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SM)的科斯雷岛是易发生经济活动聚集的岛屿经济的典型.家庭平均人口多,可居住土地面积小,经济活动有限,家庭依赖自然资源作为燃料和食物的程度高.我们分析了经济活动聚集--及其通过贸易和人口迁徙得到缓和--是如何影响红树林资源利用的.对1996年和2000年的家庭调查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尽管美国援助和公营部门就业机会的减少,家庭对红树林资源的平均消费并未增加,人口迁徙和汇款收入使得人们可能通过购买进口燃料和建筑材料来取代红树林木材.尽管人们的偏爱发生了变化,重点转向对进口品的消费,人口增长以及美国经济援助的进一步减少将可能造成对红树林和高地木材的总需求上升.此外,持续的移民出境现象,可能会加速锯缘青蟹向岛外科斯雷人居住地的出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全球国际水域评估53号亚区--孟加拉湾的研究成果.文章介绍了该地区情况,指出孟加拉湾区的发展指标有很大的差别,生活在南亚地区的大量贫困人口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因子.文章选择了3个地理区域进行详细分析:①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加拉亚河河流系统;②马来西亚美保(Merbok)河口红树林区;③孟加拉国的萨德班斯(Sunderbans)红树林区.水资源综合管理要依靠孟加拉国、印度和尼泊尔国为了共同利益进行地区间相互合作,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文章还分析了马来西亚城市化和孟加拉国养虾业无序扩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要通过改进管理方法,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同时提高养虾业经济效益.总之,这些措施需要成为各国为实现联合国制定的世纪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越南的养虾业正处在对生产体系的基础改造,使其转变成一个重要产业的过程中.该地区其他国家的经验,特别是高投入生产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泰国的经验表明,现在正是通过干预使养虾业改道进入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上更可持续的道路.在泰国,实施强化的体系和复杂的产业组织的多年经验并没有获得可持续的解决办法.这里所面临的任务是使社会重新赢得控制并沿着更有效和良性发展的道路改变改革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国家的现行方法不可能使养虾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对整个对虾的生产、喂养、加工、供销及管理的方式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4.
针对克拉地峡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应用多时相的Landsat、HJ-1B数据和SRTM高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对泰国克拉地峡东西海岸带的红树林变化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克拉地峡地区,西海岸带红树林分布比较广泛,面积较大,东海岸带分布较少并且分布较集中,面积较小;(2)近40a来红树林面积总体上在减少,东海岸总体减少比例较大,西海岸红树林减少比例较小。东西海岸带红树林的大量减少都集中在1989年到2001年间;(3)克拉地峡东西海岸带的红树林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在东海岸,对红树林破坏的最主要因素是养虾池的建立;在西海岸,城市化扩张、海岸带开发是造成红树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一、海南岛沿海环境概况 海南岛面积33556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470公里,岛上大小河流157条。这些河流将丰富的陆源物(包括污染物质)携带入海。该岛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3.8-25.5℃,最高温为35.3℃,海面最高气温为32.2-35℃。东西沿海年终雨量差别较大,东部万宁南桥年降雨量达2866毫米,西岸北黎仅1087毫米。海南岛沿海有丰富的鱼、虾、蟹以及海参、海藻等水产资源,珊瑚遍布全岛沿海,还有红树林等资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加之从2012年来以有孔团水虱为主的海洋污损动物在保护区内大面积爆发,使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因此对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进行污染监测、污染源分析及生态系统健康诊断、评估、预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对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连续5 a监测和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污染状况和变化特征,探究其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成因,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在近5 a的时间里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经历了从2013年—2015年污染程度逐渐减轻,到2016年—2017年污染情况再次严重的过程。根据三种污染评价方法得出近两年塔市、山尾村、三江镇区域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情况最严重,水体污染以有机质和氮污染为主。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高位池养虾数量,实施退塘还林及虾塘养殖废水处理等措施,尽快使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支点国家,海岸带广泛分布有红树林,其西南部的松达班地区尤其典型。本研究基于1990、1996、2000、2005、2010和2016年6个时期Landsat TM/OLI中等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开展了基于SVM方法的孟加拉国海岸带红树林遥感监测,并应用8 m空间分辨率的GF1-PMS1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结果检验,给出了6个时期孟加拉国海岸带红树林空间分布状况,分析了红树林30 a间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近30 a孟加拉国海岸带红树林面积整体上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1990年面积为468218.932 hm2,至2016年红树林面积共减少17077.898 hm2;2)海岸带红树林空间上呈东部和西部减少,中部增加的态势,近30 a间东部吉大港专区红树林面积减少了45.7%,西部库尔纳专区红树林减少了2632.007 hm2,但仅占总面积的0.64%,中部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面积增加3108.604 hm2;3)东部吉大港专区红树林面积减少区域主要位于诺阿卡利附近沿岸和佐拉尔甘杰沿岸,主要减少的原因是虾养殖池的建立;西部库尔纳专区红树林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松达班地区河口、沿岸附近,主要减少的原因是虾养殖池的建立和人类活动将红树林转换为其他类用地;中部巴里萨尔专区红树林面积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戈拉吉博群岛周边,主要增加的原因是人工种植红树林和红树林的自然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解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于PSR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大湾区的香港米埔、深圳福田、广州南沙和珠海淇澳岛4个典型城市红树林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识别健康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为淇澳岛(3.05,健康)>米埔(3.03,健康)>南沙(2.54,亚健康)>福田(2.13,亚健康).就压力指标而言,米埔和福田红树林的自然压力源为病虫害和生物入侵,人为压力源为人口、经济相关指标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福田还受到工业废水排放的压力.就状态指标而言,红树林受海水营养盐污染严重,南沙和淇澳岛红树林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红树植物多样性(除南沙红树林外)和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偏低,但鸟类生物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就响应指标而言,福田和南沙红树林由于面积小而生态服务功能偏低,南沙红树林的管理水平不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红树林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生态失衡导致的病虫害与生物入侵、受纳外源污染导致的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共性问题及自身特征与管护水平差异导致的其它个性问题.针对上述健康问题,建议:以缓解生态失衡为目标高效监测并推广基于自然法则的生态恢复,以源头控制为根本整体改善环境质量,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城市红树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广东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是广东省重要的红树林湿地之一。据野外调查:(1)该湿地公园内共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等真红树植物7种,其中无瓣海桑为国外引进树种;半红树植物有黄槿(Hibiscus tilioceus)、假茉莉(Clerodendrum inerme)等4种;常见的红树林伴生植物有厚藤(Ipomoea pes-caprae)、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等;(2)主要红树林植被群落有桐花树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群落等;(3)2018年迄今观察记录到鸟类8目21科34种,其中中国红皮书保护鸟类2种,即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4)为了更好地保护镇海湾的红树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建议今后从依法保护、保护与恢复相结合、先保护后利用等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0.
保护红树林     
赖金泉 《环境》1995,(7):13-14
保护森林,大家较为熟悉,保护森林中的红树林可说是鲜为人知了。红树林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分布并不广泛,它属热带、亚热带被子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面积约四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十万分之一。我国的广东、海南、广西以及香港的沿海一带有不同大小的群落分布。其中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下称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和香港新界《米埔红树林珍奇雀鸟自然保护区》(下称米博红树林保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