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中手性污染物对映体选择性行为的研究历史不长 ,但由于手性化合物对映体生物活性的差异性 ,手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对映体选择性行为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 10多年来手性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进行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国内外环境介质中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方法以及环境行为研究进展,对比了几种主要的对映体分离方法,对手性固定相的种类及特性、分离原理、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药物对映体在污水处理工艺和天然水环境中的降解或转化规律等环境行为,介绍了药物对映体特性在污染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0年有关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垃圾填埋场污染物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逐年增加态势,2015年后中国的发文量直线上升;(2)中国的机构虽然发文量多,但均篇被引频次不是很高,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垃圾填埋场污染物研究的热点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过程,垃圾渗滤液或污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降解,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无机污染物氮元素的去除,垃圾填埋场中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去除5大类;(4)垃圾填埋场污染物主要分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其中重金属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出现的频次高于有机污染物,填埋气等气态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手性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新材料及精细化学品合成等领域.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对映选择性较差、耗能高、污染严重等.生物催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且高选择性的合成方法成为当代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从生物催化合成机制、加氧酶的定向进化与改造、生物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过程优化控制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加氧酶在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我国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的概况。阐明了大气颗粒物(气溶胶)的表征研究,包括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环境化学行为;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宿的规律,包括化学过程和大气化学模式的研究等。介绍了某些大气污染物的特殊分析测试方法和采样技术,对今后发展大气化学的展望和战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有机有毒污染物在土壤及底泥系统中的吸附/解析行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及原理,动力学模型,与吸附/解析行为相关的作用,研究新方法及有机有毒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影响的研究成果,包括水环境中生物膜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以及生物膜不同组分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淡水环境是陆源微塑料转移至海洋的通道,同时也是微塑料污染重要的“汇”。与海洋环境相比,淡水环境更接近于微塑料污染水平最高的城市化地区,对人类的潜在影响更大。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和毒性效应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系统梳理了淡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状况,重点聚焦于微塑料对淡水生物的毒理学特性。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不足提出展望:(1)建立统一标准,完善微塑料采样技术,以便于各研究结果中微塑料丰度的比较;(2)野外调查与实验室模拟相结合,深入研究微塑料对淡水生物的毒理学特性;(3)加强微塑料与多种污染的复合毒性效应研究,探索微塑料与污染物的复合毒性效应和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污染物与蒙脱石层间域的界面反应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系统地评述了无视、有机阳离子、农药分子、细菌等环境污染物在蒙脱石层间域中的吸附、脱附、氧化还原、催化降解等界面反应机理,并指出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其环境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最终的环境影响.探讨了气候变化对POPs环境行为的影响,通过相关的文献和科研进展得出的结论,从气温、降水与极端气候以及由气候变化引发的生物行为变化多个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与POPs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今后在针对POPs污染的研究与防治中不能忽视这一要素,理应给予这一问题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效应已成为当前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研究的热点课题,介绍了PAEs的毒性危害,综述了当前不同环境样品PAEs研究的前处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规律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现场扩散示踪实验求得扩散系数,进而对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予以定量描述,是一种可靠易行的方法。对黄河托克托至河曲段的实际研究表明,以Cr2O或F-为示踪剂,运用Taylor模型进行多沙大河的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同时,利用现场示踪实验结果与经验公式的结合可以预测不同情况下的纵向扩散系数,从而得出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这将有利于污染物在水体中行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为系统地评述了邻苯二甲酸酯的环境行为、生态效应、环境归趋、数学模型和处理技术。指出邻苯二甲酸酯是生产量大和应用面广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学品,是目前世界上全球性的一类环境有机污染物。这类化合物的低水溶度和低挥发性导致了它们的高吸附亲和性,从而使得该类化合物在固体颗粒物表面的行为对于研究它们在环境中各种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确预测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归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它们的吸着-解吸动力学行为的认识。自20世纪80年代起,吸着-解吸动力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农药在土壤/沉积物上的吸着-解吸动力学和吸着-解吸对土壤有污染物的生物利用率的影响等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着重从实验方法,模型,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介质环境模型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环境数学模型,它将各种不同环境介质单元同导致污染物跨过介质间交界面的各种过程相连接,对污染物的过程,迁移和归趋进行模拟,对环境影响的早期评价、化学品的环境暴露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了综述和展望,并提出了值得开展研究的若干前沿课题。文章还给出5幅图解和约100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物排放的灰色线性幂函数预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M(1,1)曲线,研究和提出了一种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单变量灰色线性幂函数预测新模型(简称GIM(1)),并建立了辨识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常用的GM(1,1)模型内涵丰富,外延清晰,表现出良好的逼近功能,为环境污染物排放预测,决策和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表层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研究表层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光化学行为的实验方法,影响光化学行为的因素及影响机理,光化学反应与吸附,迁移等的互相作用。最后阐述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通过计算机将生物信息学的技术与成果用于环境生物技术,控制污染,降解污染物基因DNA的碱基组成-结构-功能的核酸信息,降解污染物酶的氨基酸组成-结构-功能的蛋白多肽信息,为应用环境生物技术控制污染,注入了新的灵魂与力量,构建遗传工程特效菌株,高效降解危险有机污染物;创造高效工艺系统,去除危险有机污染物;有效降低或消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是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的基本任务和光辉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可能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甚至造成地下水、大气和食物链的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威胁。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对于了解其进入土壤后的归趋,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类介绍了研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的各种方法,认为建立条件控制良好的模拟实验体系是进行此类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富碳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截存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是多环芳烃(PAHs)等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蓄积库,同时它也是该类污染物的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控制着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毒性.然而,沉积物并不均一,沉积物中的异质组分表现出对PAHs差异显著的吸附/解吸性能.研究表明,富碳沉积物对PAHs存在截存效应,控制着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过程,表现为吸附/解吸滞后、缓慢解吸和受限的生物有效性.最后,在综述沉积物中的富碳物质及截存效应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截存效应所带来的环境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