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污染物的环境污染损失机理性模型,Logistic方程及环境价值的相关理论,建立了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利用此模型估算了2003—2007年某市2条主要河流J河和G河的水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并计算了2007年度5种污染物浓度单独增加10%造成的污染损失值。结果表明:近5a来,2条主要河流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估算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环境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是直接为环境决策中计算环境改善带来的效益服务的。目前我国有关课题研究,以及近年来我们对苏南太湖水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的估算,均采用直接估算法。从实践来看,应用这种方法需要大量反映环境污染程度与环境功能损害两者之间关系的定量资料,而目前我国尚缺乏这方面较完整的数据,严重影响估算精度。此外,对于损失项目、估算参数和方法的选择也缺乏规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火力发电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并造成相当可观的环境污染损失.为了制定火力发电行业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笔者应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参考中国排污总量收费标准和美国环境价值标准,对SO2,NOx,TSP等污染物减排的环境价值标准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4.
衡水市是一个高速发展中的中等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根据衡水市的环境监测资料、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卫生统计资料等,借鉴与衡水市区实际情况比较符合的参数,运用人力资本法、生产率变动法、土地价值损失法、成果参照法等环境经济学方法,分别估算了2005年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出衡水市区2005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约为2.99亿元.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损失的经济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外部性理论为依据,识别采煤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因素,应用环境价值评价法,对这些不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和货币化,初步建立了省域煤炭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核算体系.以2003年为基准年,核算了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量.结果表明:200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为286.746 8×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63.79元.其中环境污染年损失61.979 4×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13.78元;生态破坏损失224.767 4×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50.00元.依据该核算结果,1978─2003年山西省累计采煤约65×108 t,所造成的环境损失约为4 100×108元.   相似文献   

6.
海域污染对水产业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用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计量的基础。本文应用市场价值法,提出了海域污染对水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利用常规的海水监测资料,进行污染等级划分,根据污染程度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建立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污染损失的计算模型,同时指出计算参数的获得途径,为海域环境污染损失计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并以大连湾为实例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费用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计量的基础。本文应用市场价值法,提出了海域污染对水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利用常规的海水监测资料,进行污染等级划分,根据污染程度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建立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污染损失的计算模型,同时指出计算参数的获得途径,为海域环境污染损失计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并以大连湾为实例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武汉耕地资源流失的经济损失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 本文在运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估算出耕地资源整体价值的基础上,对武汉市1996-2003年耕地流失的基本态势及其经济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为缓解我国耕地流失形势,确定耕地流失的经济补偿提供决策依据.估算表明, 1996-2003年7年间,武汉市共计减少耕地面积25492.47公顷,经济损失达76.87×108元,占同期GDP增加值的19.51%.其中,耕地资源的直接经济价值损失达63.02×108元,占81.98%;目前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体现的非市场价值流失13.85×108元,占18.02%;耕地流失的年均经济损失达10.98×108元,平均每减少1公顷耕地约损失30.15×104元.  相似文献   

9.
基于1953~2007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消耗能值相等的原则,计算了中国化石能源能值消耗量及农作物残余物可替代能值量.结果表明,建国初期,化石能源资产消耗的能值量基本可以用农作物残余物来替代;随着化石能源消耗量的与日俱增,化石能源能值消耗与农作物残余物可补偿能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农作物残余物可替代能值量仅为化石能源能值消耗量的10.35%.对生物质能替代可减少的环境价值损失估算可知:1990~2007年,由于生物质能替代可以减少因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治理费用773.91亿元;减少因能源消费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价值损失11311.76亿元,其中由于减少SO2排放而减少的环境经济损失量占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量的56.93%,减少NOx和灰分排放分别占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量的33.13%和9.94%.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型社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条主线,对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和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对"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大气污染资料调查和统计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应用环境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修正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等),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建立模型,估算了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造成的对经济损失,并对大气污染造成的生态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长株潭地区由大气污染造成的最低经济损失保守估算为35.66亿元,占当年GDP的1.03%,而2007年用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投资只占该地区GDP的0.2%,投资力度明显不足,两型社会的建设仍有很多工作亟待进行。  相似文献   

