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世界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配额分配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额分配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Emission Trading System,ETS)的关键要素。通过研究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世界上较为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分析其减排目标、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式、储蓄和抵消机制。从而提出中国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构建应注意:设定适当的减排目标和透明的调整机制;建立配额市场信心;分配方式的选择应兼顾减排效率与经济发展;配额分配应考虑碳泄漏风险。  相似文献   

2.
加州是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的先行者,制定了《全球变暖解决法案》专门应对气候变化。在《全球变暖解决法案》规定的诸多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中,碳排放交易机制被寄予厚望。加州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可谓野心勃勃,这体现在它对目标、适用范围、配额分配和买卖以及碳信用抵消等核心问题的详细规定。在我国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之际,加州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成败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巴黎协定》的签署,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大势所趋。2019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碳市场作为运用价格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倒逼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市场型管理工具,由于可以有效实现确定时期内的控排目标,同时降低整个经济体系的减排成本,而备受政府部门的青睐。在具体机制架构上,碳排放交易制度又可以细分为制度覆盖产业范围的划定与配额总量设定、配额分配的实施、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灵活履约形式的引入、二级市场配额交易的开展和市场监管、以及不同地区间碳市场的对接等四个具体环节。  相似文献   

5.
瑞士是欧洲地区重要的碳排放交易实施国,在法律层面,瑞士通过《二氧化碳减排法》与《环境保护法》一起奠定了瑞士减缓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并将碳市场与碳税同时作为控排政策工具。在具体运行机制方面,瑞士碳市场采取了自愿与强制的两阶段实施,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法效仿欧盟,并缔结双边市场对接协定的方式实现了本国碳市场与欧盟大市场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其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德国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法律保障、德国排放交易管理机构的职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实施程序和额度分配、以及交易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德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的启示,并结合我国污染物普查及总量控制等经验,从法制建设、总量控制、交易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所引发的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关注,而排污权交易机制和碳税是二氧化碳减排的两大重要环境经济手段。相比于税收手段,排污权交易机制通过明晰初始排放权、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以价格信号反映排污权的稀缺程度,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排污权交易具有环境目标明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2017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将促进企业选择低成本减排路径。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对参与企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交易制度与传统命令控制型温室气体治理手段以及排放税这样的财税工具相比,是一种崭新的基于市场机制的治理工具。其重要优势是赋予控排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控决定是否进行配额交易获利,或者按照传统排放许可那样提交规定数量的配额进行履约。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可以获得确定性的环境效果,完成总体规划中预期减排目标。由于该制度在我国还出于初期摸索阶段,在运行中也会面临市场变化不可控,企业参与成本与政府管理成本增加等一系列挑战,这都需要政府决策者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规划需要进行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长期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建立了较健全的节能管理体系,结合目前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和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文章从法理依据、现状、目标、组织体系等方面对目前节能管理体系与碳排放配额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统一的节能和碳排放配额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火电企业在用能权市场和碳市场中面临着独立配额约束,为降低履约难度、提升减排效率,对两市场协同下火电企业配额履约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两市场的相互影响,从交易主体、配额分配、互认抵消等方面梳理市场间协同机理;构建火电企业履行双市场配额责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双重配额约束对企业的影响;对比分析无协同机制、允许配额互认和限制抵消比例3种政策情景下企业的履约策略.结果表明,双重配额约束加大了企业履约成本,未能提升其自主减排意愿,进一步建立配额互认的协同机制后,企业能够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优化自身经济效益,但会引起两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互认比率应处于2~3.5之间,且需进一步设计抵消限制机制,确保企业按时履约和市场均衡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刘沫茹 《环境保护》2014,(11):47-49
碳排放权交易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通过环境容量产权理论分析,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并赋予碳排放权以私法上的准物权属性。完善我国现阶段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积极推进市场交易平台和监管体制的建设,促进碳排放总量控制与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相关立法,促进碳金融制度创新,以实现碳排放环境容量优化配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最早实践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国家,在南加州地区实施的区域排污权交易市场"RECLAIM计划",通过激励固定源NO_x和SO_x持续减排,最终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形成了完善的交易机制和政策体系。RECLAIM计划在政策目标设定、管理对象纳入标准、削减目标制定、初始配额分配、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监测数据核查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和论证,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此,提出建立区域排污权交易市场、制定科学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内容、颁发区域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1月5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媒体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以下简称《配额分配方案》)有关情况,并与记者交流互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5.
王琪  高彤  赵雅绪  陈刚 《环境保护》2023,(22):60-63
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同源、机制相似,具备相互借鉴与优化的基础。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率先试点,通过借鉴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机制,优化和提升排污权交易的监管质效,基本建立排污配额分配机制。本文梳理了襄阳试点的主要做法及进展,分析了其实践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据此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工作提出建议:按照重点突出、分类施策的原则加快推进全国排污权交易政策法规制度建设;重点推进区域排污权交易与跨区域/流域排污权交易,扩大排污权交易标的物范围及纳管的行业企业范围;加强与排污许可制等环境管理制度之间的衔接,完善排污权交易的技术规程;建立排污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协同衔接机制,形成减污降碳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6.
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和发展碳交易市场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最为重要的举措。本文总结了欧盟碳交易市场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及其交易机制,并简述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现状,提出改善配额机制、注重碳金融创新、健全监管制度、加强国际间合作等建议,为我国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2015年6月,我国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为此,我国正在积极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抵消机制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重要环节,抵消机制的运用将为控排主体履约提供更多灵活性,有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提高控排主体之外企业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现行的污染减排制度和减排方案与环境质量改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均累积法的流域水污染物减排新机制:①从流域全局角度出发,按照流域分期、分级、分区控制原则,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系统、科学、高效地制定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及总量控制目标;②通过虚拟水环境容量(人均参考配额)的管理,实现流域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流转与高效利用;③通过人均参考配额及人均累积参考配额两项指标,建立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投资协调与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下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激励机制之一。本文从实践出发,结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规定,重点分析了我国现行清洁发展机制制度中对碳减排一级市场交易参与者的资质要求,对经核证减排量所有权转让的限制及指导价格政策三大问题,进而对应如何完善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碳交易兼具节能减排政策市场化手段和低碳转型政策工具的双重职能。顺应节能减排领域对碳交易市场化的法律需求,发挥法律在碳交易市场创建、交易规则形成、市场规模扩张、交易平台构建、交易形式创新等方面的制度优势,是法律着力碳交易的核心问题。探讨法律在碳交易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对策,建立碳交易法律促进的市场创造与扩张机制、程序保障机制、技术支持机制、物质保障机制、碳权保护机制,是当前气候变化立法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