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及纳米毒理学相关研究的深入,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危害受到极大关注.论文综述了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流行病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分子机制,提出了心血管系统是纳米尺度物质所致毒性效应的主要靶点之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纳米尺度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于2010年6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对我国南方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系统Ⅰ)以及农田排水处理系统(系统Ⅱ)的常规污染物和藻类进行调查,分析比较两个系统对常规污染物以及藻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系统Ⅰ出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磷、总氮和悬浮物等指标均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回用水要求,该系统中共监测出浮游植物6门53属74种,系统Ⅰ丰水期对藻类细胞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87.71%和58.87%,枯水期为95.73%和58.57%;系统Ⅱ出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指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标准,该系统监测出浮游植物6门48属66种,系统Ⅱ丰水期对藻类细胞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62.43%和72.25%,系统Ⅱ丰水期的藻类处理效果优于枯水期.对两个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比较,系统Ⅰ对总氮、藻类细胞密度、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优于系统Ⅱ,系统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系统Ⅰ.两种生态工程组合系统的水质净化效果明显,能为南方类似水源地污水处理和水生生态态系统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图3表2参33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选择了四个农户单元系统,试图通过对单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能量、养分)—人(农民心理)的综合分析,寻求在目前情况下,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对不同系统的能量效益、土壤养分平衡分析及农民心理模糊评判表明,种—养结合系统从理论上及农民心理方面均优于单纯的种植系统。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基础理论、概念演化、分类和实证研究4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价,并对区域创新系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蒽对二种海洋微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多环芳烃(PAHs)-蒽对2种海洋微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蒽浓度的增加,小新月菱形藻和亚心形扁藻的非酶性系统中的类胡萝卜素(CAR)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酶性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当加入抗氧化剂GSH时,蒽对两种海洋微藻的伤害作得以缓解,说明,蒽使海洋微藻的抗氧化系统破坏,损及体内活性氧化作用,对微藻的膜系统产生伤害。图6参12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投加具有反硝化聚磷能力的恶臭假单胞菌(B8)强化序批式反应器(SBR)除污特性和微生物种属,将B8菌液和干粉菌剂分别引入SBR,构成液态型DNPAOs-SBR污水处理系统A和干粉型DNPAOs-SBR污水处理系统B,以不接菌的SBR污水处理系统C为对照,分别考察了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运行的各反应器除污效果.结果表明,各SBR(A、B、C)对COD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第49—77天时A系统、B系统和C系统NO-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62%、68.58%和26.72%;第62—77天时A系统、B系统和C系统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66%、55.45%和46.61%;投菌强化系统在缺氧段对TP降解过程符合一阶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式,在第71天时,A号吸磷动力学系数KP为1.2584,B号吸磷动力学系数KP为2.0379;对SBR内活性污泥菌种16S r DNA测序及Gen Bank BLAST,A系统和B系统中占优势菌种依次是溶血不动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和粪产碱菌,而未投菌C系统占优势菌类依次是溶血不动杆菌、粪产碱菌和产碱假单胞菌,表明投加的B8菌在液态型DNPAOs-SBR污水处理系统和干粉型DNPAOs-SBR污水处理系统内得到生长富集,从而成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系统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系统分析方法是生态工业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分析生态工业系统在实践过程中成效的重要方法论。对生态工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工业系统性质分析、生态工业系统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工业系统网络分析、生态工业系统刚性分析、生态工业系统稳定性初步分析等5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以盐碱土壤为基质的不同湿地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对水中低质量浓度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实验表明,芦苇系统、香蒲系统、车钱草系统和无植物系统均对水中低质量浓度的N具有净化效果。3种植物系统相比,香蒲系统的净化效果较其他二者较佳,芦苇系统与车钱草的净化效果相当;同时实验也表明4种湿地系统对低质量浓度的P不具有净化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P质量浓度反而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结合西部生态环境调查积累的大量环境数据 ,围绕西部生态环境网上服务系统建设的实际应用需要 ,基于Web技术对西部生态环境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整体组织和设计 ,并对其实现技术、功能、过程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该系统可为公众和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态环境信息。  相似文献   

10.
