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工作通讯》2008,(2):I0028-I0030
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结合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08号现公布《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七年十月九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污染源普查,保障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污染源普查的任务是,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污染源,是指因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场所、设施、装置以及其他污染发生源。第四条污染源普查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第五条污染源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污染源普查经费应当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控制支出。第六条全国污染源普查每10年进行1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第七条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及时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宣传报道。第二章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新政     
《环境》2017,(10)
<正>《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出台国务院办公厅9月10日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本次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面宽量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各地在国家、各省普查办的指导下,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和相关制度,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没有经验可寻而且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本文从完善技术规范和改进数据处理方法上探讨提高污染源普查工作效率的措施,希望能对下次污染源普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资讯快递     
<正>要闻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出席发布会,介绍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基本情况和普查成果,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调查。普查标准时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07,(10B):66-66
10月15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自当日起开始实施。据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于2008年年初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根据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的要求,国务院制定了《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要求,普查的前期工作早在2007年内完成。为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周生贤局长指出,要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意义的认识,增强工作紧迫感,明确措施,举全局之力搞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作通讯》2008,(5):I0028-I00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落实污染减排“三大体系”能力建设工作任务,完善相关配套标准和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立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的规定,我部制定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目的) 为推进和规范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05,(9):71-7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再生资源》2008,(5):13-14
第一条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人的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环境工作通讯》2008,(10):I0008-I00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环境保护部党组自身建设,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建立科学规范的党组组织制度、学习制度、议事制度,完善党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的集体领导作用,提高党组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落到实处,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环境保护部实际,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布,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再生资源》2009,(2):13-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05,(11):74-7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源监管,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预防污染事故,提高环境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跨入了新的一年。就在这新年的第一天——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我们为环境保护又多了一部保驾护航的法律而欢呼!我们坚信,通过实施清洁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将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下发后,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各级普查机构全力投入,扎实工作,全省污染源普查工作整体进展顺利,目前,我省基层普查数据直报和全省普查数据汇总初报工作均已按要求完成,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要求的各阶段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环保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有些问题很难在环保法律体系中找到答案,这时不妨查找一下有关的程序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下面以案例的形式简述之。  相似文献   

19.
魏文彪 《环境》2009,(10):30-32
9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常纪文研究员,对外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全文,并向国内外公开征求完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项目组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  相似文献   

20.
工业源产排污系数在污染源普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实施,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编写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计算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工业源产排污系数在污染源普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