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阳泉地区酸雨频率、发生时间与降雨成分及其变化分析,以及与环境空气SO2、NOx监测数据时空变化对比,分析阳泉市区点源、煤矸石山等污染源排放、治理、减排及其变化情况,得知该地区酸雨频率的变化主要与矸石山、机动车及低架点源酸性污染物排放量相关,同时高架点源排放的酸性污染物是影响市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而不是酸雨频率变化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依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1997~2011年降水监测资料、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结合北京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变化,分析了酸雨前体物的排放与环境空气中酸性物质及降水中组分的相关性,为政府部门评定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制定未来防控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环境空气中NO2、NOx、SO2年均浓度显著相关,说明北京地区环境空气中氮与硫的来源基本相同,均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这也是酸雨形成的根本原因.北京市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局地排放源,而降水中硫、氮的湿沉降量与环境空气中SO2、NO2、NOx浓度变化趋势的相关性较差,表明降水中各离子浓度受局地源和外来大气输送共同作用的影响.同时发现降水中硝酸根浓度与机动车数量呈现相同变化趋势,反映出机动车尾气排放的NOx与降水中硝酸根浓度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根据济南市历下区5个大气例行监测点位2015年上半年PM2.5、PM10、SO2、CO、NO2、O3逐小时浓度的监测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CO与PM2.5、PM10、SO2、NO2强相关性出现次数最多,表明CO排放源是引起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监测点位周边2 km范围内机动车尾气和餐饮燃煤两项污染源进行排放量估算得出:机动车尾气CO、NOx、PM2.5和PM10年排放量分别为388.18吨、111.18吨、4.35吨和4.72吨;餐饮燃煤CO、SO2、NOx年排放量分别为36.0吨、24.0吨和9.6吨.因此,控制CO排放源对改善济南市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利用北京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北京市城近郊区近20年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SO2、降尘、B[a]P浓度显著下降,而NOx、CO浓度和O3超标情况显著上升,空气污染处于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年内变化显示,采暖期污染比非采暖期严重,尤其SO2在采暖期浓度是非采暖期的5.7倍.从空间分布上看,TSP、降尘、O3表现为近郊区污染重于城区;SO2、NOx、CO表现为城区污染重于近郊区.空气污染源增加的压力与环境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是驱动北京市近20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重点污染源的整治、能源结构调整、能源的清洁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等对保护环境空气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高速发展,大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受民众关注,我国已建成国控—省控—市控—县控四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监测项目包括SO2、NO2、CO、O3、PM2.5和PM10.基于2018年绵阳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气象资料分析上述6个监测项目年均、季度、月均、日均及每日最大小时浓度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合颗粒物化学组分对产生原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绵阳市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夏季相对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O2、NO2、CO和颗粒物(PM2.5和PM10)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冬季PM2.5与SO2、N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和0.635,PM10与SO2、N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5和0.655,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颗粒物二次转化尤为明显,冬季需重点管控颗粒物;春季和夏季O3与PM2.5、PM10呈显著正相关,需做好颗粒物和O3的协同管控.O3每日最大小时浓度多集中在13:00?—?18:00,其他污染物每日最大小时浓度多集中于08:00?—?12:00和20:00?—?24:00,同时NO2在20:00?—?24:00出现每日最大小时浓度的频次占67.1%,控制机动车等污染源排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根据南京1992-2011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研究了南京市近20年的酸雨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以前,南京市酸雨发生频率逐年降低,2001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年降水pH值均小于5.6,酸雨污染趋势上升;根据2002-2011年南京市6站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年平均PM10浓度逐年下降,SO2、NO2浓度先升后降多优于国家二级标准。综合酸雨和环境监测数据得出,南京市近年酸雨污染趋于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可吸入颗粒物减少和外来污染源的输送影响。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辽宁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将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和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通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铁岭市老城区大气质量现状。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二氧化氮三种污染物浓度在2001年较高,之后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只有二氧化硫浓度呈波动起伏变化的趋势。利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预测大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铁岭市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同时分析了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ISC长期模型在烟台市空气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次将ISCLT模型应用在烟台市空气污染综合控制规划中。研究在进行模式验证的基础上,模拟了SO2,NOx长期平均浓度,进行了城市空气污染特征分析及控制效果的预测。结果表明,ISCLT模型完全适用于在气象参数的获得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模拟大气污染物的长期浓度分布;部分主要高架污染源以及低架点源是烟台SO2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市中心区、环境空气中NOx浓度的2/3来源于机动车排放;实施综合治理方案后,区域SO2浓度基本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合肥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合肥市气象局酸雨监测站1992-2007年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年、季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面气象条件、地面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的关系;同时,应用轨迹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酸雨发生率与不同高度输送形势的关系.结果表明,合肥市酸雨发生率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年平均降水pH值呈下降趋势,酸雨频率呈增加趋势,尤其是pH值低于4.5的强酸雨在2001年之后出现频率增加显著,与近年来地面SO2浓度的快速增加趋势一致;中度以上强度酸雨出现频率随降水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特点,中雨和大雨时最高,毛毛雨时最低;地面污染物浓度,尤其是SO2与降水酸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当地面SO2浓度高于40μg·m-3时,酸雨发生率接近90%;轨迹分析结果显示.