《环境化学》2013,(4):657
沃特世公司对Waters Alliance HPLC系统进行新的设计改进,更新版系统将保持Alliance的主要性能规格和控制算法,以确保分析人员能将现有方法进行无缝复制.除了更新电子器件和用户界面之外,Alliance HPLC系统通过与沃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社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结合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体系构成,得出社会发展警情、警兆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统计数据,采用实证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给出社会发展警情预报的警情警限值,并利用其研究TEDA的社会发展态势,最终给出TEDA警源形成因素及排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应用环境预警系统,对TEDA1998-2001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估与预测,通过评分得到TEDA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和整体环境的预警结果,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表明:TEDA综合环境质量1998年出现较差状态预警,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综合环境质量均未出现警值,这说明天津经济开发区环境状况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指示生物监测及水生态预警是利用水环境中指示物种的数量、群落结构指标和个体生理指标等描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其相比于常规理化监测和预警更直接地反映水体的生态质量。本研究在松花江干流2012—2015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各监测点生态质量管理目标,通过分析物种的种类、出现的频次、物种污染敏感性(耐污值),尝试提出了松花江干流监控断面以底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生态预警模式,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指标的拓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药和化肥对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栖动物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进而监测环境的变化,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两栖类的胚胎发育和变态过程对水的依赖性极强,而且鳃和皮肤有很强的渗透性,当其受到污染胁迫时,在细胞、组织及生理生化水平上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进而会影响其存活和生长发育.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综述和分析了农药、化肥(氮肥)对无尾两栖类蝌蚪的行为表现、生长发育、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等方面的毒性效应,以期为农药、化肥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urban water manag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WES)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first, that it meets basic demands due to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usage; second, that it protects public health from acute and chronic threats; and third, that measures are adopted to ensur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functioning of freshwater resources. Lim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indicators in China ?? including inefficiency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appropriate indicators and parameters that do not take sufficient account of local water characteristics, and a lack of management targets ??leads to a failure of effective water management. To achieve better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a systematic approach, encompassing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establish ideal indicator system and narrow down the scope, screen priority pollutants, identify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e discussion workshop, should be followed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water environment indicator system. A case study in Suzhou is included to demonstrate the detaile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used to asses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poor management practices relating to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as well as design an appropriate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indicator system.  相似文献   

16.
This review report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abatement of major pollutants in air and water by environmental catalysis.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x (SCR) by ammonia and hydrocarbons on metal oxide and zeolite catalysts 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as is the removal of Hg from flue gas by catalysis. The oxid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y photo- and thermal-catalysi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improvement is reviewe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catalytic elimination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is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mechanism for the procedure of abatement of air and water pollutants by catalysis is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Finally, a research orientation on environment cata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air pollutants and wastewater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在镇江金东造纸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了长江镇江段全江段COD排放量控制方案,通过模式进行分段定量计算,分析了工程实施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和实施区域排放量控制所产生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拟用控制方案环境效益显著,其实施将明显改善内江江段和畅洲江段南汊的水环境质量;金东造纸工程选址合理,充分利用了大港江段水环境容量大的优势,其实施所造成的环境损失较小。考虑到污染负荷削减的环境效益,对我国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出了4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简称(PPCPs)是一类具有潜在累积效果的环境污染物,其广泛分布于水体与土壤环境中.在土壤/沉积物中,PPCPs将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其中吸附是PPCPs在土壤/沉积物中极为关键的环境行为,将影响PP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重金属作为一类常见的无机污染物,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微塑料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塑料已成为新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作为强吸附剂,微塑料可以吸附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改变其环境行为和毒性;也可以通过解吸作用促进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因而,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强度和机理是全面评估两者的环境风险和深度研究微塑料毒性机制的必要信息。目前微塑料研究处于快速发展的起始阶段,加之微塑料本身成分、粒径、表面风化情况的复杂性及共存有机污染物的多样性使两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亟需理清微塑料吸附解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机制。因而,本文详细综述了微塑料对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作用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从微塑料性质(成分、粒径和表面风化)、有机污染物性质和水环境介质性质方面探讨了吸附的影响因素和相互作用机制,希望为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及吸附的后续影响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崇明主要城镇生态环境安全预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崇明城桥镇、堡镇和陈家镇生态环境安全现状评价基础上,利用生态环境安全预警理论和方法,运用情景分析法分3种情景对崇明城桥镇、堡镇和陈家镇未来15年生态环境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并根据综合指数模型及不良状态预警模型、恶化趋势预警模型和恶化速度预警模型对主要城镇生态环境安全进行预警评判,结果表明:崇明3个主要城镇未来15年生态环境总体仍将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