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黏土材料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以黏土材料为吸附剂,以F02试剂为还原剂对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试验表明在不改变原水的pH条件下,吸附剂用量为2.5g/L,还原剂用量为0.5g/L,能使废水达标排放,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2.
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 ,研究了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为 2 0~ 12 0mg L的模拟废水去除CTMAB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以CaO为改性剂改性的粉煤灰对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在含CTMAB浓度为 2 0~ 12 0mg L ,改性粉煤灰用量每 2 0 0mL为 2 0~ 2 5g,粒径范围 2 0 0~ 180目 ,pH为 12~ 13的实验条件下 ,CTMAB的去除率最高可达 98%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黑曲霉菌丝体作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其吸附去除废水中Pb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b2+初始浓度为50 mg/L,吸附剂用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45 min,pH为5.0时,吸附效果最佳。此时吸附量为44.1 mg/g,去除率为90.86%。使用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可较好的拟合黑曲霉对Pb2+的吸附,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等温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说明该吸附为多分子层吸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黑曲霉吸附剂表面的酯羰基(-COO-)、羧基(-COOH )和羟基(-OH )在吸附Pb2+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含铬电镀废水中加入 Pt0 1试剂、累托石吸附 Cr6+,试验表明在Pt0 1试剂为 2 .0 g/ L、累托石用量为 2 g/ L 的条件下吸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硅藻土为吸附剂,静态处理含铜废水,探讨了硅藻土用量、吸附时间、初始p H值、反应温度和污染物初始浓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染物浓度为60mg/L,硅藻土用量为5 g/L、吸附时间为30 min、p H值为5、温度为25~35℃时,铜离子去除率可达62%。在30℃及p H等于5时,最大吸附量为13.831 mg/g,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6.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对比研究该吸附剂对酸性大红GR和活性红紫X-2R两种不同性质染料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其对酸性大红GR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污泥活性炭作吸附剂处理浓度均为100 mg/L的上述两种染料废水,在pH值为6、投加污泥活性炭分别为5 g/L和6g/L时,脱色率可达99.89%和94.81%;污泥活性炭对酸性大红GR的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7.
厌氧-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厂终端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用厌氧 -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厂终端废水的实验情况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废水从CODcr80 6 . 7m g/ L、BOD52 10 . 5 m g/ L、SS2 15 . 7m g/ L、OD4 650 . 35 0降至 CODcr6 1. 5 m g/ L、BOD52 7. 4m g/ L、SS17.3mg/ L、OD4 650 .0 11。实验结果表明对造纸厂终端废水的治理 ,本工艺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对含铜制药废水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粉末活性炭为吸附剂,采用批式试验,研究静态吸附对黄连素脱铜废水中Cu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吸附剂投加量(5~50 g/L),pH(1.0~5.0)和接触时间(20~600 min)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当pH为2.4,吸附剂投加量为30 g/L时,反应30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状态. 通过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模型分析发现,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试验结果,对吸附平衡数据的拟合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优于采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相似文献   

9.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Pb~(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5个影响因素,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了最优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热力学特性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和Pb~(2+)初始浓度为显著因素.胡敏素对Pb~(2+)吸附的最优条件为:吸附时间85min、投加量1.2g/L、pH=4.7、温度44.5℃、Pb~(2+)初始浓度202mg/L.最优条件下,实测Pb~(2+)吸附率可达92.59%.胡敏素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最大吸附量为170.28mg/g;计算得知胡敏素吸附Pb~(2+)的热力学状态函数ΔG~0、ΔS~0和ΔH~0分别为-29.30~-24.21k J/mol、126.70J/(mol·K)和13.59k J/mol,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胡敏素表面的羰基、羟基、氨基和羧基等活性基团可以和Pb~(2+)发生配位络合作用,Ca、Na和Mg等离子与Pb~(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胡敏素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绿色廉价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含Pb~(2+)废水.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经对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性质和组成测试 ,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为基本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传统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污泥活性炭制备技术 .选取活化剂浓度、固液比、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结合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扫描电镜表征分析 ,对制备的污泥活性炭进行性能评价 ,并初步探讨了污泥活性炭作为水处理吸附剂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 4 0 %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活化时间 2 0min、活化温度 6 0 0℃、固液比为 1∶2~ 1∶3的条件下 ,制备的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为 5 14~ 5 4 2mg/ g ,大孔、中孔、微孔容积分别为 0 39~ 0 5 3mL/g、0 10~ 0 15mL/ g、0 15~ 0 2 3mL/ g ,比表面积为 193~ 2 5 6m2 / g .将污泥活性炭处理COD为 2 4 0 0mg/L、色度 2 5 0的制药废水 ,COD去除率 >87%、色度去除率 >80 % .  相似文献   

