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王振耀 《绿叶》2010,(Z1):182-185
201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4000美元,经济水平进入中等发达。但今天的中国福利水平还不及100年前的英国。填补福利空白的经济条件已具备,缓行久拖,潜伏着社会动荡的危险。未来三年,中国应迅速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普惠公正的国家福利体系——就业容量超过1000万人,服务对象惠及所有人群,财政资金超过5000亿,并且很快向10000亿发展。历史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发达国家的福利标准,是这一蓝图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2.
张宇燕 《绿叶》2010,(1):139-142
1999年.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009年.中国人均GDP4000美元。高速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从经济的约束条件来回答.中国的高速增长没有问题.可持续性也很强。按此势头下去,2050年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与美国持平。这时候的中国要用什么样的新原则和世界交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对于人类到底能贡献什么?预测未来.历史是基础。龙是中国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文明结晶状拓展的方式.自发、和谐的融合是其灵魂。  相似文献   

3.
张宇燕 《绿叶》2010,(Z1):139-142
1999年,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2009年,中国人均GDP4000美元。高速经济增长能持续多久?从经济的约束条件来回答,中国的高速增长没有问题,可持续性也很强。按此势头下去,2050年的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量与美国持平。这时候的中国要用什么样的新原则和世界交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对于人类到底能贡献什么?预测未来,历史是基础。龙是中国的图腾,象征着中华文明结晶状拓展的方式,自发、和谐的融合是其灵魂。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定,当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美元时,将产生国内旅游的动机;达到1000美元时,将产生跨国旅游的动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不少已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所以发展国内旅游和跨国旅游的条件已经成熟.   ……  相似文献   

5.
基于EKC的全面小康中国与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依据,比较了我国2020年与主要发达国家同等经济水平阶段在能源消耗、大气环境、水环境等方面的差距。研究发现:主要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拐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均GDP在1.4万~1.5万美元左右。人均GDP在1.1万~1.2万美元阶段时,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发达国家,但大气环境质量差于发达国家;主要水污染排放量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但水环境质量基本可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建议要正确认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EKC曲线关系,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问题解决路线图,提出具有阶段性、差异化、适度超前的环境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淮河水污染的治理,最大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西方发达国家着手改善环境时人均GDP为8000美元,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德国治理莱茵河,美国治理特拉华河,英国治理泰晤士河,全是依靠政府的财政预算内拨款。然而,目前中国的人均GDP不过1000美元,财政预算内用于基础建设的资金本来就十分有限,治淮的资金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地区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近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渐扩大,已成为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选取了人均GDP、地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化水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7项指标,采用ArcGIS的IDW法模拟和分析了陕北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再采用量图分析法将陕北地区25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先进、中等和落后3种类型,从县域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经济水平的空间差异,最后对缩小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和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Mark·T·Brown的自然资本能值法和Costanza的生态系统效益价值法,从经济角度分别计算了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系统的资本价值和效益价值,得出该示范区生态资本可达7899亿美元,其中缓慢可更新生态资本和不可更新资本分别占24 8%和75 2%,是2001年本地区GDP值的1000倍;生态效益价值达192 3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本地区GDP的3 1倍,生态系统对环境贡献率大。通过价值计算进一步论证了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示范作用,为充分合理地发挥生态系统效益促进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化石能源消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计算了1980—2009年中国人均化石能源足迹,并将其与人均GDP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发现在这30年中我国人均化石能源消耗和人均GDP都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在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分析发现,我国人均化石能源足迹和人均GDP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耗具有依赖性,且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刺激化石能源使用的增加。因此,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入手,在降低能耗期间我国会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高化石能源消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计算了1980--2009年中国人均化石能源足迹,并将其与人均GDP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发现在这30年中我国人均化石能源消耗和人均GDP都呈现逐步增长趋势,在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分析发现,我国人均化石能源足迹和人均GDP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耗具有依赖性,且经济发展会进一步刺激化石能源使用的增加。因此,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应从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入手,在降低能耗期间我国会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分别计算河南省2000—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定量研究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选取人均GDP、城市化率、恩格尔系数、第三产业比重、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现代化程度、人均耕地面积等8项经济驱动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定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1.745796hm2增加到2007年的3.019299hm2,而生态承载力由2000年的0.373397hm2下降到2007年的0.361618hm2,导致生态赤字逐年增大,且人均生态足迹高于全国以及相邻省份;社会经济强烈驱动着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其中人均GDP、城市化率、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等与人均生态足迹有较强的相关性,是影响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胡鞍钢 《绿叶》2010,(1):48-54
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种现代化?在上百年的曲折探索中.邓小平的贡献最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三要素综合和三步走战略。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最大设想就是创新和实现绿色现代化.同样也要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不仅要实现全民小康社会.还要使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第二步.到2030年.提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争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到2005年的水平;第三步,到2050年,在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同时.CO2排放量大幅下降.与世界同步,达到1990年水平的一半。当中国真正实现了绿色现代化.那就是中国对人类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更正     
《绿色视野》2011,(9):30
本刊第八期《合肥,一座绿肥红妍的魅力城市》一文中,"合肥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6%,人均达到1500美元……"应为"……人均达到15000美元……"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14.
聊城市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选取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化率等9项指标,采用量图分析法,将聊城市8县(市、区)分为先进、中等和落后3个类型,确定了莘县和冠县2个重点扶贫县,对其空间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绿色视野》2011,(10):27
叶竹,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环保系统中唯一的县级诗人环保局长。他去年从肥西县高刘镇党委书记一职调任肥西县环保局局长时,肥西县经济水平已在全国展露锋芒:2010年GDP实现276.1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330亿元和50亿元,实力为  相似文献   

