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居住小区交通噪声总体评价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测所得交通流量和车型分布。采用预测为主、实测为辅的方法对典型居住小区进行了交通噪声预测。应用噪声冲击指数法对小区交通噪声进行总体评价。在分析小区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小区噪声环境的防治对策。并对减噪措施的效率进行了计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层次分析-熵权法进行计算,并通过我国37家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地下水中苯浓度的拟合验证对权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选.结果表明:①3组权重计算结果中,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包气带渗透系数均为最重要的指标,危险废物填埋场所处地层介质类型是影响地下水污染风险最显著的因素.在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时,选址需优先关注含水层及包气带介质类型,必要时应采取更高性能的防渗技术手段;②3组场地风险指数(R)和污染指数(C)线性拟合R2值排序为层次分析-熵权法(R2=0.84)>层次分析法(R2=0.75)>熵权法(R2=0.51),因此采用层次分析-熵权法得出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污染状况匹配度更高,构建的风险评价方法更能准确预测地下水污染风险;③当各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加和至总权重为0.96时,层次分析-熵权法可包含12项指标,且权重分配更为均衡,不易受到单个指标缺失的影响,由此建立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更加可靠.研究显示,层次分析-熵权法是更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构建的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结果准确、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及运行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灰色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灰色系统的评价方法引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评价指标值分为高、中、低 3类 ,首先计算出评价对象隶属于各指标类别的权系数 ,再将各评价指标同类别的权系数加权迭加 ,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权系数矩阵 ,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坐标图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 ,避免了常用的指数法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最后 ,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依照2005年胶州湾水质的监测资料,采用两种数学模型方法——单因子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进行水质现状的评价。通过计算得出结论:(1)胶州湾的东北部粪大肠菌群和无机氮超标,西北部无机氮严重超标,东南部粪大肠菌群超标,(2)采用熵权赋值法确定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并不能体现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应该选取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进行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分析和计算了各区域测点噪声超标值(△LAeq)、噪声指数(LKZ)和噪声污染指数(PN);从强度和影响人群人数两个角度评价校园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园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的水平,噪声强度超标率达到82%;据此,课题对校园噪声污染现状进行了影响分析和声环境质量的等级评定,最后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主要饮用水水库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识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评价和分析了深圳市13个主要饮用水库的水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饮用水库营养盐浓度较高,总氮和总磷超标的水库分别占92.3%和38.5%。按单因子评价法,石岩水库为Ⅴ类,深圳水库和罗田水库为Ⅳ类,梅林水库刚好达到Ⅱ类,其余水库为Ⅲ类。两种评价方法一致,而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判断水质是否超标,而且能够确定水质具体类别,具有计算简单、分析结果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构建了以目标渐近法、熵权赋值法、加权综合计算法、雷达图法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方法和相应的生态建设环境绩效评估指标,分析研究了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6年生态建设的环境绩效空间分布、各地市环境绩效指数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同环境保护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06年环境绩效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态省建设环境绩效指数的总体分布格局与自然资源分布格局呈正相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以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监测为例,全面分析评价其地下水水质特征及水质变化趋势,为研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情况和地下水污染情况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通过单因子指数法计算各项指标的环境质量指数,定量化评价各监测点水样中的水质污染项目及其污染超标倍数;在此基础上,利用Nemero公式计算综合指数F,得出定性化水质综合评价结果;然后,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对两年监测中有普遍超标的水质项目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从2021年和2022年每个季度共计8批水质监测数据看,2021年地下水监测中超标的指标主要有TH、TDS、CODMn、NH3-N、VP、Cr6+、FCB和Mn,而2022年在此基础上超标指标有所增加,主要为重金属元素;上下半年水质超标指标存在一定差别,且排水井中超标的水质指标制约了扩散井和监视井中的超标指标;排水井的水质全年均为极差,扩散井的水质总体上为较差,而监视井水质波动较大;三类监测井的CODMn和Cr6+表现为更好的协同性,而排水井的TH、TDS和NH...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都匀市开展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的基本思路,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可行性分析。采用噪声冲击指数评价法评价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在我省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通过选择北京大城市生态系统中与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气象环境因子,建立了包括生态环境状态指标、大气质量指标、气象致害指标和人体健康气象指标等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相应的18个二级评价指标在内的大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不同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方法,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生态安全气象环境综合值的计算与评价。应用上述方法对北京地区近9 a生态安全气象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城市生态安全气象环境排名前4位的是延庆、怀柔、密云和门头沟,排在后4位的是城区、丰台、海淀和朝阳,这符合北京城市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分布,说明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以流域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给出了指导,但作为规划环境评价对象之一的流域规划,该导则目前还没有给出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依照DPSIR框架的思路,初步建立了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集。