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百口泉地下水电导率与溶解性总固体相关性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较为复杂,平行性、稳定性差,而电导率的测定简便、迅速,重现性、稳定性好,若二者相关关系显著,可通过测定电导率,按一定的比例推算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量。通过对百口泉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与电导率的相关性的监测、分析,经统计检验,线性关系显著,其比值范围在065~076,均值为07,即百口泉地下水的电导率1μs/cm相当于070mg/L的溶解性总固体。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近几年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对塔里木河下游霍拉山地区2013~2019年地下水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霍拉山地区地下水主要影响指标为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等,水质状况稳定,无明显变化.地下水持续消耗导致包气带增厚,进一步增大含水层与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3.
以华北地区某沿海石化企业周边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的污染特征。该石化企业工作区地下水主要超标因子包括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氯化物和钠等,污染主要由地下成水入侵导致;石油类和苯在部分监测点位有检出,污染趋势呈现微承压水层劣于潜水层劣于承压水层的趋势,污染多为地下管线跑冒滴漏导致。  相似文献   

4.
乔晓平 《四川环境》2014,(6):99-101
根据EDTA滴定法测定水质总硬度的实践经验,对EDTA滴定法进行改进,该改进方法和标准方法通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总硬度标准样品的比对测定,实验证明改进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采用EDTA鳌和滴定法检测阿克苏部分水样中的总硬度、钙离子浓度和镁离子浓度,并将之与国家对于饮用水硬度的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来水、地下水、多浪河水总硬度在350 mg/L左右,属于高硬度水。分析不同净水方式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滤装置及净水器处理后的水硬度在230 mg/L左右,硬度有所降低但依然属于高硬度水;阿克苏水质硬度较高,在饮用时需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其硬度,建议先过滤净化后烧开再饮用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6.
用蒸馏-液闪法和氧化蒸馏-液闪法分别测量了氚污染人员尿中的氚水浓度和总氚(氚水和有机氚)浓度。根据72个高于本底水平的尿中氚水和总氚浓度分析比较,认为在氚内污染工作人员的尿中,有机氚与氚水的浓度比值为(5.4 3.7)%。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乌蒙山重点地区大量控制性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采用Piper三线图示法和Q型系统聚类分析法,探讨了该地区基岩裂隙水的水化学成分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p H值空间变异性较小,其值相对稳定;Na~+、Cl~-、HCO~-_3显示出中等变异性;TDS、K~+、Mg~(2+)、Ca~(2+)、SO~(2-)_4变异系数大,含量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变异性。(2)聚类分析对水化学特征进行快速、有效的分类,较好地揭示了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分析结果直观且效率高,能够精确区分Ⅳ类水及其水化学成分特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总铜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线性最小二乘法的数学特性,提出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总铜的不确定度的简化评定方法,通过识别和分析不确定度源,对不确定度进行量化,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此方法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中的总铜含量直接法测定中不确定度的快速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四川省5种饮用水总放射性的监测结果,发现各类饮用水之间总放射性比活度检出结果差异较大。经处理的出厂自来水相对较低,地下水较高。90个自来水样总α检出合格率为96%,总β合格率为100%。对总α超值水样建议进行核素^226Ra检测,而且^226Ra的含量不应超过总α限值。  相似文献   

10.
薛晓荣  陈锦秀 《青海环境》2000,10(4):189-190
文章采用加标回收控制总硬度测定结果准确度质控方法,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以水的总硬度和氟化物含量为例,讨论有关环境标准使用的一些问题。认为应当严谨使用环境标准,否则,可致后患。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青海省长江、黄河、澜沧江、湟水河国控断面地表水中总d、总B放射性水平的监测和结果分析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用蒸馏液闪法测量尿中氚水浓度 ,用氧化蒸馏液闪法测量尿中总氚 (氚水和有机氚 )浓度。同时测量了 1999年核设施退役时接触氚人员的高于本底水平的尿中氚水和总氚浓度 72个样品。比较氚水和有机氚浓度 ,得到有机氚浓度占氚水浓度的平均值为 (5 4± 3 7) % ,其值与理论值和动物实验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硬度是衡量地下水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长春市水文地质特征,对水质数据进行筛选,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地下水常规组分数据与地下水硬度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形成区内硬度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长春市地下水硬度增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冰滩冰川的综合考察,对该地区2008-08-01日至08-31日的水文、气象以及水环境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冰川表面大量覆盖冰碛增加了冰川表面的反射率,加速了冰川消融;整个8月日均气温在8℃以下,气温的日较差较大,冰川消融期的降水以降雪和冰雹为主;冰川融水的电导率和溶解性固体相关系数可达0.98,两者与气温的相关度也可达到0.8以上。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灌区选择设施菜田(n=4)和水旱轮作大田(n=4),通过田间多点取样观测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种类型农田土壤氮素累积与分布特点,以及其迁移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菜田0~150 cm土壤剖面溶解性总氮(TS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SON)含量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5~5.6、1.5~3.4倍和1.6~9.8倍。设施菜田土壤氮素主要累积在0~5 cm和5~20 cm土层,而大田主要在40~100 cm土体。设施菜田和大田土壤溶解性总氮占全氮比例分别在5.4%~11.5%和2.2%~4.9%之间,前者的淋失风险较高。设施菜田各形态氮素累积量表现为SON>NO3--N>NH4+-N,大田为NO3--N>SON>NH4+-N。设施菜田浅层地下水中TSN、NO3--N和SON含量也都显著高于大田,前者平均含量分别是后者的9.5、13.8倍和7.0倍。因此,硝态氮和溶解性有机氮都是2种类型农田氮素累积的主要形态,也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2018年度伊宁市饮用水源地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研究,并使用R3.5.1统计软件的"vegan"程序包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对新的综合指标和水质指标月变化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综合携带了全部信息的76.05%;伊宁市饮用水源地地下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硬度、硝酸盐、砷和硫酸盐;季节和天气状况是影响伊宁市饮用水源地地下水水质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蒋勇  赵鑫  徐俊  李雪泓  唐辉 《四川环境》2023,(5):327-333
为了解广元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放射性水平,对居民通过饮水途径摄入放射性物质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调查了广元市四县三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地2018年~2021年期间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使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对检测数据进行了组间比较和分析;根据不用年龄段公众饮水的情况计算饮水途径导致的辐射吸收剂量,再应用健康风险模型评估导致的居民健康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总α放射性浓度范围为0.0045~0.1610Bq/L,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为:0.0103~0.1560Bq/L;不同年度、不同水源地、不同水源地类型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通过饮水途径摄入总α、总β放射性所导致的年均总待积有效剂量均低于0.1mSv,总α和总β放射性对各年龄段居民所致的总致癌风险处于1.80×10-8~3.74×10-7,低于WHO和ICRP发布的最严格控制限值。广元市四县三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地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在同一样品溶液中连续测定亚铁和总铁的分析方法,对同一标准样品溶液和实际样品进行了单独测定亚铁和总铁含量的实验,同时在完成亚铁含量测定后加入试剂,进行了总铁含量的连续测定,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相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和连续测定的总铁含量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关于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相关标准还不够细化,操作规程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准确度,对监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前期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的实验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回收率和准确度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实验过程中的水样放置时间、蒸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