合肥降雨酸度与输送形势关系密切,酸性降水发生率在低层以偏东北方向的轨迹最高,在中空(1500m)以偏东轨迹和西南轨迹最高,在高空(3000m)以偏西南轨迹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蒙自市2015年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结果显示:蒙自环境空气质量出现超标,首要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浓度季节变化,主要受蒙自冬干夏雨的季风气候影响;臭氧浓度主要受湿度影响;NO_2和CO浓度高锋值和机动车出行的最高峰时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镇江市区2008—2017年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近10a来镇江市区酸雨的变化及趋势。结果表明,自2008年以来,市区酸雨污染呈明显下降趋势,酸雨主要发生在冬秋两季,春夏两季较轻,其中9月份酸雨发生率最高。降水中主要阳离子为Ca~(2+),主要阴离子为SO■,SO■/NO~-_3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镇江市区的大气污染正在向煤烟型与机动车混合型转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太原市2001年-2012年环境空气定点监测数据,采用分时段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太原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这与太原市积极转变经济结构,加强污染控制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太原市自然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格局都不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太原市空气污染情况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杜晓兰  毛炳启 《山东环境》1994,(4):14-15,10
大气监测数据合理性与可靠性的分析判证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杜晓兰,毛炳启环境大气中某些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在一定条件下有其特定的规律性,大气例行监测数据应能准确地反映出这种规律。然而没有质量保证的监测数据却会得出不合理的结论。因此可以通过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十一五"期间李沧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中SO2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五年间SO2浓度的月、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对SO2浓度变化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李沧区SO2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月际变化呈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污染较严重,夏季污染较轻。通过对产生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近6年(2005-2010年)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和空气质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SO:和PM10年均浓度超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N02浓度达标但逐年升高。冬季(1月、12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达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24.2%;同期,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则由21%降低至3.2%。PM10是乌鲁木齐市冬季出现频数最高的首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1~2010年昆明市主城区城市例行监测数据,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昆明市主城区近10a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影响。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可吸入颗粒物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二氧化氮逐渐成为污染负荷中贡献率最大污染物,从而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从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污染转化。受牡理、气候条件影响明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存在季节变化规律,夏秋季节明显好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7.
X51200701616近20年北京市城近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张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26(11).-1886~1892环图X-9利用北京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资料,研究了北京市城近郊区近20年来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年际变化看,SO2、降尘、B[a]P浓度显著下降,而NOx、CO浓度和O3超标情况显著上升,空气污染处于由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转变的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复合污染特征.年内变化显示,采暖期污染比非采暖期严重,尤其SO2在采暖期浓…  相似文献   

18.
上海金山区酸雨分布特征及降水酸度主控因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上海金山区2006-2010年降水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降水pH年均值、酸度及酸雨频率的分布特征,并对降水化学组成及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0年金山区降水的酸化及酸化频率较高,pH均值为4.24,酸雨频率为86.4%。降水主要离子为SO42-、NO3-、NH4+、Ca2+和Na+,上述5种离子占降水离子总浓度的87.8%,主要酸性离子SO42-、NO3-与阳离子NH4+、Ca2+和Mg2+均具有较高相关性。通过对降水酸度主控因子的探讨发现,主要致酸物质为SO42-,但NO3-对降水酸度的影响越来越大,碱性物质中和作用中起主导地位的是NH4+,雨水酸化的最主要来源为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19.
青田县酸雨现状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3年-2007年青田县降水和大气监测数据,对青田县大气污染因子(SO2、NO2和TSP)和降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酸雨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青田县酸雨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从年变化趋势来看,酸雨强度较大,受酸性降水污染较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从季度变化趋势来看,第一、四季度酸雨污染问题突出;从月份变化趋势来看,1月-3月、10月-12月酸雨污染问题较4月-9月严重。其形成主要是因为上风方向的S02、NOx等污染物浓度超标,随着天气系统的移动而被携带至本地区所致,同时与降水量、风速、气温和大气层结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淄博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和PM10在不同高度的浓度值进行分析,找出污染物垂直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SO2和PM10日均浓度值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控制治理提供一定依据。研究结论如下:淄博市垂直空间SO2、PM10浓度变化基本呈随高度增加而逐步降低趋势;同时SO2和PM10浓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改善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不仅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给城区以自然通风通道,增加城市对污染物扩散稀释的能力,而其要在开展针对建陶、水泥等行业专项行动,降低工业粉尘排放,加强对城区内市政、房地产建筑工地的监督管理,减少道路和建筑扬尘的同时,加强对SO2排放企业尤其燃煤企业的监管力度,控制SO2排放量,也会相应的进一步降低PM10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