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液液小体积萃取GC-MS测定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分析方法。对液液小体积萃取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分析参数如线性相关性、相对标准偏差、最低检出限及加标回收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液液小体积萃取GC-MS方法,当取样体积为200 mL,萃取试剂用量为2 mL时,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3~0.09μg/L;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回收率范围在68%~115%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3.3%~8.2%之间。对实际地表水水样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一种活性炭三维电极耦合臭氧(3D/O3)的反应体系,研究了其对胜利油田压裂返排液COD的去除效果,探究了3D/O3体系的反应机制,考察了电流、臭氧浓度等过程参数对COD去除性能的影响.压裂返排液经3小时3D/O3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到78%,且在多个多周期运行后保持在60%以上.与之相比,单独三维电极和臭氧氧化仅能去除37%和17%的COD.研究结果表明,3D/O3体系可有效耦合活性炭吸附、电化学氧化、催化臭氧等多种反应机制,高效产生·OH氧化降解压裂返排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原位再生活性炭,有望为油田压裂返排液提供一种有效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用体视显微镜和电化学极化技术考察了微液滴现象的形成特征及其在大气腐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金属性质、主液滴性质、气相环境相对湿度和液/固界面性质对微液滴形成有重要影响.微液滴的出现能够增强金属表面润湿能力,促进金属表面液膜的扩展,从而诱发和加速大气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4.
河口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和丰富的泥沙含量,使得河口水体中固-液界面过程成为控制河口有机物迁移转化的关键环节.本文总结了有机物固-液界面吸附机理以及河口区有机物在悬浮物-水界面、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并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有机物在自然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借助吸附作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研究有机物在固液界面的吸附对了解和控制水中有机物迁移和转化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Polanyi位势理论、Gibbs热力学方法、Langmiur等温式、Frendulich等温式、非平衡吸附动力学模型、分形理论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在吸附中的研究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海水中三氯苯(TCBs)的方法。考察了萃取剂和分散剂的种类、体积、超声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对模拟海水加标样品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实验条件为:以丙酮为分散剂、氯苯为萃取剂,超声萃取时间为10 min,萃取温度为25℃。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7.8%~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2.8%~6.6%。1,3,5-,1,2,4-和1,2,3-TCB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5 g/L,0.5 g/L和2.0 g/L。该方法与顶空、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法相比具有检出限低、富集因子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干扰小等优点。采用本方法对5个实际海水样品中的TCBs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其中两种样品含有2~3种待测物,浓度范围为1.9~6.7 g/L。  相似文献   

7.
杨敏  豆小敏  张昱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581-1585
固液界面吸附是环境水化学及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目前固液界面吸附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对吸附剂表面性质、吸附络合物形态、表面反应描述中使用的一些重要实验技术、理论计算方法和模型模拟手段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展望了固液界面吸附研究的发展趋势.表面表征技术、理论计算及表面络合模型的发展、应用和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人们对各种固液界面体系吸附机制的深入理解,对于阐明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开发新型吸附剂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染色残液的高效处理及废水回用,鉴于染色残液良好的导电性,选用电化学处理技术,以模拟活性红X-3B染色残液为研究对象,在钌铱形稳电极为阳极和合适的电解条件下,比较石墨板、石墨毡、炭毡、ACF(活性炭纤维毡)、碳纤维电极〔CFF(碳纤维布)、CFB(碳纤维刷)〕等碳素阴极材料的电化学处理效能.结果表明:碳素阴极材料可实现染色残液的完全脱色,活性红X-3B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其中CFF为阴极时CODCr去除率达到86.37%,一级动力学反应常数为0.010 3 min-1,是石墨毡(0.007 3 min-1)的1.4倍.相比于石墨板电极,CFB显示出优异的二电子氧还原和产H2O2能力,单位面积产H2O2的浓度为10.40 μmol/L,是石墨板(1.08 μmol/L)的9.7倍,产生的H2O2导致活性红X-3B的降解,30 min内实现完全脱色.循环伏安曲线表明,碳纤维电极(包括CFF和CFB)的析氧电位明显高于其他电极,可有效抑制析氧副反应,提高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电催化效率,有利于降低能耗.研究显示,碳纤维可作为阴极材料应用于电化学处理染色残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简便、快速、有效的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萃取水样中痕量阿特拉津的新方法。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水固液微界面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与污染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3个反应体系,包括铁锰复合氧化物氧化吸附除砷体系、铁氧化物包覆零价铁光芬顿催化和负载型多价态锰氧化物臭氧催化体系,通过固液微界面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对水中砷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重点介绍了不同氧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转移转化的作用机制,说明了水体中固液微界面氧化还原反应,对污染物的转移转化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反复多次试验,证明了用硫酸亚铁废酸液还原处理铬废液的可行性,此法以废治废,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学校化学教学实验废液量及废液管理状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实验内容的废液量统计方法,对北京大学、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3所有代表性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3所普通高中的废液量进行了统计。得到的数据对于学校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网页浏览、文献检索、实地考察、电话访谈等方式对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废液管理状况进行了考查,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废液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炼油厂生产液氨,作为综合利用产品给社会带来益处,但液氨质量不好无法出厂,放火矩烧不仅浪费资源,同时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炼油厂液氨出路,首先通过技术攻关解决液氨质量问题,并试用气氨作为燃料获得成功,达到既可生产液氨,又可作为锅炉燃料,彻底解决了炼油厂液氨出路。  相似文献   

14.
液膜分离技术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茂霞 《环境科技》1999,12(4):35-37
对液膜分离技术的作用、特点及其类型、组成与应用展开讨论,证明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处理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膜法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后出水中NH_3-N为1mg/L以下,SS、pH、COD均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对液膜组成及用量,膜增强剂选用,外相废水pH选择等工艺条件及其组合效果进行民试验,结果确定以20%硫酸为内相,6%Span-80 11%液体石蜡 煤油为液膜组成、pH9.0~9.5废水为外相的处理体系,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长春市绕城高速公路段,发生一起载有30T液氨的槽罐车侧翻,致使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长春市应急指挥中心和长春市环保局应急指挥中心起运了应急预案,应急监测队伍反应迅速,对突发事故现场及时准确的提供了空气和水质监测数据。同时还对现场的植物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提供了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为污染事故控制与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此文叙述了采用间接液态模锻原理,对自动气泵上盖铝合金件进行一模多件的成形工艺研究。此研究在液压机上进行,所用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工艺方法中实现了铝气泵上盖与气嘴钢嵌件的一次连接成形,简化了原装配工序,实现了气泵上盖易于成形、便于脱模、节省材料和提高生产效率,并对成形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Airsolution液体在净化有机废气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rsoluton是一系列植物提取液复配而成的,这些植物提取液是含有气味的有机物,它们是从树、草和花等植物中提取的。这些有味的液体含有大量复杂的化合物,它们是绝大多数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本文根据Airsolution液体的氧化性,对处理含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有机工业废气进行了净化研究,结果表明:Airsolution液体用于处理有机废气是可行的,处理后的苯、甲苯和二甲苯可实现达标排放。且该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投资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应用液态模锻工艺生产药简及弹体盂坯,具有简化工序、生产率高、提高材料利用率及降低能耗等优点,此文从消除铸件气孔和疏松缺陷,细化晶粒等方面简要地讨论了液态模锻黄铜盂坯的性能,并概略地分析了液态模锻生产黄铜盂坯的工艺和模具问题。  相似文献   

20.
接种液的质量是测定BOD5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在寒冷天气条件下使用的测定水中生化需氧量(BOD5)接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