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企融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碳资产质押融资是助力绿色金融发展、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举措。然而多方努力下,控排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积极性尚未被完全激发,致使碳资产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缓慢。本文拟考虑异质性减排政策,构建地方政府、控排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碳资产质押融资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损益关系,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究相关参数对政企融协同创新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一碳交易政策下强化推进碳减排政策有利于促进政企融协同创新。②复合碳减排政策对地方政府和控排企业双主体的策略选择影响较大,甚至致弱控排企业向质押策略演化。③地方政府可在单一碳交易政策下降低碳价管制成本和企业超排罚款;在复合碳减排政策下适当加征罚款,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力并正确引导企业的减排行为。  相似文献   

2.
蒋一帆 《四川环境》2022,(2):145-150
借助于区域协同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来克服传统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局面,降低大气环境治理成本,提高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益.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在对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和区块链技术的现有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之后,发现京津冀大气治理中存在组织结构分散、地方政府间的各自为政和民众的无效参与等问题.通过构建基于区块...  相似文献   

3.
为督促政府严格履行环境监管职责,应引入新闻媒体,与政府、企业共同参与污染治理。本文使用演化博弈理论通过构建博弈支付矩阵,研究不同情形下政府与企业间、新闻媒体与政府间的演化稳定策略(ESS),探究新闻媒体监督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对演化结果进行验证。演化过程及数值仿真结果表明:①对企业、政府而言,当某种策略的期望利润始终更大时,其决策过程将不受另一方与新闻媒体策略的影响,且此时存在ESS;②新闻媒体进行环保监督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企业和政府组成的系统向优良状态演化,但新闻媒体是否进行环保监督受政府对环境监管程度的影响,取决于报道成本和预期收益的大小;③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增大单位环境税额和处罚力度能促使企业合法减排,而对其不严格监管可能使环境质量恶化。因此,为促进环境质量改善,需不断推动环保理念传播,设法降低企业减排成本和政府监管成本,扩大新闻媒体监督职责范围,提高其监督的主动性,并对政府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维度考核。  相似文献   

4.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基于创新知识投入这一视角,选择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扶贫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合作扶贫演化博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集中探讨了3种情形下政府合作扶贫行为路径演化轨迹,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影响博弈系统合作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合作双方的策略选择不但与合作双方构建的博弈支付矩阵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支付矩阵的初始参数设置有关;收益系数、成本系数、风险系数是影响合作双方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增大收益系数、减小成本系数和风险系数都有利于合作双方共同展开合作活动,达成合作共识。  相似文献   

5.
完善碳交易市场,优化碳交易机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为解决我国传统中心化碳交易市场中存在的交易低效、监管困难、行政干预过度等机制性问题,本文在剖析碳交易流程功能需求和区块链技术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动化、可信任的创新碳交易体系构建方案。首先从整体层面出发,依据实际业务场景设计了基于 Fabric联盟链的碳交易区块链总体架构,然后对交易体系进行细分,从碳交易二级市场框架、碳交易方法、碳交易监管、碳交易激励与惩罚四个维度探讨了身份认证、智能合约、数据溯源、信用代币等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引入推动了碳资源向数字凭证转化,实现了碳交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了交易效率;链式数据结构和分布式共识机制扼杀了“舞弊”和“寻租”空间,为实时动态监管和协同监管创造了条件;碳交易信用代币的发行与应用提供了更为缓和的治理方式,避免了行政强制手段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优化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碳交易的效率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6.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理论可为跨区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跨区域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中央与地方权责划分不明,跨区域环境监管缺乏权威性,环境监管垂管制度改革不彻底等问题。现有机制无法有效支撑地方政府开展跨区域环境监管和深层次的环境协同高效治理。为进一步突破现有的制约障碍,提高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效率,应当进一步加快中央层面的跨区域统一立法和地方层面的跨区域协同立法,以法律保障跨区域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将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权责在法律中进行明确和细化,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跨区域环境治理机构,地方层面成立跨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机构,理顺跨区域环境治理中的纵向和横向关系,进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8,(12):35-35
12月6习,“全民环境教育·节能减排”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环保部和各级环保系统、地方环保宣教中心、环保企业、北京各高校环保社团代表近百人出席。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主办,《环境教育》杂志社承办。会议认为,要将节能减排理念由政府宏观决策逐步分解深入浅出的传输到企业和百姓身边,以污染减排为重点,面向社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节能减排工作,以此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水平,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关心、支持节能减排、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积极氛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中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利益诉求的分析,构建了地方政府与煤炭企业、社会资本方与煤炭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其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方的相关投入和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支出、对生产保证金的收取额度和企业实施安全清洁生产所得的收益对其个体利益和矿区整体利益至关重要。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煤炭矿区整体利益相协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与政府监管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企业与消费者、投资者、政府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真实的企业环境信息是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必要前提,所以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愿意公开真实的环境信息,但同时也会使不具有良好环境行为的企业有动机公开虚假的环境信息以谋取额外收益,进而导致企业环境信息的信号传递失效。针对此问题,本文考虑了相关主体的有限理性特征,构建了企业是否真实公开环境信息与政府监管行为交互的演化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实验模拟了不同初始状态和参数设置下的系统演化过程,得出了一定的结论。研究表明:初始状态时的政府监管概率、政府的监管成本、对企业公开虚假环境信息的惩罚、政府选择监管策略的收益、企业真实公开环境信息的收益和企业的伪装效果系数对系统的演化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政策手段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控可以引导系统向良好模式演化,使企业公开真实的环境信息,达到环境信息的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供应链环境协同治理问题,本文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分析了供应链环境协同治理中内部主体之间以及内外部主体间的协同作用机理,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供应链环境协同治理模型。为探究协同治理机制在该模型中的实际成效,本文运用多主体仿真技术,对二级供应链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协同治理在企业运营发展以及供应链整体环境绩效方面的提升作用,并针对协同模型中制造商零售商间减排成本分担系数进行调整,检验上下游企业间减排成本分担系数变化对供应链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虽然供应链整体利润随着制造商承担的减排成本增加而增加,但供应链单位产值排放量却随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协同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重环境规制、创新开放度与制造企业创新投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有效的环境保护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双重环境规制、开放广度、开放深度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政府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有利于企业响应政府规制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公众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倾向采用公关方式应对公众规制需求;开放广度越大,政府与公众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越强;开放深度不会改变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本研究为企业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开发节能减排技术,响应对政府和公众双重环境规制的要求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从全球范围看由于油气行业具有甲烷排放贡献大、“负成本”或相对低成本的甲烷减排技术潜力等特征,将成为甲烷减排领域的引领行业。我国的甲烷减排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通过全面梳理国内外油气行业甲烷减排政策进展,在分析绿色转型投融资政策趋势基础上,针对存量油气项目制定符合我国绿色转型投融资政策的甲烷减排项目分类目录;针对新增油气项目从甲烷排放管理、减排技术、监测与检测、信息披露4个层面提出我国甲烷减排投融资框架需求,以期从投融资视角加速推动我国油气行业实施甲烷减排。  相似文献   

