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志强 《安全》2020,(3):66-70
为探究小微企业组织内部安全知识共享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安全氛围。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员工群体之间的安全知识共享博弈关系,选取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构建安全知识共享模型,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员工关系融洽系数、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演化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安全知识的分享成本则与演化结果呈负相关关系。并为促进安全知识共享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地区的20家较大型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设计企业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的分析模型,对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企业中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中的责任行为、学习行为存在中度关联;与员工安全行为中的互助行为存在中度关联;安全氛围中的领导承诺与员工安全行为中的分享行为存在低度关联,而安全氛围中的工作环境、安全意识与员工的分享行为不相关。因此企业安全氛围成熟度越高,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也越大,同时明确了安全氛围对员工安全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全氛围对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在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了安全氛围、个体安全认知和个体安全行为关系的分析模型,包括构面维度、维度关键因子与测评工具.然后通过在一家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不同项目上的问卷调查,应用中介效应法对安全氛围、个体安全认知、个体安全行为之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包括:安全氛围对员工的安全认知、安全行为起着正向影响,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参与在安全氛围和安全行为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关系.这说明组织安全氛围成熟度越高,个体安全认知感越强,其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作用也越大.模型设计突出了原创性和交融性,能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组织氛围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从班组级安全氛围、班组级安全教育和项目级安全氛围三个层面测量组织氛围,基于组织氛围与安全态度、不安全动机及安全能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机理。通过23个项目267份有效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验证,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各潜变量之间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研究结果表明:班组级安全氛围对安全态度、班组级安全教育对安全态度、安全能力对安全态度、安全态度对安全动机的影响显著;安全动机和安全能力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显著;班组级安全氛围、班组级安全教育和项目级安全氛围之间相互关系显著;班组级安全氛围、班组级安全教育和项目级安全教育是典型的原因影响因素,通过安全态度共同影响不安全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应对措施,可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地铁乘客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乘客的多项安全指标的抽样调查,建立了关于乘客安全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地铁乘客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良好的地铁安全氛围能有效提高乘客的安全知识水平、安全动机、安全心理水平、安全参与行为水平;安全参与行为水平同时受到乘客安全知识水平和乘客接受安全培训状况的影响,其中,乘客安全知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乘客接受安全培训状况;安全服从行为则与安全动机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乘客的安全心理水平只跟地铁安全氛围有关,安全氛围越好,乘客安全心理水平越高,安全知识作为中介变量同时影响着安全氛围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培训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氛围与安全动机以及安全培训与安全动机之间的关系,提高乘客安全知识水平是提高乘客安全行为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煤矿环境对矿工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文献研究法,建立了3个维度个体因素与7个维度环境因素之间的假设关系,编制了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测量量表.构建了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影响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拟合数据,得出矿工不安全行为中环境因素对个体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 表明:个体行为态度受安全氛围、物理因素正向影响效果较大,受生活事件、工作性质负向影响效果较大;主观规范受教育培训、安全氛围正向影响效果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受安全氛围、教育培训及安全监管正向影响效果较大.3类个体因素共同作用于矿工意向,从而影响其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衡量医院的安全水平,分析医院安全脆弱性影响因素及其关系,首先提炼出基于4个指标,26个因子的医院安全脆弱性概念模型;然后选取10家三甲医院的200名中高层管理者发放问卷,采用SPSS21.0软件对模型进行影响因子验证和修正;最后运用SEM方法,得到指标对医院安全脆弱性的影响路径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人员安全类对医院安全脆弱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安全类、自然灾害类的脆弱性;另外,4大类脆弱性因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和管理,提升技术安全措施,预防自然灾害,减少医院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基于SEM的不安全行为与其意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检验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关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对7个煤矿的735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工人被记录的和未被记录的不安全行为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不安全行为意向与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不安全行为风险认知偏差与不安全行为意向显著相关(路径系数分别为-0.36,-0.23和-0.57);不安全行为意向与不安全行为显著相关(路径系数为0.85);行为风险认知偏差与不安全行为显著相关(路径系数为0.51);而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的控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事故,须分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控制措施。从各种不安全行为中提取13个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和调研获得直接影响矩阵,借助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方法(DEMATEL)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由此分析出安全态度、安全技能、安全认知和安全培训在影响因素体系中最为重要,领导的重视对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很大影响。结果表明:个人因素是影响工人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因素影响工人的安全行为。最后,针对个人影响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展安全培训、加强现场行为管理、加强安全心理干预、完善用工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民航维修人员不安全行为,探讨组织因素对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基于组织行为学理论并结合民航维修人员的访谈分析,确定了影响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的4个组织因素——安全氛围、工作压力、风险感知和安全管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因素与民航维修人员安全行为关系的假设模型。