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国际机场昆虫、土壤动物种类及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昆虫种类、生物量和多样综合调查结果看,在机场生态系统中昆虫种群的综合指标偏低,发生高峰期在秋季;从土壤动物种群的种类、生物量和多样性综合调查结果看,机场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的综合指标不高,生物量的高峰期也在秋季。  相似文献   

2.
千岛湖蓝藻生物量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千岛湖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对蓝藻生物量与环境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找出与蓝藻生物量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预测千岛湖藻类生物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水温,水深和总磷为蓝藻生物量的显著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3.
略论粪大肠菌群及其多管发酵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的细菌学测定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卫生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粪大肠菌群是水质特别是饮用水重要检测指标,其多管发酵检测法是国家及行业标准方法,在实践中对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环节要加以重视,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太湖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周期性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2年定点观测了太湖梅梁湾水体5个层位上的悬浮质和叶绿素含量,同时比较了太湖近6年的叶绿素和悬浮质检测结果.将叶绿素及其与悬浮质的比值的平均数作为对生物量的衡量指标.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现相同的多峰型变化,2个峰之间平均间隔约为50d.在太湖水华优势种微囊藻(Microcystis spp.)室内分解试验的基础上,检测到的生物量波动周期与微囊藻细胞分解和生长过程所需的时间之和(43~50d)是一致的.讨论了生物量波动周期与多种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检测室内空气中VOCs时不确定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为例,探讨了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程序和方法,并从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与分析中寻求提高检测过程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关键所在,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污灌对蚯蚓种群的影响。沿水系的不同污染河段,选9个取样点,在灌区农田中进行蚯蚓采样调查,结果如下;1.污灌影响蚯蚓的种群分布,并主要反映在土壤上层。2.污灌对蚯蚓种群的影响是因土壤污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清洁河段灌区中蚯蚓密度和生物量最低;重污染河段灌区中蚯蚓密度和生物量最高。3.蚯蚓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可以作为土壤质量生物学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环境检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探讨影响水中化学需氧量检测精确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检测精确度的对策。本文还探索了新型的COD测定方法,以期提高检测精确度。新型方法包括电化学法、光谱法和生物传感器等,这些方法在COD测定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验证其适用性和稳定性。影响水中COD测定方法的因素涉及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选择和操作技术等方面。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提高COD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并为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土壤质量生物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土壤矿化氮是3个重要的表征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本文通过实验室培养研究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氯磺隆、甲磺隆、苄嘧磺隆)对上述生物学指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量为1mg/kg的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均明显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和氮的矿化量,尤其是施用后最初10d降低幅度比较显著.此后随着时间的增加,除草剂的抑制效应逐步减小.氯磺隆对这些土壤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明显大于甲磺隆和苄嘧磺隆.  相似文献   

9.
匡星  白明洲  杨成永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3):99-101,114
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项目的建设,其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周边地区生物量发生很大变化。本文针对交通建设活动对生物量的影响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交通建设项目前后生物量变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并采用京沪铁路电气化北京-济南段实际工程建设进行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16和2017年对广东流沙湾海草床进行现场调查,获得了海水、海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大型底栖海藻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流沙湾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平均生物量为3.74 g/m2,总面积为26.9 hm2,呈斑块状分布。利用水质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将调查区域划分为渔排和捕鱼网影响区(Ⅰ区)、贝类养殖区(Ⅱ区)和非养殖区(Ⅲ区)3种生境类型,主成分综合得分表明Ⅰ区污染最严重。比较Ⅰ区和Ⅱ区两种不同养殖方式下的生境类型,Ⅰ区的海草生物量、底栖动物生物量、浮游植物丰度、溶解氧、活性磷酸盐和盐度低于Ⅱ区,大型底栖海藻生物量、氨氮、无机氮、N/P比值和COD高于Ⅱ区。流沙湾海草床的分布面积和生物量较2002年出现了严重退化,网箱渔排和捕鱼网的生产方式、小个体贝类的大量繁殖以及低盐度的近岸河流输入降低了海草生物量。海草生物量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体现了贝类养殖对海草的生存有积极作用,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有利于海草的生长。本文还从提高公共意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实施常态监测三个方面提出了流沙湾海草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总氮含量是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的重要指标,是水质检测中需要重点分析的内容。一般对于水质总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常选择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空白值偏高以及样品测定值不稳定等问题,同一样品总氮测定值具有较大波动。为提高水质总氮含量测量精确度和准确性,即需要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合适措施进行优化,提高测定结果准确性,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发光细菌法检测水土环境毒性的进展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人们很早懂得,可以应用萤火虫萤光酶检测作为生物量指标的ATP。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早,方法成熟,其测定所依据的反应为: ATP+萤光素+O_2(?)PP+AMP+萤光素(氧化)+光六十年代中期,人们开始考虑如何用发光细菌萤光酶进行各项生物测定,这些测定均原出于以下反应:  相似文献   

