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液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事故较多危害极大,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颁布了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和GB18564.2-2008《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2部分:非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以下统称新标准),新标准对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罐体(以下简称罐车罐体)设计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罐车专项检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已经开展了危化品汽车罐车罐体的检验工作。目前,现行的检验依掘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12月颁布的GB18564—2001《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对检验方面规定的内容比较笼统,在实际检验中可操作性不是很强。笔者通过对汽油罐车罐体的全面检验,总结出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危险化学品运输罐车常压罐体是指GB 18564.1《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条件》标准中所描述的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其检验工作大多有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为此,笔者就在对其常压罐体检验工作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指出了目前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从制造、使用、监督管理、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开展此项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就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常压罐体检验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莫乾赐  蔡永平 《安全》2013,(5):30-33
正近段时间来,仅广州"6·29"、延安"8·26"这两起常压罐车(本文指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简称"罐车")交通事故引起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共造成56人死亡,3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研究发现交通事故是引发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交通事故后罐车罐体由于质量不合格使其容易产生液体泄漏并引起燃烧、爆炸、腐蚀、毒害、环境污染等危害又是引起危险化学品事故一个主要原因。因此,罐体的质量是预防控制罐车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罐车侧翻事故罐体受损与速度的关系,以某型号罐车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模拟,研究罐车在有、无内部压力和相对速度30,45,60 km/h下侧翻情况,并获得罐体塑性应变云图、动态应力云图和变形云图。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罐车模型下,有初始内压罐体侧翻有应力振荡现象,对碰撞的影响程度较大;罐车相对速度达到60 km/h后罐体的塑性变形量大大增加,罐体后封头焊缝处是主要损伤区域,动态侵入量峰值为164.25 mm,未达材料的失效极限,但仍需要加强罐车尾部的防护以确保罐车罐体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危险化学品罐车罐体局部加强防护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盐城市某单位一辆轻质燃油常压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发现罐体有轻微渗漏现象,该车赶到就近的加油站将罐内盛装的汽油卸入加油站油罐内,在卸油即将结束时该车罐体己开始大量泄漏。我们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在该车卸油结束险情排除后将罐车带回我所罐车检验场地。  相似文献   

7.
根据<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之规定,汽车罐车分为罐体固定在汽车底盘上的单车固定式汽车罐车和半挂式汽车罐车.罐体又可分为裸式、有保温层或绝热层形式.  相似文献   

8.
液氯汽车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氯气泄漏,由于罐体安全附件密封点较多,因而绝大多数泄漏发生在安全附件上。运用事故树(FTA)分析方法分析了液氯汽车罐车罐体安全附件泄漏事故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用来储存石油以及液体石油产品等危险化学品的常压储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关事故时有发生。然而,关于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事故的研究并不完善,相关的法规标准体系也存在缺陷。针对此问题,从多角度出发,总结了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相关事故研究的进展与不足。通过对国内关于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发布的政策规章,以及行业标准的研究,结合相关企业意见,归纳了其标准化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减少危险化学品常压储罐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已初具规模,从中央到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相继出台。但对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来说,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各种配套法规、规章和标准还未能及时制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收集了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标准有关资料,对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分类、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标准体系构成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了美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包括露天和井下)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法规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法规体系(矿山除外)的要素构成,以及各要素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分析了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及标准体系的特点。为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相关标准科研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收集了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标准有关资料,对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分类、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标准体系构成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了美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包括露天和井下)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法规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法规体系(矿山除外)的要素构成,以及各要素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分析了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及标准体系的特点。为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相关标准科研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姚建 《劳动保护》2012,(2):102-104
众所周知,危险化学品罐车是物流行业危险性最大的长途运输设备之一,它承担着大量承压、有毒、易燃、易爆或有腐蚀的危险化工产品液体的运输任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设计、制造和使用管理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然而,笔者检验工作中发现,在高原地区罐车防波板的安全质量仍存在不少问题,现根据国家相关现行法规标准和罐车设计理论并结合检验工作实践,研究分析危险化学品罐车防波板安全质量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同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全国罐车事故时有发生,浙江省特检院罐车所结合检验的情况以及相关法规知识,编制一本《移动式压力容器(罐车)使用指南》。该《指南》分八个部分,分别从移动式压力容器(罐车)的基本结构、安全要求、应急操作、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与定期自查、定期检验等方面,告知用户罐车使用、检验、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春运将近,为保障罐车的安全运行,浙江省特检院罐车所员工一方面加强对槽罐车的  相似文献   

15.
姚建 《劳动保护》2010,(12):100-101
作为物流危险性最大的一类交通运输工具,危险化学品罐车罐体(以下简称危化品车罐体)承担了大量的有毒、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的液体危险化工产品的道路运输任务,该类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特检院申报的"基于超声相控阵的压力管道TOFD检测方法及装置"、"一种卧式储罐罐体及罐车罐体的环焊缝打磨机器人"、"基于超声相控阵的压力管道TOFD检测装置"及"一种卧式储罐罐体及罐车罐体的环焊缝打磨机器人"4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该批专利技术可用于储罐、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其中卧式储罐环焊缝打磨机器人技术,针对无损检测前端工序普遍采用人工手动打磨方式的现状,采用机器人自动打磨,解决了安全、效率和均匀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罐车追尾碰撞造成的危害,运用Hyper Mesh软件建立客车和罐车的有限元模型,并将该模型导入LS-DYNA程序,构建追尾碰撞仿真模型;计算2车碰撞过程中罐体结构变形量,分析不同冲击载荷和液体属性对罐体碰撞的应力分布、位移变化以及损伤变形演变的影响,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以罐车装载汽油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接触位移下,初始撞击速度越大,罐体变形量越大;同一碰撞速度下,变形位移量与接触位移呈正相关;充装率为0. 9时,罐体破裂的临界碰撞速度为43 km/h;用该仿真模型能够得出罐体破裂失效后的液体泄漏速率和泄漏量等参数。  相似文献   

18.
游乐设施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游客的生命和健康,完善的游乐设施法规标准体系是保证其安全的基础。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目前大型游乐设施的法规标准体系架构,并分析了目前大型游乐设施的发展趋势和标准需求。明确了新标准体系的目的和原则,在安全第一、法规标准一致性、继承性和发展性、产品全生命周期、产品种类全覆盖等原则指导下建立了新的大型游乐设施标准体系。论述了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基础标准的不同定位和下一步工作重点,并为法规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罐车作为一种特殊的移动式容器,由于其承载的介质通常是易燃、易爆、腐蚀和有毒等介质,而且出入的场所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就目前来讲,罐车定期检验的标准还不够完善,方式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本文就罐车定期检验时厚度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例证,得出了更加合理的测量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当前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化体系的现状,主要从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化体系完善、执法主体与职责划分、结构与相互关系、法规标准的更新与制定、法规标准的贯彻与执行力等几个方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了我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化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虽已初步形成体系,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职业卫生相关法规标准的总体策划、制修订和使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