强迫劳动等一系列有关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问题。国际劳工标准…  相似文献   

12.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2,(10):110-111
国际劳工组织《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正式生效据国际劳工组织网站消息,2012年8月20日,国际劳工组织收到了第30个国家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文书,这一全球第一个跨越陆地和海洋的标准将在一年内生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06年海事劳工  相似文献   

13.
台湾职业安全卫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安全卫生问题源自工业革命,于20世纪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国际劳工组织(ILO)于1919年成立之初,宣示“避免劳工因工作遭受职业性疾病与职业灾害是该组织重要任务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7年通过“公元2000年人人都健康”(Healthforallbytheyears2000)决议案,即以“国家主要社会目标,应保障并促进劳工在经济生产过程之健康无虑”为重要内涵。欧盟(EuropeanUnion)于1985年则将保护劳工健康置于共同法规首要决议的方案。台湾于1987年成立“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于1992年成立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台湾“行政院”劳工委员会曾分阶段制订加强安全卫生方案,采用全方位安全卫生预防策略,使灾害率大幅降低,而这除了台湾就各行各业职业灾害状况采取重点监督检查,要求事业单位依法办理劳工安全卫生教育,改善设备发挥效果外,台湾推广的各项安全卫生制度,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一体化和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产生的现实影响,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安全保护成本与国际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推理得出国际贸易中小国的安全保护成本对其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较大,而大国的影响则较小,如果大国某一出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其增加安全成本总收入反而增加的结论,因此,大国有增加安全投资的积极性。笔者提出发展中国家应从自身经济、政治利益实际出发,反对不切实际的提高劳工标准,并提出中国的出口企业应该适应目标市场绿色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实现本质安全型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劳工岗位由350万个增加到700万个,工人从5600万增加到1.15亿。与此同时,职业死亡人数减少62%,非死亡职业伤害和职业病发生率下降40%。  相似文献   

16.
林静 《劳动保护》2009,(2):66-67
2007年担任香港职安局主席的李启明,被称为香港劳工界的“百科全书”,他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投身于香港劳工运动,曾亲身经历了香港经济的腾飞、1997年香港回归。借2008年12月参加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之际,记者采访了这位香港劳工界的资深前辈,香港“银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李启明。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低薪劳工待遇,更好地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工,新加坡推出了一系列补贴计划,以及渐进式薪金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加薪补贴计划,主要通过补贴雇主的形式,支付新加坡本地低薪劳工四成的加薪额。加薪补贴是该国去解决劳动领域深层次矛盾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18.
徐楠 《劳动保护》2004,(5):38-39
刘开明博士是社会责任国际(SAI)在亚洲惟一的董事。正是这个国际组织,于1997年推出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它规定禁用童工、不得强迫性劳动、尊重劳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还就工时与工资、健康与安全等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 1.3 重大职业灾害检查所谓重大职业灾害,系指工作场所发生灾变致劳工死亡一人或受伤三人以上者。表三是近九年来劳工检查机构实施重大职业灾害检查情形,计3098件、罹患人数4481人。 1.3.1 灾害原因分析从表3之近九年重大职业灾害调查分析可看出,属不安全动作者1330件,占42.93%;属不安全设备658件,占21.24%;属不安全设备及动作者955件,占30.83%;原因不明者115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24日,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批准实施国际劳工组织第187号公约的国家。通过该项公约,日本承诺将加强本国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建设。国际劳工组织第187号公约——《促进职业安全卫生框架公约》在2006年6月的国际劳工大会上正式生效,其内容是促进各国在国内建立一套职业安全健康活动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