11.
大气质量污染损失率评价模型参数的GA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设定各项污染物在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损失率评价模型中有相同参数值,采用具有全局优化的遗传算法(GA)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对各种大气污染物均适用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损失率计算公式及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与其他多种评价模型用于大气环境实例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不仅原理直观,评价结果准确,而且计算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南京市1985年-2013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且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相比要大;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南京市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而烟尘为制约南京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污染物.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优化产业结构配置,重科研引技术、提升自主创新,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环保法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造成湖泊水环境价值损失研究--以福地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以水污染损失率为基础的评价方法 ,对水环境价值损失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并以福地湖为例 ,计算其水环境价值的损失量。结果表明 ,近两年来 ,福地湖由于污染造成的水环境价值损失急速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6年湘江流域内40个监测站点10项参数的月观测资料,运用水质指数法分析流域水质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水质、水量与水资源价值结合起来,利用改进的污染损失率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污染价值损失模型,定量估算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以优为主,2008~2011年水质变差,2011年后水质逐渐改善,2015~2016年改善状况较为明显.在季节尺度上,枯水期水质最差,丰水期和平水期接近.流域主要污染物是Hg、Pb、TP、NH4+-N和CODMn.经济发展是影响流域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污染价值损失结果表明,长沙和郴州损失量最大,湘潭、株洲和衡阳次之,娄底损失最小.在年际尺度上,2013年污染损失最高(297.04亿元),2008年最低(66.53亿元),总体上2008~2016年污染损失在波动中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模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水污染损失计算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城市水污染损失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水污染损害函数,进而建立城市水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模型。以黄河流域呼和浩特市为例,分析了该市水环境状况,并计算该市水污染损失,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选取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为研究区,针对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设计了最佳管理措施(BMPs).同时,在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的基础上,率先尝试从经济学角度预测8种不同非点源污染措施在控制氮、磷和泥沙流失的效果及所获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并将各单项措施的控制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的3种措施中,25°以上荒草坡还林措施效果最好,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15%,最高可达30%以上,且经济效益最大;25°以上坡耕地还林效果次之,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都超过5%,最高可达12%;15°~25°坡耕地变果园措施最差,对总氮、总磷、泥沙流失的控制效果一般为4%~8%.坡度为0°~15°坡耕地在土壤侵蚀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坡耕地植物篱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侵蚀类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相近,削减的污染损失占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3%,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针对畜禽养殖污染设计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其经济效率在10%左右;测土施肥技术可减少氮素流失、节约大量化肥,且削减的污染损失达到非点源污染损失总价值的19%.作为综合污染控制措施的河岸缓冲带,可以有效地拦截氮、磷和泥沙的流失,对泥沙的控制效果最好,为83%,对氮的控制效果最低,仅为27%;而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缓冲带减少氮素流失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约为该措施总经济效益的56%,泥沙次之,占28%;植被缓冲带削减非点源污染的总经济效率最高,可达35%,折合经济价值约1.69×106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以行政命令手段为主的环境管理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控制环境汞污染,因而有必要引入环境经济手段。本文基于汞在采掘、冶炼和产品生产三个生产环节中的利用、处置与排放特征,构建了经济系统及行业部门的汞物质平衡模型,并发现,单个污染源的汞污染物治理难以保证消除汞的环境危害。因而,采取环境经济手段控制工业汞污染,尽可能少的向环境中排放汞,在涉汞工业系统的层面上提高汞的利用效率和再资源化率。我国工业汞污染防治的环境经济手段包括环境污染价格、税费以及绿色金融两大类,但仅对生产环节高浓度汞排放发挥作用,对于堆存、再提取和处置环节的汞排放则作用不大。对此,应从扩大环境税(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建立长效的绿色金融机制和推进第三方治理低含量含汞废物,这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1992~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时序数据,建立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中国环境安全状态的发展阶段与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污染事故频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N”型波浪式的EKC特征.环境污染事故频数、水污染事故频数、大气污染事故频数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 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但还会出现反复.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同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是却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性,必须利用先进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经济与工业污染重心演变及脱钩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海霞  蒋晓威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0):1911-1919
以2000~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市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数据为基础,运用重心模型,通过测算重心坐标及其偏移距离,揭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重心和工业污染重心移动轨迹和演变规律,并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污染转移、环保投资等方面解析其演变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经济重心与工业污染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北方向,但两者重心路径偏移呈现出一定的脱钩现象;经济重心呈现向西北方向偏移,其中GDP、工业重心偏移距离分别为9.45,7.58km;工业污染重心则向东南方向移动,其中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重心偏移距离分别为18.11,28.98,3.84km;工业污染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之间的脱钩现象受多种因素的驱动.其中,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不平衡加剧了经济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环保投资推动了工业污染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产业结构重型化及污染的地区间转移一定程度的加剧了工业污染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