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源中央空调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元  张天柱 《环境工程》2002,20(6):76-78
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加工、运行使用和废弃后处理处置 4个阶段 ,对水源中央空调按污染排放和资源能源消耗2种类型进行输入、输出清单参数以及相应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的统计计算与分析。以水资源和燃煤发电为基础的水源空调运行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明显突出。水源中央空调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可为该产品环境绩效的改进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
吴小珍 《环境工程》2010,28(2):109-113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是对产品车间生产过程绿色性进行评估的系统,通过分析产品在生产过程各阶段以及整体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来评定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绿色制造要求,以及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它是绿色生产过程得以实现的关键之一。研究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生态指数Eco-indicators99方法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探讨生产过程环境影响评估的理论及方法,最后通过在车间中电弧焊接过程为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低品质包装废物为典型固体废物开展水泥窑共处置试烧试验. 以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为研究手段,对水泥窑共处置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且与常规水泥熟料生产过程进行比较. 通过试验和资料调研,获得所有生命周期阶段的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以及环境外排数据,利用SimaPro7.1软件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的环境影响潜值. 结果表明:①在水泥熟料生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生产阶段,共处置低品质包装废物可以使环境影响潜值降低10.65%(从263 Pt降至235 Pt),主要表现在无机物对人体的损害和酸化/富营养化方面. ②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共处置低品质包装废物使环境影响潜值降低了8.68%(从334 Pt降至305 Pt),主要表现在无机物对人体的损害和酸化/富营养化方面的降低,二者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降低了11.00%和15.70%.   相似文献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识别与层次划分是规划环境影响分析评价的基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原则上可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但需按照规划所处的层位和规划决策需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层次划分。文章以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说明在运用传统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规划方案的决策因子,筛选线网规划阶段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环境影响层次划分的过程。实例研究表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将规划的决策因子(例如规模、布局、结构等)与所识别的主要环境议题联系起来,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划分(界定)的方法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电子信息产品的大量生产与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着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原材料获取、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阶段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并得出电子产品在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最为重要。生产商不但要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更应该注重生产低能耗产品。  相似文献   

6.
基于LCA方法的水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水泥行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其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因此,本文选择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作为清洁生产审核工具,对大连某水泥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本文在调研水泥工艺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开采、运输、生料制备、煤粉制备、熟料煅烧及水泥粉磨阶段进行清单分析与建模.采用了生命周期评价软件Gabi4进行清单计算与分析,评价模型为CML2001Dec07特征化模型.在整个水泥生产过程中考虑了全球变暖,人体毒性,环境酸化等环境影响类型,得出整个生命周期中石灰石和煤炭的资源能源耗竭潜值和资源消耗量最大,而环境排放影响中熟料煅烧阶段对各个类型的环境影响远远高于其他几个阶段,同时熟料煅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影响最严重.最终根据评价分析结果确定清洁生产审核重点并提出了清洁生产方案,并且在清洁生产方案中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余热发电方案,进行余热发电清洁生产方案前后环境影响比较和清洁生产方案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星宇  张芸  戚昱  蒋慧  张琳  曲殿利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12):4112-4119
以废白土、废催化剂和污染土壤等工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建立生产过程输入、输出清单,从全球变暖潜值、资源消耗潜值、人体毒性潜值等方面,基于Gabi5.0软件进行建模与计算,对水泥窑常规生产工艺与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工艺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功能单位(1 t)水泥的生产过程中,常规生产工艺和协同处置工艺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为5.78×10~(-11)和5.61×10~(-11),协同处置工艺使得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降低了2.94%;水泥生产过程最主要的环境影响是全球变暖和人体毒性,其中,协同处置工艺下这两种环境影响分别降低了0.80%和1.80%,资源消耗相比常规生产降低了11.1%;从全生命周期看,水泥生产中熟料煅烧阶段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协同处置工艺下熟料煅烧阶段的环境影响相比常规生产降低了8.0%.协同处置工艺相比常规生产工艺有更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解超  王思思  吕彬 《环境工程》2022,40(9):118-125
透水铺装因其雨水入渗和净化等功能成为未来城市道路铺装的重点发展方向,其生命周期资源环境影响的影响机制与因素需开展系统全面分析。基于北京市的降雨特征和路面工程实际,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综合分析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并结合雨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模拟透水铺装在使用阶段的环境效益,对比了不同维护方式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环境影响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生产阶段的水泥投入,是造成其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但其在使用阶段因透水和净水作用产生的环境效益可以抵消部分其他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从环境角度而言,日常清扫+高压冲洗是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佳的维护方式。但是由于使用年限可影响不同维护方式的环境表现,建议综合考虑使用年限选择适合的维护方式,以降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资源环境影响。因此,LCA与SWMM的耦合应用可以更准确地量化透水铺装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其他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设施甚至整个海绵城市资源环境影响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9.
