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对泰国尤其是曼谷的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做了简要介绍。泰国曼谷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为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包括改进燃油质量,控制新车排放标准,执行在用车检查与维修计划,加强交通管理,控制燃油蒸发排放等。这些措施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出发,分析其结构特点,剖析了现行排放标准执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并与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进行比较,提出适应我国21世纪环境管理需要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的基本设想。主要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技术基础上,脱离与功能区对应的关系,采用吨产品排放限值,缩小综合排放标准扩大行业排放标准,逐步按工艺、产品种类制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美污染物排放标准比较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系统分析美国大气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我国排放标准从制定到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我国排放标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工业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制度(NPDES)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工业点源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框架,点源排放标准需要包括排放限值和描述性要求,还要包括生产和排放控制环节的相关监测、记录和报告要求;国家按照行业制定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应用统计方法和成本效益分析技术,确保排放标准的合适性;基于技术的排放标准是全国最低标准,任何点源都必须执行,与排入水体的水质无关,确保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排放限值的形式必须包括日最大和月平均,对应地表水质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的两个限值;由排污许可证确定每个点源的排放限值(日最大和月平均),包括基于技术的排放限值和基于地表水水质的排放限值两个层面,在基于技术的排放限值不能保障地表水水质达标的情况下,执行基于地表水水质的排放限值。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确保点源排放标准得以高质量制定和修订的前提,因此需要加快点源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气和大污染物排放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详细地介绍了日本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内容。在探讨日本大气和水污染物控制策略与法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相应的标准体系,归纳了日本推行、实施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点与经验。尽管中日两国存在体制与国情方面的差异,但日本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些特点仍值得借鉴。特别是各个击破,在不同阶段重点控制主要污染物的策略;发挥地方政府在排放标准标准制定、实施方面的作用;实施总量控制的成功经验等,对研究并改进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对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基于我国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利用适应性调整后的IVE模型及改进的LEAP模型,结合机动车燃油经济性,建立了研究区域2004—2030年机动车CO,VOCs,NOx,PM10和CO2的动态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国Ⅰ和国Ⅱ规定的机动车排放控制标准(除摩托车外)对降低各类机动车型污染物排放因子作用不大; 而国Ⅳ标准将自2010年起执行,只有执行该标准才能显著降低所有汽油和柴油车型的污染物排放因子.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2010年后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将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态污染物(这是我国大气污气态染物主要的来源),本标准采用总量控制A值法在宏观上控制一个地区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限值,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严控制全部源强以利于环保制度的贯彻。 1 总量控制模式的选择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从目前看,是最新的制定排放标准的方法,它是总结现有各种制定排放标准的思想原则而逐渐形成的。1975年日本环境厅颁布了总量控制方法,并开始实施,日本一些城市执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手段和环境监管的基本依据。我国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存在未能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新兴及特征污染指标在标准中体现不够、标准间尚不能无缝衔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快研究并建立系统的水污染物最佳控制技术评估体系,增加行业特征污染、新兴污染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项目,强化标准对接、减少标准限值或适用范围上的冲突,加快流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管理计划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环境污染排放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污染源排放标准的选择关系到污染源监测结果的评价,本文描述了我国炼焦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发展。通过结合日常监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对炼焦行业三台煤气锅炉采用不同排放标准进行结果测算分析,阐述了炼焦行业中的煤气锅炉执行何标准进行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1990,(4):15-16,27
为了全面地贯彻执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较好的控制环境污染,不断改善我省的环境质量,我们在总结执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基础上,于1985年成立制标研究组,历时两年多,完成了《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广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2,(9):21-24
2011年9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的实施将提高火电行业环保准入门槛,推动火电行业排放强度降低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快转变火电行业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同时,新标准的发布也带来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很大争议,按照新标准执行,过高的环保压力会导致控制成本太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1999,(10):6-9
编者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护大气环境,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指导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作,1999年6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科学技术部、国家机械工业局联合发出“关于发布《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1999]134号),要求各地遵照执行。本刊全文发表文件发布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其所附的技术指南,为读者提供执行依据.1总则和控制目标1.1为保护大气环境,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技术政策,1.2本技术政策的适用范…  相似文献   

1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0,16(1):18-18
最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关于环保产业管理职能分工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国家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发展,负责组织拟定、实施和监督检查环保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国家环保总局参与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制定。国家环保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编号和发布。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建立和组织实施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不同时期面临的环境问题、环保政策的不同,排放标准的编制思路和内容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对各阶段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背景、环保政策及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炼化行业水污染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2015,43(1)
船舶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美国在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强调多部门分工协作,实施严格而灵活的船舶燃料标准与排放标准,制定排放清单,重视补贴、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运用。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快颁布实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强制性油品标准,制定排放清单,建立港口企业定期上报清单制度,建立"国家排放控制区"。  相似文献   

16.
李国香 《交通环保》1996,17(6):27-33
本文比较系统,详细地了我国汽车排放法规和测量方法标准的制定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它的敦烽针有助于汽车污染排放法规的更好贯彻实施。建立健全我国汽车排放法规制度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一项有效管理措施。对目前汽车污染现状的评估,交起读者对开发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举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化工工业中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多且环境污染加重的现状,阐述了控制污染物排放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对策。目的在于使化工从业人员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与环保责任感,以提高其控制化工业污染物排放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必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变革●济南市环保科研所彭宝山1996年召开的全国第四次环保工作会议推出了两项根本性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使200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重点治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形成了较完善的机动车排放控制管理体系,并在机动车高速增长中有效抑制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同步快速增长。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为等效借鉴欧洲标准,在我国复杂的排放控制实践中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排放控制的有效性低于预期;某些排放标准实施日期多次推迟损害了排放法规严肃性;标准执行中手段不够导致标准执行不严,致使部分车辆未达标使用,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建议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充分利用车辆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进步,严控机动车排污标准,提升大气环境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20.
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