13.
铬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代谢熵、土壤酶活性等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以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铬渣堆存区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铬,对土壤的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铬与微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代谢熵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三磷酸腺苷(ATP)表示生态系生物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微生物生物量及其活性测定是海洋与淡水生物专家、水污染专家、废水处理工程师所关注的问题。如海洋、淡水、湖沼、阴沟等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氧化塘、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菌系及其功能的研究,卫生部门及生物监测站对食品等的检测,普遍以测生态系生物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年来采用以ATP作为生态系生物量的参数较多。本文试图详述ATP表示生态系生物量的方法,介绍ATP分析法及其进展。一、ATP作为生态系生物量参数之优点表示生态系生物量的参数不少,有传统的显微计数、干重、混浊度、有机碳、氮以及后来采用的总细胞体积、DNA含量和表示细胞代谢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对葫芦岛市沿海潮间带常见无脊椎生物的种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两项指标对近岸海域环境进行了评价。研究了环境污染对沿海潮间带常见无脊椎生物生存状况的影响,并根据当地情况提出了保护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RUE的不同草地类生态评价研究——以河西走廊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降水利用效率(RUE)作为评价指标,对河西走廊代表性草地类--温性荒漠、高寒草甸、温性草原进行生态评价研究。通过植被指数提取、降水Co-Kriging插值、图层叠加,得到河西走廊区域2006-2010年的RUE(NDVI)、RUE(PVI)、RUE(TSAVI)数据,并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草地类的RUE作为该区域生态评价的指标。结果表明:1)温性荒漠区RUE(P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正相关性最高(R2=0.879),高寒草甸区RUE(ND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的正相关性最高(R2=0.876),温性草原区RUE(TSAVI)与草地生物量风干重的正相关性最高(R2=0.895)。2)温性荒漠区、温性草原区生态均处于退化过程,高寒草甸区处于恢复过程。研究认为选择合适的RUE值可作为不同草地类生态评价指标,并具有理论的可行性和实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研究中山市高平镇洪奇沥潮间带的底栖动物的种类、生物量、优势度等各种生态指标得出该河道水体污染达到较轻的富营养化水平。并从底质、水体有机物等方面分析了污染原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红三叶牧草作为一个优良牧草品种,在川东高海拔山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红三叶、红三叶─鸭茅和红三叶─黑麦草三个人工群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生物量观测,比较了三个群落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特点,分析了各群落生物量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情况,垂直空间上的配置,以及各器官在垂直空间上的配置和各个群落的茎、叶、花、立枯在垂直空间上所构成的分布带谱,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总生物量最高,为46.47kg/ha,其中地上部分为24.57kg/ha,而红三叶─鸭茅群落的地下部分最为发达,地下生物量达24.74kg/ha。根据群落生产结构,发现以红三叶为主的人工群落,其生产结构为不规则塔型分布,在离地面20─40cm处,生物量有一个高峰,并且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在垂直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其生产结构较为合理。通过各器官垂直空间分布分析,发现茎主要分布在40cm以下,叶量最大是在40cm左右,生殖器官最大量在50cm附近,并且根据群落的茎:叶:花(穗):立枯垂直分布带谱可以发现,各个器官在不同层次中所处的地位,而且根据此带谱可以掌握草地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相似文献   

19.
柽柳是滨海湿地植被中的典型物种,多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上带,在保护海岸、改良滩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凸显了柽柳在滨海湿地保护中的核心作用,应用遥感技术估算大范围柽柳的生物量对柽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昌邑柽柳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应用国产GF-1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生物量实测数据,构建了柽柳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选取了最优模型并开展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5个植被指数中,比值植被指数RVI与柽柳地上生物量(AGB)相关性最高,为0.686;(2)RVI对应的三次多项式生物量估算模型决定系数最高,为0.81,且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分别为4.7%和0.05 kg/m2;(3)应用2014年9月4日获取的昌邑柽柳国家海洋特别保护区GF-1卫星遥感影像,利用RVI三次多项式估算模型进行生物量遥感估算,得到研究区柽柳林地上平均生物量为0.75 kg/m2,总生物量为15020 t。  相似文献   

20.
红三叶牧草作为一个优良牧草品种,在川东高海拔山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红三叶、红三叶─鸭茅和红三叶─黑麦草三个人工群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生物量观测,比较了三个群落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特点,分析了各群落生物量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情况,垂直空间上的配置,以及各器官在垂直空间上的配置和各个群落的茎、叶、花、立枯在垂直空间上所构成的分布带谱,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总生物量最高,为46.47kg/ha,其中地上部分为24.57kg/ha,而红三叶─鸭茅群落的地下部分最为发达,地下生物量达24.74kg/ha。根据群落生产结构,发现以红三叶为主的人工群落,其生产结构为不规则塔型分布,在离地面20─40cm处,生物量有一个高峰,并且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在垂直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其生产结构较为合理。通过各器官垂直空间分布分析,发现茎主要分布在40cm以下,叶量最大是在40cm左右,生殖器官最大量在50cm附近,并且根据群落的茎:叶:花(穗):立枯垂直分布带谱可以发现,各个器官在不同层次中所处的地位,而且根据此带谱可以掌握草地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