孙锌  张鹏  赵明楠 《环境科学学报》2016,36(8):3059-3065
本研究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依据ISO 14040和ISO 14044等国际标准,通过中国某汽车生产企业的实地调研,核算了汽油发动机的累积能源需求(CED)、全球增温潜势(GWP 100 a)、酸化潜势(AP)、光化学氧化剂形成潜势(POCP)和富营养化潜势(EP)这5个方面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各类型的环境影响指标中,均是使用阶段的贡献最大,占贡献总量的48%~94%;其次是原材料的获取阶段,原材料的获取阶段对于AP与EP的贡献大于44%,而对于其他类别的环境影响的贡献在9%~27%之间;生产阶段对各种环境影响的贡献小于8%.本研究辨识了汽油发动机全生命周期重大环境影响过程和关键贡献因素,为绿色发动机的设计研发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啤酒酿造阶段基础上,将原料种植及麦芽制备引入研究范围,利用Gabi5.0软件对啤酒进行从摇篮到大门的生命周期评价.各阶段考虑温室效应、酸化、富营养化、非生物资源消耗、人体潜在毒性、光化学毒性6种环境影响类型.结果表明,温室效应是啤酒生产对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占总环境影响潜值43.75%,环境影响由强至弱分别为温室效应、富营养化、酸化、人体潜在毒性、光化学毒性和非生物资源消耗.灌装阶段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占总环境影响潜值39.77%,种植阶段次之.其中灌装阶段的温室效应、非生物资源消耗、人体潜在毒性和光化学毒性影响潜值为啤酒生产各阶段最高值,种植阶段的富营养化、酸化影响潜值在各阶段最高.对灌装阶段采用传输管道改进,空压机热能回收、蒸汽二次利用等清洁生产方案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方案实施后蒸气和电能消耗分别减少247.66 MJ和4.46 k Wh,温室效应影响潜值减少19.18%,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战略环境评价具有可持续性、长效性、区域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的本质和特点,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困难.本文阐述了回顾性评价在战略环境评价中的优点与作用,包括时环境影响的识别、研究环境的变化趋势、评价已产生的累积影响、为资源价值评估和损益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撑,为战略环境预测评价提供可靠的定量和累积影响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体验模式的景观美学评价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景观美学评价的主观特性,虽经五十多年的探索,各国学者仍未能就景观美学评价的理论达成共识。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更由于其凸显的主观元素而被多数研究者排除在科学评价体系之外。文章综合应用生态学、心理学、美学、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学科的知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究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研究以武汉后官湖地区为个案,采用网格布点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运用基于体验模式的评价技术,完成对研究区的景观美学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美学评分等级的分布与其景观元素类别的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评价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另外,结论分析了该技术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方法上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风险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是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过程,属于战略影响评价范畴,需要解决区域内项目布局、规模等问题.规划环评中的风险评价应同规划环评的目标相对应,即从源头上对规划中涉及的风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或减缓风险的方案.比较了规划环评风险评价和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后指出,规划环评中风险评价的目标主要在于通过对风险源的识别和分析,为整个区域内项目的布局、规模以及土地利用提供合理指导,并对原规划方案进行反馈.总结了风险评价用于规划环评中的特点及其与建设项目风险评价在步骤上的异同,并以平顶山化工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的内容为例,对风险评价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平顶山的风险源对周围地区有一定影响,应考虑部分地区的搬迁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环境风险评价在当今环境影响评价中逐渐引起重视,通过对年产30万t磷酸及年产60万t磷铵项目中设计的磷石膏渣场进行的风险评价实例,运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事故分析,并预测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及后果,提出减缓措施,为项目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可为类似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并对循环经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循环经济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以实例论述了循环经济评价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相容性、匹配性、安全性、效果四个方面对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循环经济评价内容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6.
战略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方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闫育梅 《环境保护》2000,(11):23-25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是环境影响评价(EIA)的新领域,即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次(法规、政策、计划和规划)上的应用,目的在于避免或尽量降低决策失误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本文从战略环境的概念、产生、与项目环评的异同比较、评价系统及工作程序、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系统工程理论,初步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的概念方法和理论体系,据此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更高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它不仅是对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工作的拓展、完善和提高 ,而且也是能够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可操作的方法之一。在回顾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和分析其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从评价范围、内容、对象、方法、结论、性质及指导思想几个方面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Muhlbauer风险分析法在管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管道统计数据和专家意见相结合,以靖边-银川天然气输送管道工程为实例,进行管道安全模拟计算,定量分析输油、气管道的相对风险数,寻求提高管道运行安全性的途径.结果表明:该管道的两段管道,即靖边-盐池清、盐池清-银川的相对风险数分别为67.1和68.3,存在一定的风险,相对风险数中可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3%和62%;可通过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可变因素的指数分值从而提高管道的相对风险数,使管道安全性在原基础上提高19%左右.   相似文献   

20.
景观生态评价法在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景观生态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即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建立栖息地预测模型来评估规划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提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基本程序。以南京沿江化工开发规划为例,以鲤鱼作为指示生物,苯酚作为栖息地限制因子,评估了南京沿江化工开发3种规划方案对水生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区域优化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