11.
离子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HPIC— AG6为前置柱 ,以 0 .51 2 mol/ L醋酸钠— 0 .1 mol/ L氢氧化钠— 0 .5%乙二胺作洗脱液 ,用离子色谱法可测定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 ,CN- 含量在2 .8μg/ L~ 1 .5mg/ L的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 r=0 .998) ;1 6 mg/ L以下的 S2 -及大量的 SCN- 、 Cl- 等共存物质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2.
真菌(Aspergillus sp.)吸附Cu2+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真菌Aspergillus sp.制备生物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铜,实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因素,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30℃, pH值5.0,起始Cu2+浓度50mg/L,摇床转速150r/min,经1mol/L NaOH预处理的吸附剂用量为5g/L,吸附时间45min,该吸附剂对Cu2+的吸附率达到92.22%.通过细胞显微观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手段推断该菌细胞壁是Cu2+ 吸附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水性油墨废水的活性炭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混凝沉淀预处理后的废水,采用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处理效果较好。吸附操作的最佳pH范围为4 ̄7,吸附平衡时间为1h,当进水COD浓度400mg/L,要求出水COD浓度<100mg/L时,颗粒活性炭用量约为4g/L。  相似文献   

14.
林鑫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3,31(2):38-41,45
以海泡石粉末为原料,对其进行热活化处理,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吸附剂用量、废水初始pH、温度等对模拟含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400℃热活化后,海泡石的比表面积由247.797 m2/g增加至305.849 m2/g,热活化海泡石对模拟含油废水中COD的吸附等温式符合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磷酸酸化处理米糠,使用改性米糠处理含铬废水,以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吸附剂添加量、pH值、反应时间、温度及溶液Cr(Ⅵ)初始质量浓度等主要因素对吸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改性米糠对含铬废水具有较优异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率可达到81.3%;pH值为影响吸附率的最重要因素,pH值等于2时,吸附剂对Cr(VI)吸附效果最好;米糠用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Cr(Ⅵ)浓度分别为17.5 g/L,90 min,30 mg/L时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氯化锌为活化剂污泥含碳吸附剂用于含六价铬废水的吸附实验。实验以静态吸附的操作方式,考察了吸附剂的投加量、吸附时间、废水的pH值对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吸附模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含六价铬废水吸附实验最佳的吸附条件是吸附剂投加量不少于0.7g,吸附平衡时间是90min,溶液pH值小于2,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mg/L。朗格缪尔模型比弗兰德利希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污泥含碳吸附剂对该废水的吸附,其饱和吸附量为8.285mg/g。  相似文献   

17.
稀土系列催化剂对焦化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稀土元素Ce制得催化剂系列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焦化废水进行催化湿式氧化研究 ,考察载体、焙烧温度、活性组分的配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过程的影响 ,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 2 4 0℃、氧气分压 3 .0MPa ,催化剂用量 30 g/L ,此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严松  黄瑞敏  杨晶  兰明 《环境工程》2016,34(6):75-79
以改性海泡石为载体,采用浸渍-共沉淀法负载Cu0、MnO制备了中性条件下催化H_2O_2氧化催化剂(简称中性催化剂)。以铝材切削液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催化剂在中性条件下的催化性能,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的羟基自由基捕捉剂叔丁醇,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研究了过氧化氢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催化剂对铝材切削液废水具有较高的COD去除率,当过氧化氢用量为1.25 mol/L,催化剂用量为25 g/L,室温条件反应12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88%;经该方法处理后,废水ρ(BOD5)/ρ(COD)由处理前的0.09提升到处理后的0.36,可生化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将锆(Ⅳ)固化在通过乙醛酸改性的粒状废弃皮革上制备出新型氟离子吸附剂.采用SEM-EDX、XPS、FTIR等方法表征了其表面形貌及结构,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溶液中氟离子(F-)的吸附特性并探索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粒状废弃皮革与锆的最佳质量比为1∶2;对F-的吸附最佳p H=3;当p H为3,温度为25℃、F-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吸附剂用量为0.5 g/L时,对F-的吸附量为49.72 mg/g,当吸附剂用量增加到3 g/L时,F-的去除率可达96%;该吸附剂对F-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属化学吸附,F-以离子交换的形式代替-OH与吸附剂中的锆(Zr(Ⅳ))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学键,从而达到吸附水溶液中氟离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风化煤对Ni2+的吸附性能,以XWC(新疆风化煤)为基体,TETA(三乙烯四胺)为改性剂,采用交联反应联合超声波振荡制备ACA(胺化煤基吸附剂),利用SEM(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体系pH、吸附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溶液初始ρ(Ni2+)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机制进行描述.结果表明,TETA中的多乙烯多胺基成功接枝到煤粉表面使风化煤的表面颗粒增多,比表面积由6.875 m2/g减至3.440 m2/g,孔容由0.011 cm3/g减至0.005 cm3/g.在pH为8.0、ACA用量为0.4 g时吸附效果最好.ACA和XWC对Ni2+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拟合得ACA的饱和吸附量为188.68 mg/g,较改性前提高了5.1倍.研究显示,ACA处理ρ(Ni2+)范围为200~1 000 mg/L的废水时,对Ni2+的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