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环保型吸附制冷中经济工质对法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环保型吸附制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法对环保型吸附制冷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工质对的选择及操作条件的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环保型吸附制冷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新型制冷方式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为提高吸附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吸附工质对的吸附温度对系统蒸发温度及COP的影响,其中吸附工质对由水与混合吸附剂组成,并且混合吸附剂是质量比为10∶3的活性炭与铝丝配制而成的。研究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蒸发温度先降低后升高,吸附温度对活性炭吸附量影响较大,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乙醇的吸附量先增加后降低;系统COP随着解析温度的升高先缓慢升高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开发或投入使用的环保型制冷方法.分析了各种环保型制冷方法的原理、性能及适用场合,指出了环保型制冷方法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环保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首次提出把太阳能制冷机的集热器安装在河流上,把冷凝器、吸收器浸泡在河水中;利用水的自然对流,与冷凝盘管中的制冷剂发生对流换热;节能又节约了水资源。应用制冷理论,对集热面积为180m2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及环境效益评价,结果表明:空调系统比电压缩式空调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13595.6元/a;寿命期减少CO2总排放量275.4t,对环境空气温度无影响,缓减了城市热岛效应,节省了引发热岛效应的附加能耗约29%,节能及环境效应显著;性能系数比冷却水塔式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系统高6.1%。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1):I0006-I0006
天津空港经济区凯德实业公司和天津南仓火车站经过一年冬夏季的合作实验.正式将研发生产的二氧化碳空调系统推广到南仓站内13000平方米建筑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生活热水的实际应用中,从而替代原有燃油锅炉和制冷空调。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节能、环保和经济性等方面阐述了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回收玻璃熔窑余热,替代窗式空调器进行空调的合理性,并以洛阳玻璃厂二浮法玻璃熔窑的热平衡测试数据为基础,对采用二种方式空调时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设备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做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玻璃熔窑余热回收中采用澳化锂吸收式制冷新技术,经济上合算,社会效益和环保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环境问题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明确表示,在新世纪要高度重视绿色环保事业,并将其作为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制冷空调行业,环保研究工作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动力,采用新型清洁能源;二是系统循环,采用对环境无公害的制冷工质。1 新型清洁能源的应用研究1.1 燃气空调的研究开发 采用天然气直接燃烧的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提供制冷、采暖和卫生热水,不但避免发电损失及污染,提高了效率,更避免了电力空调器因使用氯氟烃对环境的破坏。现在日本多利用燃气为能源驱动燃气机带动压…  相似文献   

8.
将市政生物污泥资源转化与吸附制冷能效提升相交叉融合,通过炭素前驱体进行复配、KOH催化炭化及磷酸催化活化相结合的压块炭改进工艺对污泥基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原位调控,制备了4种新型污泥基活性炭(WNC-4/3/2/1);对比研究了以污泥炭和甲醇制冷剂为工质对的吸附制冷床的吸附/脱附循环、制冷量及制冷功率变化特性.结果表明: KOH和磷酸浸渍过程可分别促进微孔及中孔结构的发育,WNC-4的总孔、微孔及中孔容积分别达到0.6960,0.1641和0.5319cm3/g.比表面积与孔结构容积水平的同步提升与甲醇制冷剂吸附/脱附量呈良好的相关性(R2>0.90).基于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R2=0.9939)计算的最大吸附量QL*达到(552.67±23.83)mg/g;基于Sokoda-Suzuki方程计算的40min内的平衡吸附量和脱附量分别为(372.94±9.504)和(412.55±8.309)mg/g.脱附温度为100℃时,WNC-4吸附制冷系统的稳定脱附量、制冷量和制冷功率分别达到(328.81±10.74)mg/g,(300.34±9.81)kJ/kg和(600.68±19.62)kJ/(kg·h).  相似文献   

9.
制冷机组噪声有效控制技术的应用泰安市环境监测站亓培珍,王新1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占据城市繁华位置的宾馆、商场、娱乐场所安装空调制冷设备的日益增多。因地理位置所限,这些制冷设备又往往与居民区较近,制冷设备机组高频带的噪声已成为环境公害。本文以泰安...  相似文献   

10.
大型低温环境试验室制冷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大型低温环境试验室制冷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复叠式制冷的复合降温方式。通过冷负荷计算,确定了制冷系统核心设备制冷机组压缩机的选型,采用基于PLC的PID控制系统,实现了试验室温度参数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不同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节能减排效益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被动性,常使发动机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为此介绍了多种先进冷却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如精确冷却系统、分流式冷却系统、优质冷媒的使用等,并分析了它们的节能减排效益,以为汽车行业加快实现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解决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在高温下的安全性和热失控问题.方法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系统的三维分析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 ,结合热传导和热对流理论,对电池组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场分布基本相同,呈现出中间低、两侧高的分布特点,且...  相似文献   