选取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基地的一线机务维修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工作压力、风险感知和安全管理4个维度与安全参与行为、安全服从行为显著相关,其中,安全氛围对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最大。风险感知对安全服从行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安全绩效的影响因素,提升员工安全绩效,设定工作沉浸和组织自尊作为中介变量,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安全绩效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采用来自高危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543名员工的有效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沉浸、组织自尊均在员工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与安全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庸思维正向调节工作沉浸及组织自尊在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与安全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有感领导对建筑施工不同经验工人群体不安全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群体安全氛围为中介变量,建立了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运用AMOS软件分析了有感领导核心四要素(能见度、关系、对工作团体的投入、主动管理)对群体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及路径系数。结果表明:有感领导对经验缺乏的新工人群体的影响均大于老工人群体;对新工人群体,能见度和主动管理对其不安全行为影响较大,路径系数分别为0.654和0.639;而对老工人群体,关系和对工作团体的投入对其影响较大,路径系数分别为0.577和0.561。因此,在实施有感领导管理时,面对不同经验工人群体,应该因人而宜,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船员不安全行为对船舶事故的影响程度,选取环境、身心状况等作为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假设关系,运用结构方程(SEM)构建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效应值.结果 表明:环境因素中工作氛围、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但工作氛围产生的效应更明显;身心状态中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减少有正向影响,两个因素对不安全行为产生的效应接近;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通过影响船员的身心状态间接影响船员的不安全行为.船员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对于船员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对增进船舶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对事故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员工安全参与行为与事故的关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及4个企业基层员工和管理人员的739个有效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员工安全参与行为与安全氛围、安全知识、安全动机、安全依从行为、事故间的多层影响关系及其中介作用,总结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对事故的影响作用特点。研究表明:安全氛围、安全知识、安全动机在员工安全参与行为与安全依从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安全依从行为对事故有直接影响,安全参与行为对事故的影响需要通过其他变量的中介,特别是通过安全依从行为的中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行为安全模型,从管理者、班组长和一线员工3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行为安全有关键影响的因子群。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研究构建行为影响因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矩阵,揭示安全投入程度、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安全处罚适当性等因子对员工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并形成煤矿员工行为方式影响因子的四分图。结果表明:安全投入程度是煤矿员工行为方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原因因子,管理者行为影响因子均是其原因因子,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企业安全状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工作-家庭冲突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减少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以东北三省20家建筑施工企业工人为调查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家庭冲突、负性情绪、不安全行为呈现两两正相关关系,安全氛围与工作-家庭冲突、负性情绪、不安全行为均呈负相关关系;2)工作-家庭冲突对不安全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并可通过3条路径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3)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家庭冲突与负性情绪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减少工作-家庭冲突的发生、缓解乃至消除负性情绪、提高员工间的安全氛围、加强个体的组织支持感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几率,减少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安全意识在保证员工安全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探索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外部环境和组织管理3个层面分析选取调查指标,并结合建筑工人安全意识现状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获得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结合开放式访谈结果对公因子进行验证和调整,得出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主要受到安全技能知识、安全心理、企业安全态度、员工安全关注度和安全管理5个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建筑工人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建筑工人的参与积极性,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论,从反应、学习、行为、效益4个指标出发,确定了12个评价LNG企业安全培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LNG企业安全培训的解释结构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各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多层递阶ISM模型能有效表达LNG企业安全培训影响因素的结构,直观反映各影响因子间的层次关系;确定LNG企业安全培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习指标,这为提高LNG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更系统地总结归纳安全领导力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整合55项实证研究的62个独立样本,剖析安全领导力、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探讨文化差异和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在变革型安全领导力和员工安全行为各维度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交易型安全领导力和安全遵守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交易型安全领导力和安全参与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相较于交易型领导力,变革型安全领导力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影响更大,而相较于变革型领导力,交易型安全领导力对员工安全遵守行为的影响更大;安全领导力在东方文化情景下或在大型企业中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地铁施工行为的安全培训效果,利用现场照片,研究工人不安全行为知识可视化机制。通过整理安全标准等显性安全知识,对施工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并利用工作危害性分析(JHA)和语句相似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显化现场照片中包含的施工工人隐性不安全行为知识。设计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可视化系统,采集和存储显化的行为风险照片。将此系统应用于以起重吊装类不安全行为"起重吊装过程中,施工工人进入危险区域"的显化研究。算例结果表明:通过相似度计算对比,包含JHA确定的影响因素的照片描述,能有效匹配所反映的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