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活性炭为催化剂,对微波辅助空气氧化水溶液中的五氯酚进行了处理研究.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通气量对溶液中五氯酚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气量为0.2 L/min,微波功率800 W和微波辐射60 min时,五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微波辐射前后的滤液进行紫外扫描和pH分析,可证实五氯酚被降解.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炭为催化剂,对微波辅助空气氧化水溶液中的五氯酚进行了处理研究。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和通气量对溶液中五氯酚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通气量为0.2L/min,微波功率800W和微波辐射60min时,五氯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对微波辐射前后的滤液进行紫外扫描和pH分析,可证实五氯酚被降解。  相似文献   

3.
以五氯酚(PCP)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超声波-空气体系对PCP降解的可行性和降解特性。溶液温度和初始pH对五氯酚吹脱作用实验表明,在弱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空气对五氯酚基本无吹脱作用;空气流量、初始pH、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超声波-空气体系降解五氯酚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空气流量为25 m L·min~(-1),pH=5时,去除效果最优,低温、低浓度有利于五氯酚降解;考察了5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强化降解五氯酚的影响,其强化作用顺序依次为Fe~(2+)Cu~(2+)Al~(3+)Zn~(2+)CKMg~(2+)(CK为空白),Fe~(2+)与体系之间存在协同效应;降解机理研究表明,体系对五氯酚的降解以自由基氧化作用为主,H_2O_2氧化为辅,空气的加入能明显促进H_2O_2的产生,加入Fe~(2+)后,H_2O_2与之反应生成·OH,导致H_2O_2含量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4.
氯苯和氯酚是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的重要污染物,目前对垃圾焚烧炉飞灰中氯苯和氯酚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超声萃取法结合GC-ECD、LC-MS/MS,建立了飞灰等固体介质中的氯苯氯酚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实验确定出较优的前处理条件,飞灰样品中滴加少量浓硫酸,以正己烷/丙酮(1∶1)为萃取溶剂,40℃超声萃取20 min,萃取3次,然后液相萃取分离氯酚氯苯,分别净化,浓缩,最后进机检测,对三、四、五、六氯代苯和所有的氯酚均获得较好的回收率。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测试了3座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的氯苯和氯酚含量,样品中一到四氯代氯酚的含量都在定量限以下,五氯酚含量范围为5~11 ng·g-1,三氯苯、四氯苯、五氯苯和六氯苯的含量在3~70 ng·g-1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五氯酚对不同类型的厌氧微生物的毒性影响,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了PCP模拟污水连续流实验,采用间歇实验研究UASB反应器中不同类型污泥降解五氯酚能力的实验,揭示不同PCP浓度冲击下对系统微生物的影响及各种污泥对五氯酚的降解能力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的PCP冲击负荷的阶段,厌氧系统对PCP和COD的去除率均表现出先...  相似文献   

6.
苯酚及其氯代物对大型溞的毒性效应和微观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生物急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利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对实验测得的毒性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有效的毒性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溞的幼溞接触不同化合物的不同浓度,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苯酚、4-氯酚、2,4-二氯酚、2,3,4-三氯酚和五氯酚的48 h EC50分别为9.15、4.64、4.40、1.92、0.37 mg/L;根据化学物质对溞类的毒性评价标准,这5种化合物都属高毒物质,其中五氯酚具有极高毒性.另外,五氯酚对大型溞的致毒关键步骤不仅包括传输分配过程还有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厌氧废水处理液中氯酚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氯酚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杀虫剂、杀菌剂、防腐剂和造纸等工业中.具有恶臭、异味和高度毒性,是重要有机污染物之一.其废水排放后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迁移,可进一步扩大其污染范围.曾有在井水和雨水中检测到五氯酚的报道.在厌氧条件下,芳香环上的氯可被直接还原脱去,而在好氧条件下却不会发生这一反应,而且厌氧条件下的降解产物毒性更小,所以厌氧方法处理氯酚废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报道了对厌氧废水处理液中单氯酚和五氯酚的富积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2,4-二氯酚、2,4,6-三氯酚、五氯酚是氯酚类污染物的典型代表,鉴于其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已被很多国家列为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研究粉末活性炭(PAC)对该3种氯酚的吸附过程以及投炭量、p H值和水质对PAC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80%以上的氯酚;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氯酚比电离状态更容易被活性炭所吸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溶液中4-氯酚(4CP)、2-氯酚(2CP)、4-氯-3-甲基酚(4C3MP)、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和五氯酚(PCP)的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MW/PCO).结果表明,6种氯酚(CPs)光降解速率与分子中Cl原子取代的数目、位置等分子结构性质有关,单氯酚比多取代氯酚易光解.MW/PCO降解4CP的主要中间产物为苯酚、氯苯、对苯醌、对苯二酚等,降解PCP的主要中间产物为2,3,5,6-四氯对苯醌、2,3,4,6-四氯对苯二酚、四氯酚.CPs降解的机制是紫外光降解和羟基自由基 (·OH)亲电子加成脱氯过程.  相似文献   