13.
深井高温矿山热害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对深井高温进行治理的技术措施。重点研讨了冰冷却技术.包括冰的制备、输送和融化技术等。作为一种新型深井降温技术.冰冷却系统由于其具有无静水压力、运行成本低、制冷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将在深井热害控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了3种不同颗粒及絮状污泥比例(高颗粒系统10:1~30:1;等量系统1:1~1:1.5;高絮状系统1:10~1:30)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CANON)抵御快速降温的效能和机制.结果表明,CANON系统在30℃稳定运行后快速降温至10℃时,各系统的总氮去除负荷(NRR)均大幅下降,但等量系统的NRR始终高于其他系统.各系统的功能菌活性均与温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AAOB活性的下降幅度大于AOB和NOB的幅度,但等量系统中AAOB活性的下降幅度小于其他系统;快速降温不影响颗粒与絮状污泥功能菌的空间异质性和活性分布情况,但等量系统的空间异质性最为显著,能够较好的发挥颗粒和絮状污泥各自的作用,抵御快速降温的能力优于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回用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城市污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补充水的水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解决缺水问题的主要方案之一,但二级出水水质不符合循环冷却水对CODCr、硬度、氮、磷等指标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深度处理才能回用。本设计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絮凝沉淀+机械搅拌澄清+连续动态过滤+消毒工艺,其出水补充至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动力消耗少,出水水质达到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且经过对工艺的改进完善,使操作更加简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6.
气温变化对华东居住建筑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华东446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和RegCM3模式预估的2010-2039年日平均气温资料,分别以10 ℃和22 ℃作为取暖和降温度日的基础温度,采用度日法分析了气温变化对华东居住建筑取暖和降温耗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07年间,整个华东取暖度日、取暖和降温总度日基本都呈减少趋势,且北部减少多于南部;降温度日在华东多数地区都呈增加趋势,以长江三角洲、浙江东部和福建东部沿海增加较多。2010-2039年间,整个华东取暖度日都将继续减少,且北部减少多于东南部;降温度日都将继续增加,且南部增加多于北部和沿海;取暖和降温总度日在华东北部呈减少趋势,而在南部呈增加趋势。过去47 a间,华东取暖度日的减少远超过降温度日的增加,气温变化总体上有利于居住建筑耗能的减少。未来30 a间,华东取暖和降温度日的变化幅度接近,气温变化对居住建筑耗能的正负影响基本相抵消。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板带材控制冷却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控制冷却的作用、常用控制冷却方式的特点、控制冷却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钢板冷却均匀性的措施。对我国板带材生产企业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控冷系统的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利用空调冷凝水的冷量同时解决单层玻璃幕墙夏季高温的问题,将冷凝水用于冷却单层玻璃幕墙,并对其进行了水量、造价及能耗分析.通过Ecotect、CFD模拟、对比了冷凝水冷却玻璃幕墙与普通玻璃幕墙在夏季的光环境和热环境.结果表明:冷凝水冷凝水冷却玻璃幕墙应用规模与建筑冷凝水产量有关,其应用会减少夏季日照辐射,减少幅度在30.1%~41.8%.加装了冷凝水冷却玻璃幕墙的房间温度较普通房间降温幅度为6.64%,白天降温幅度在6.64%~12.73%.综合分析,冷凝水冷却单层幕墙能够较为有效地调节室内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建筑幕墙改良途径和冷凝水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延迟焦化装置冷焦水处理系统原采用半敞开式循环冷却工艺,焦炭塔顶高温溢流水进入冷焦热水罐及在凉水塔的冷却过程中,污水中含硫化氢的混合性气体加上罐内存有的有害气体逸放进入大气中,散发出强烈恶臭,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冷焦水密闭系统通过对冷焦水密闭控制,在冷焦热水罐顶增设胺液脱臭工艺,彻底解决了原来冷焦水恶臭污染环境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海拔高度(大气压力)、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以及冷却风量等对车辆冷却系统高原散热性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模拟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海拔升高1000 m,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平均增加约5.3%;冷却液温度升高10℃,发动机水套散热量平均降低约14.5%;海拔升高1000 m,若保持发动机热平衡状态不变(出口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