16.
王小强 《绿叶》2008,(10):5-18
2007年,美国金融业繁荣达到顶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剩11.7%;雷曼公司仅以300亿美元资金支撑6000亿美元资产。转瞬间泡沫破灭。目前美国的救市措施,是要复苏追涨泡沫的非理性繁荣?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美国到全球,危机漏洞一时难以补救。美国抢在中国前面跌入危机,算中国命好。但是中国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旧是白搭。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一篇用科学发展观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的优秀战略论文。为什么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当前显得更加突出、更加迫切?因为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经济增长速度不减,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特征更加明显,城市化速度加快,居民消费升级,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凸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资源消费产出的经济效益更低,单位资源消费产出的污染物排放更高。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潘岳提出:“我们应该把环境因素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之中。综合分析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奇缺的能源、淡水、…  相似文献   

18.
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中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内蒙古101个旗、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各地GDP产值和人均GDP数值,探讨2000-2004年和2005-2009年两个时段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十分显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均衡,这种时空差异与内蒙古各县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发展策略、人力资源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框架核算了我国2000—2014年的主要物质流、资源产出率等指标。结果表明:① 2000—2014年本地采掘物质量、进口量和本地处置后排放均有较快增长。2011—2014年本地采掘中生物质采掘量逐年稳步增长,非金属矿石和化石燃料采掘量处于下降趋势。本地处置后排放中空气排放物贡献了绝大部分比例并逐年增长,水污染排放物逐年下降。② 2000—2014年人均资源的采掘、投入和消耗量均有大幅增长,2014年人均物质消耗量比2000年增长1倍以上。资源产出率和单位GDP本地采掘、投入物质量处于波动式增长趋势,本地采掘每吨物质所贡献的GDP已连续三年超过资源产出率。③ 2014年中国资源产出率约为欧盟28国平均水平的1/4。2010年我国省级资源产出率差异较大,小部分地区已超过欧盟同期水平,但仍有大部分地区的资源产出率较低,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四川旅游业融资“瓶颈”何时打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已具有相当规模的旅游产业。2001年,四川共接待游客5000多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40万人次,创汇超过1亿美元,旅游总收入达153亿人民币。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四川旅游业发展水平同其资源优势相比差距还十分巨大,旅游产业在GDP中的贡献率仅为4%,与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