10.
苯酚及其氯代物对大型[氵蚤]的毒性效应和微观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生物急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酚类化合物对大型[氵蚤]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利用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对实验测得的毒性数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有效的毒性估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氵蚤]的幼溪接触不同化合物的不同浓度,活动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苯酚、4-氯酚、2,4-二氯酚、2,3,4-三氯酚和五氯酚的48hEC50分别为9.15、4.64、4.40、1.92、0.37mg/L;根据化学物质对[氵蚤]类的毒性评价标准,这5种化合物都属高毒物质,其中五氯酚具有极高毒性。另外,五氯酚对大型[氵蚤]的致毒关键步骤不仅包括传输分配过程还有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中含氯有机物的脱氯降解,制备了Fe/Cu双金属纳米颗粒,并引入维生素B12,研究铜负载率和维生素B12的剂量对以五氯酚为典型污染物的脱氯效果。结果表明:维生素B12和纳米零价铜能够有效提升五氯酚的脱氯速率及脱氯程度,脱氯率从4.52%增加到78.55%,降解产物从四氯酚进一步降解为苯酚。实验发现增加铜负载率可使双金属比表面积增大,催化活性位增多;增加维生素B12浓度可促进体系电子传递,使体系还原反应活性提升。铜负载率和维生素B12浓度过大均会使体系反应速率减缓甚至抑制。实验优化铜负载率为10%(质量分数),维生素B12浓度为20 mg·L~(-1)。探讨纳米零价铜和维生素B12的催化机理,以期对降解含氯有机物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择超声波(US)、紫外光(UV)、紫外光与超声波耦合(UV/US)3种方式对不同位置取代基的单氯酚和不同数目取代基的氯酚进行降解研究。结果表明,UV、US、UV/US对取代基位置不同的单氯酚的降解率大小均为3-氯酚4-氯酚2-氯酚;UV、UV/US对不同取代基数量的氯酚的降解率大小为2-氯酚2,4-二氯酚2,4,6-三氯酚,US单独作用下的降解率大小为2,4,6-三氯酚2,4-二氯酚2-氯酚;UV与US的耦合呈现出较优的协同效应,且耦合降解均以US的降解作用占主导;UV、US、UV/US对氯酚的降解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2-氯酚在超临界水-NaOH体系中的脱氯特性,考察了NaOH添加对2-氯酚转化率、Cl-生成率、脱氯选择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OH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2-氯酚的转化率、Cl-的生成率和脱氯选择性。2-氯酚的转化率随着NaOH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460℃、25 MPa条件下,NaOH添加量与2-氯酚的摩尔比为1∶1时,停留时间27 s时可实现2-氯酚的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讨了高频超声波 (1.7MHz)降解 4 氯酚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 ,研究了高频超声波降解 4 氯酚的效果 ,并讨论了 4 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高频超声波降解 4 氯酚为一级反应 ,超声波空化效应在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辐照降解水中4—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探讨了高频超声波(1.7MHz)降解4-氯酚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研究了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的效果,并讨论了4-氯酚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高频超声波降解4-氯酚为一级反应,超声波空化效应在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物泥浆体系研究了受氯酚污染土壤的修复特性。结果表明,对4-氯酚污染浓度为300mg/kg的土壤,土著微生物基本没有降解活性;投加高效菌可大大加快4-氯酚的降解进程。生物泥浆体系修复氯酚污染土壤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35℃,水土比3:1,投菌量5%。外加碳源和氮源可明显促进4-氯酚的降解,但外加磷源对降解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改进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Pd/Fe双金属颗粒,研究其钯化率为0.045%和0.135%的条件下分别对3种单氯酚(2-CP、3-CP和4-CP)和3种二氯酚(2,3-DCP、2,4-DCP和2,6-DCP)的脱氯反应。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Pd/Fe颗粒分散性良好,粒径分布介于25~40nm。纳米Pd/Fe双金属颗粒对单氯酚及二氯酚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3种单氯酚和3种二氯酚的脱氯难易程度分别为2-CP〉4-CP〉3-CP和2,6-DCP〉2,4-DCP〉2,3-DCP,脱氯反应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还原脱氯实验揭示了分子中氯原子的化学环境对还原脱氯过程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属铁还原脱氯处理有机氯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金属铁在还原降解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烯、氯乙烯、五氯酚、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化物中的应用作了评述 ,讨论了金属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金属铁还原脱氯处理有机氯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金属铁在还原降解六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二氯乙烯,氯乙烯,五氯酚,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化物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讨论了金属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反应机理以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表面吸附态的氯代酚与氯代愈疮木酚被提入缓冲溶液。于沉积物—缓冲液混合物中同时加入正己烷与酸酐,使溶解态的酚乙酰化,并将其酰化物萃取。萃取物随之用玻璃毛细管GC—ECD进行分析。测定ppb级浓度氯代酚仅需1克试样。总分析时间30分钟。污染严重的样品需进行预处理,此时分析时间为35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