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权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60-164
在进一步加强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现场开展质控检查的同时,建立了以市、区县两级约5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为基础,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管理核心的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体系,制定了相应的数据审核制度,开展了每年约300万以上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自今年以来,利用中美合作-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发布系统示范项目(AIRNOW-International)提供的DMS数据自动审核模块,实现了每日约1万个小时浓度监测数据的自动审核,从而大大提高了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和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2.
AURORA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模型系统是欧盟政府推荐技术,是国际先进的空气质量管理和发布系统.该系统通过输入扬州市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和污染源、气象数据,利用E-MAP,RIO,AURORA 3个模块,生成在政务网站发布的可视化的、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和未来24 h预报,为我国未来开展实时环境监测数据的发布及区域环境信息的共享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联系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人员要求、自动监测数据审核的依据、如何区分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工作重点以及数据合理性分析方法。重点论述自动监测数据的审核流程以及具体的技术要求,以期提高数据审核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然而,在环境空气监测过程中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如何提高数据审核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是现阶段环境监测站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就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的日报审核进行分析,以期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万军 《装备环境工程》2022,19(5):157-163
目的 解决大气环境试验站的气象数据报表存在数据缺失、数据超过边界、数据内部不一致、数据时间不一致等问题,采用数据质量审核技术找出缺失、可疑或错误的数据,对科研人员进行警示,使其能够追根溯源,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方法 参照相关规程和标准,建立环境因素数据质量审核算法和审核流程,并使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固化流程和算法,利用多线程算法对数据进行扫描,实现大批量气象数据的并行审核。结果 利用Python语言设计了环境因素质量控制软件,通过该软件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合理、有效,能够快速、准确地标注气象数据报表中存在质量问题的数据。利用软件统计了存在问题数据的数量和正确率。结论 通过加载数据测试,证明了环境因素数据质量审核方法和审核流程合理有效,利用设计的审核软件实现了气象数据报表快速审核,提高了审核效率,减少了科研人员的劳动强度,为进一步填补、修正和利用数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中,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包括人员素质、运行和管理机制、标准传递、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的性能审核等。在实际工作中,监测人员可根据仪器的运行状况,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标准物质的传递比对实验验证等用以检查仪器的零度漂移和标准漂移等情况,以确保上报数据的准备性精密性和可比性。本文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定义及组成出发,分析了环境空气质量的控制措施,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的管理保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空气污染物因子增加,监测数据成倍增长,建立科学高效的审核体系非常重要。以河南省实践为例,探讨了省级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数据审核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国家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结合日常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的一些经验,主要针对无效监测数据判定、异常监测数据审核、质控监测数据审核、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数据审核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发布,一系列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和评价方法相继发布,且短时信息发布和长期质量评价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易造成基层评价人员和公众的困惑和疑问.结合国家几个相关技术规范文件,对空气质量实时发布方法前后变化、每月各城市排名通报以及月度、年度评价公布结果进行重点解读,说清各评价方法之间的不同之处及其带来的评价结果变化,为指导基层空气质量评价工作和公众了解官方空气质量发布内容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依托《环境统计数据审核细则》(送审稿)等相关规定,以十一五环境统计软件数据审核功能为基础,设计环境数据访问接口,划分数据审核功能模块,建设环境统计数据审核软件,为确保环境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信息化手段,减少人工审核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简讯     
环保部:74个城市按新标准监测并发布环境空气质量 在日前召开的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现场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强调,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的74个城市,要如期开展监测并发布数据,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2.
环境空气中铅测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多年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经验,从基础条件、采样、样品前处理与分析过程、数据记录与审核等几个环节对环境空气中铅监测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做好环境空气中铅监测工作的具体办法,以为环境监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共享,基于美国电子政务共享框架(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FEA)方法论和数据中台思想,采用JAVA平台和SOA框架,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科研数据为主,整合全社会大气科学数据资源,面向京津冀、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改善分析的核心业务需求,建设集多源异构数据采集、治理、共享、分析、发布于一体的大气环境科学数据采集与共享平台;建立完善的线上数据治理流程,采用多种算法实现大气业务数据集的实时质控;采用分级、分权限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共享接口动态编辑技术,建立一站式数据枢纽.结果表明:①建立大气科学数据规范分类体系,提供从原始数据、二次数据产品、大气攻关信息发布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共享服务.②建立海量多源异构综合数据集,包括空气质量、组分、污染源、气象、健康等11类,数据总量4.3 TB,包括7.5亿条数据和66万个文件.③开发交互式GIS服务和线上评估分析工具,实现环境空气质量评估、气象影响分析、组分变化、污染源统计四类主题数据服务.④向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各课题组、七省(市)提供多种形式共享,开放104个数据接口,实现21亿条数据、2万份文件、15个专题共享,有力地支撑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各项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种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的数据异常值标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基站系统自动识别、基站人工审核和实时数据平台的专家识别、平台人工审核这四个数据来源对环境监测网络的数据标识体系进行统一定义,得到来源类型标识、模式标识、模式跟踪数据标识、演绎标识和删除标识的数据结构;根据来源类型标识、模式标识、模式跟踪数据标识、演绎标识和删除标识的数据结构,对基站层和平台层的异常值进行识别,并采用改进的数据标识同步算法实现基站层异常值和平台层异常值的同步。本方法增设了模式跟踪数据和标识演绎标识,并提出了实时数据平台的异常值识别算法,溯源效率高、精确度高、全面、可靠、科学和准确,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环境统计在综合反映全国环境状况、服务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由于环境统计涉及的范围较广,数据量太多,现在所使用的"十一五"软件还存在部分瑕疵,数据审核模块还缺少数据之间的完整性、相关性的校验功能。针对环境统计软件数据审核功能的不足,利用Excel VBA(Visual Basicfor Applications)编写程序,完善了数据审核模块的功能,实现了对环境统计数据的快速筛选、审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数据审核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作为一种成本低、机动性和灵活性高、使用场景丰富的测量工具,近年来在大气环境监测和污染溯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方式对国内外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研究主要有数据质量评估及数据校准,本研究总结了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数据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校准方法. 根据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搭载平台的移动路径可将其应用分为固定路线移动监测、随机路线移动监测以及可操控移动监测三大类,总结其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个人健康暴露研究、排放源清单动态识别等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与固定式传感器相比,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除受环境影响较大外,还受搭载平台的运行速度及振荡幅度影响,且校准困难;②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不足限制了其监测能力,因此应用场景有一定局限性;③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能产生大量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但目前利用率较低且与其他数据的融合度较差. 因此,应通过硬件或算法升级,以提高移动式空气质量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适应更复杂的走航环境,保证数据质量,并与多种数据进行融合,丰富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7.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审核环境监测数据应从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进行审核,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浅谈环境监测数据审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环境监测过程中各环节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水平高低,代表着监测站技术水平的高低。文章联系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环境监测数据审核人员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依据、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重点以及数据合理性分析方法,重点论述环境监测数据审核工作重点,以期提高数据审核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3年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了"蔚蓝地图",这是一款手机APP,该"地图"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收集到的官方发布的环境质量数据和污染源实时监控的数据汇集起来,并在软件中呈现。这款APP收获了广泛好评,但该中心的马军却在多个场合反复讲述信息收集的不易、各个省市情况不一,尤其是污染源的信息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20.
正中科云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云天")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重点孵化的环保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构建网格化大气监测传感网络及环境空气质量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提供专业的网格化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服务。目前推出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平台GridAIR和小型化网格化大气监测微站(简称"网格化微站")已成为地方区域空气质量预警预测,污染物排放全天候监管,污染成因分析的有效支撑。通过"物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