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陕西省榆林市、甘肃省白银市、辽宁省抚顺市及四川省古蔺县等地区,依托丰富的铜、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开发,使地方经济无可回避地面临"资源诅咒"和"生态赤字"问题。本文在界定"资源诅咒"和"生态赤字"概念,及其产生的经济学根源的基础上,对"榆林市"、"白银市"等典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赤字"现状予以分析,提出基于"3E系统模型"视角下,解决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和"生态赤字"问题,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博大的生命情怀,是庄子思想的最大特征和最为光辉之处,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永远都应是人类努力的目标。"与物皆昌"——环境友好乃有道之世的标志在庄子之前和庄子之后,人们判断时代的好坏,通常只着眼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顶多再加个精神文明,被封建史家颂扬备至的"三代盛世"和"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相似文献   

3.
《绿叶》2018,(9)
近年来,我国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与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以及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小散乱污"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了专项执法。对此,国务院和地方层面相应出台了有关环境政策,要求全面推进和规范"散乱污"企业的综合治理。但是"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政策和相关执法造成了社会争议,特别容易被误解为环境治理的"一刀切"或"运动式"执法。针对目前"散乱污"企业的界定缺乏明确详细标准、对被核定为"散乱污"缺乏法治化治理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凝聚环境治理的价值共识,从区域环境治理的角度加以规范与协调,注重"监企"与"监政"并重,从而促进"散乱污"企业的法治化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4.
彭兆荣 《绿叶》2012,(7):69-74
当现代旅游与资本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旅游也在形式上表现为对生态的单方面"索取"。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中的一种形式,不过是在承认现代旅游对生态破坏前提下的"亡羊补牢",即希望将破坏压缩到尽可能小。我认为,我国传统的"生生"概念比"生态"内涵丰富且深邃。"生生旅游"可以自觉地在旅游中注入和贯彻"生生"的理念和价值,鼓励旅游在对生态"消费"的同时,也诉诸"反哺"的价值、理念和行动,由此创造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中心小学位于"千年花乡"——陈村。校园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环境优美,盆景、石文化、花圃相互交融,既有花乡特色又富有城市品位。学校着眼"传承与创新,不同求大同"的原则,以"和润教育,滋养每个学子走向未来"的理念引领办学方向,不断深化体验教育,创设"和润致美,以美怡人"的校园文化,构建"和润致真,以真感人"的德育课程,打造"和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     
带你去厦门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十佳人居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等殊荣。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概念提出50年,至今仍陷于基本要素全无定论的尴尬;道德情怀和人文精神的过度宣泄,"代际公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大肆传播,最终导致"环境权"和"环境保护"之间目的和手段的逻辑颠倒;法律不同于道德,法学也不同于伦理学,环境权立法要切忌"好大喜功"——内容越宽大,精确度就越小,甚至破坏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环境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使公众行使监督权有了依据和规范。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和企业"莲花味精"从"对头"到"盟友"的戏剧性转变,凸显了《环境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公众和企业的目标、任务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实现和谐也是我们必须共同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2007年  相似文献   

9.
敬文东 《绿叶》2008,(9):103-112
船坚炮利的西方人强行敲开中国的大门,"世纪"、"世界"修理了中国人的基因——"甲子"和"天下"。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主题,前半叶,空间革命优先;后半叶,时间革命摆在了第一位。时间革命就是在"封建主义"的原始土地上,跑步完成赶英超美的任务;空间革命则是拼死抢夺对"赶英超美"的领导权。革命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拥有两重身份:作为"知识",为空间革命效劳;作为"分子",为时间革命效命。21世纪,"世界"和"世纪"依然存活,"革命"真的可以告别?  相似文献   

10.
蒋高明  温铁军  窦观一 《绿叶》2007,(12):26-27
通过"转基因"还是"生态学"来提高粮食产量和解决能源问题,虽然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关系到我们能否缩小城乡、工农和区域差距;关系到我们的科学技术是为"三农"还是为"官员的政绩、企业家的利润和学者的论文"服务的问题。所以,是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方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的机遇使曲格平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全程经历了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具有启蒙和发端意义的两次重要会议——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73年的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承载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太多"第一",见证了中国环保机构由"小组"到"局"到"总局"再到"部"的发展历程。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和广泛赞誉。在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中国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才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当中,"人与自  相似文献   

13.
正巍巍韶峰,悠悠韶河。韶山学校的前身是1921年创办的"毛氏族校",自创办至今,已经历了近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红色传承、活动育人、生态文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4人,学生567人,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0人,校园环境优美,被誉为"中国农村教育的窗口"。多年来,韶山学校小学部以"红太阳照我行"为文化主题,坚持"阳光同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韶山独特的德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努力办成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4.
周青 《环境教育》2010,(4):5-10
<正>如何改造提升环境法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环境法学者对环境法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如果这种"反思"和"探索"不是仅仅从功利性或技术性角度进行的,那么"反思"和"探索"必然包括从人与环境道德角度进行的审视和关注。在国际环境立法和西方国家环境法立法过程中吸取了大量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的价值理念。西方  相似文献   

15.
张玉林 《绿叶》2008,(8):83-87
"能源基地"山西,是中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山西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精英对当地的信心开始崩塌,出现"生态移民",演化下去可能掏空山西发展的基础,造成较大范围的"社会崩溃"。亡羊补牢,山西应尽快建立系统的生态环境灾难应对和救助机制,制定《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地区受害者补偿条例》,设立"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地区困难居民救助基金"。  相似文献   

16.
怎么看历史跟怎么看今天,是搅在一起的。"五四"包含两个运动:救亡,启蒙。今天理解"五四",同样绕不开两者的关系。对于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来说,"启蒙"始终是"救亡"的前提,社会中下层的权利和福祉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国家的认同。"五四"的"启蒙"后来一分为二:中左翼、中右翼。在世界又走到岔路口的今天,两种启蒙能否合二为一重建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特别需要"五四"的那份"少年中国"的朝气和锐气。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三新"核心要义(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十四五"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具有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三新"核心要义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新阶段四个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主要思路,重点分析了深入实施保护、预防、管控、修复四大行动的主要任务要求,以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展"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谋划与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在多年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我馆环保化学组优化整合相关资源,于2011年底新推出了"善水行动"、"清风部落"、"净土世界"和"乐食天地"四大特色环境教育主题项目。其中,2012年在全市组织多所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善水行动"中,对青少年进行了"善待水就是善待生命"的教育,活动分为"善水学堂"、"善水家园"、"善水丹青"和"善水呢喃"四个板块,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水教育活动,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反响很大。非常开心能把我们组织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的思考和感受同大家交流、分享,希望环境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持续全面地开展起来,为了我们更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是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开始关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太阳能旅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旅游"的四种表现形式,探讨了五方面的作用机制,即当地政府的政策推动、旅游企业的效益推动、旅游者的需求推动、当地居民的利益推动和旅游产业的内在推动。以西藏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太阳能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和开发策略,以期能对我国"太阳能旅游"开发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野生红豆杉是世界上濒临灭绝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而且作为四季常绿乔木起着净化空气作用,素有"生物黄金"和"植物大熊猫"美誉。在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的浙岭群山中,生长着40多株罕见稀世珍宝千年红豆杉野生群落,在当地独特的"水口文化"浸润保护下,这些"镇村之宝"得到数代村民"图腾"般崇敬和精心保护,使之长生长存并蔚然成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