但DPSIR框架也不是很完善,因其对因果关系简化过多,难以了解复杂的现实因果关系,所以要达到真实的综合环境评价,需要对现实指标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改进DPSIR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间存在的信息重叠问题,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运用SPSS软件基于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对当涂县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常用的指标体系建立思路(环境影响识别-确定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指标),增加原始指标定量筛选环节,将能有效避免指标间信息重叠现象的产生,指标的独立性更高;(2)2005年当涂县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综合指数为0.734 1,环境、资源、生态及社会经济分项指数分别为0.259 6、0.099 3、0.165 7、0.209 5。规划方案实施后,到2020年全县环境、资源、生态及社会经济分项指数分别为0.304 6、0.107 2、0.256 0、0.327 2,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规划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石纯  黄孟沧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8):564-567,572
生态适宜性指标体系已为上海市居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工作广泛采用。在评述34份规划与评价报告中该指标体系使用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居住区的内涵出发.新增并修正了部分指标。修正后的指标体系有反映居住区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的二级指标2项.三级指标8项。四级指标17项.基本实现了各项指标的定量化衡量。  相似文献   

14.
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其评价方法尚处于发展之中.对现有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以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例为基础,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在环境影响界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由土地与环境敏感区、噪声、振动、水资源和电磁辐射五方面构成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振动为例,对情景分析法在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流域规划环评中替代方案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三线一单”环境管理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快速影响评价矩阵(RIAM)实施规划替代方案综合评估.针对福建晋江流域开发规划环评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对6个规划替代方案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方案Ⅱ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下游生态用水、严控小水电开发等方面更具优势,可作为推荐方案并进入详评阶段.本研究建立的替代方案评价指标和方法,对于在流域开发规划环评中落实“三线一单”管理要求、促进规划编制与环评过程互动和提高评价效率具有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管理程序、技术方法、内容设置、评价结论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建立了评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早期介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评审制度的严格性、工作程序的合理性、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技术手段的先进性、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性、累积影响评价、替代方案、评价结论的明确性、规划评价结论的有效采纳、缓解和跟踪措施”等13项指标,并在对9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实施有效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该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介入时机晚、替代方案较少、公众参与普遍流于形式和对累积影响考虑不够等.   相似文献   

17.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is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for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since its emergence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examining its translation from theory into practi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ranslation of mitigation measures proposed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 (EISs) into planning conditions at two platinum mining and processing projects along the Great Dyke of Zimbabwe. By comparing mitigation measures proposed in EISs and those included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lans (EMPs), examining view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rs and local residents, as well as field observations the mitigation implementation status is verified and evaluated. Results show that 52% of mitigation measures proposed in EISs and mostly procedural are translated into planning conditions. Residents near the platinum processing plant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mitigation of sulphur dioxide, dust and noise impacts on their health. The need to incorporate and enforce substantive mitigation measures in EISs and planning conditions is recommended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合理评价海水入侵对于地下水含水层管理和居民生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海水入侵评价应用较广泛的为包含单一因子和基于统计分析的多种水化学方法。本文综合阐述了海水入侵评价中所用的水化学指标、原理与方法,包括在国内评价体系中少见的一些方法,并以珠江口地下水含水层为例,对比了各种指标的有效性,评价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结果显示,以Cl-和TDS作为简单直接的单因子可以快速评价海水入侵,尤其对于大范围的海水入侵评价十分有效。而和Ca2+,HCO3-,SO42-等变化有关的指标具有地域性,在研究区对海水入侵的指示并不是十分敏感。在复杂评价因子中,与离子交换有关SAR,BEX以及GQISWI与Cl-相关性较高,可以较好的指示海水入侵及水岩相互作用。经过分析,受到地下含水层和地表水道双重介质入侵的影响,研究区海水入侵范围在过去几个年代有向北推进的趋势。本研究对于高速经济发展下的沿海地下水含水层管理和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刚刚起步,其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还处于探讨阶段,这给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障碍。文中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从规划分析、环境影响分析、减缓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4方面阐述了评价内容。并对现有的评价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及应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港口规划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港口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为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