13.
甲烷是强势的短寿命温室气体。甲烷深度减排是实现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的必要手段,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相比其他排放源,油气行业的甲烷减排最经济高效。但是仅靠部分企业的自愿减排行动将无法实现全球气候目标。明确减排责任、建立和健全甲烷法规标准体系是实现减排的重要 保障和依据。文章以美国为例,概述了联邦《清洁空气法》框架下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排放源控排技术绩效标准 和大气排污许可证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联邦油气排放源甲烷等大气污染物控排技术绩效标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最新绩效标准提案的重点措施,并对中国未来油气甲烷法规的制定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垃圾分类回收监管机制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高校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方法,通过建立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主体进行垃圾分类策略选择的不同因素。将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较强约束的"声誉资本"引入模型中,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演化均衡策略。结果显示:①大学生是否采取垃圾分类行为主要与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支付的成本C_1、大学生因不参与垃圾分类造成的声誉损失h、学校的惩罚P以及参与垃圾分类得到的奖励R等因素有关。②大学生因不参与垃圾分类造成的声誉损失h对学生分类行为的影响显著。③学校是否采取监管策略主要与监管成本C有关。研究结果对于高校和政府制定环境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1950—2021年间全球钢铁产量及化石燃料碳排放量变化情况,阐述了钢铁行业减排对实现增温控制在1.5℃的目标的重要意义。以辽宁省钢铁企业为对象,选择企业产值、碳排放总量、粗钢产量、碳排放强度、煤炭占总能源比重等13个指标作为变量,设定减排责任、减排能力和减排潜力3个集合,对辽宁省18家钢铁企业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的能源效率和碳排放强度各不相同,为了确保行业发展与减排目标协同推进,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政策和净零排放路线图。对于减排责任与减排能力较大的企业,政府部门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引导其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方面;对于规模较小且减排能力有限的企业,应更多考虑企业和产品转型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污染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被列入国家和各省“十二五”规划。目前各地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治理环境污染、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压力非常大,减排治污形势依然严峻。本文重点针对污染减排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研究除运用行政措施外,在做好环境监管工作的同时,必须还要运用好信息化手段和技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以质量、效能、安全为基础,实现网络互连、资源共享、业务协同。通过搭建综合监管平台,将涉及环境保护系统多方面的业务和数据,在构建安全、高效的全业务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和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对污染减排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应用,为污染减排管理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建设,提供可信、一致的基础数据,为环境监管提供了可靠的决策支撑,为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污水再生利用是减少水体污染、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公众的偏见和排斥严重制约再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本文整合技术接受拓展模型和技术准备度理论,构建公众参与再生水回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进行两阶段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公众参与再生水回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便利条件和主观规范分别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起显著提升作用;技术准备度的消极因素极大地阻碍了公众再生水回用意愿的提升。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提升宣传的有效性,完善城市再生水配套设施及相关激励政策,联合社区、学校、企业等平台协同推进再生水处理技术推广工作等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政策,引导公众使用再生水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8,(10):25-25
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和齐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安徽省环保局日前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和十佳环境友好型企业”评选活动,表彰开展生态省建设五年来在生态建设、污染减排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以促进安徽省“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亓颖  闫夏秋 《四川环境》2024,(1):135-139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暖的市场化工具,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然而,当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规制中存在立法效力等级低、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法律规范激励性不强等问题。以国内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现状和需求为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指出激励性法律规制是解决上述问题,激发碳市场活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激励性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通过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的协同监管模式、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激励性配套措施、实行差异化风险补偿机制等,激发市场主体和监管主体参与碳市场的积极性,实现企业减排行为与政府低碳目标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治理体系,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亟待改善,需要加强企业生产规制,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促使"三废"达标排放。本研究抓住政府和企业两大主体,建立以政府为上层、企业为下层的双层优化环境治理模型,确定上层-下层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研究地方政府环境奖罚政策与企业利润及环境行为的关联性,提出模型"乐观最优解"与"悲观最优解"及地方政府奖惩机制最优解。该模型可反映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为寻求合理的污染奖惩方式和税费比例,促使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积极治理"三废"污染,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长期粗放式生产排污严重、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有待加强、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和黄河流域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宁蒙沿黄地带及类似地区环境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