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三线、对数周期等大尺寸天线大量应用于通信台站与舰船上,然而,考虑到天线放置地点、工作频段、通信覆盖范围等要求,这类天线都具有较大的物理尺寸,在实验室环境和外场试验环境下都无法直接测量辐射方向图、发射效率、驻波比等天线性能指标。以大尺寸短波发射天线现场测试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尺寸短波发射天线现场测手段的必要性与所存在的不足,在传统现场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短波发射天线现场测试方法,对信台站与舰艇上大尺寸短波发射天线的设计、施工、调试、维修、以及现场系统联调等环节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无线通信中的终端天线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微带天线结构,并采用了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实际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可在0.816GHz~1.099GHz频段和1.657GHz~2.260GHz频段内达到要求的驻波比,可以实现GSM850/900/1800/1900频段以及WCDMA2100频段的要求。同时该天线结构整体辐射性能好,具有全向辐射性,适合移动终端使用。  相似文献   

3.
径向线缝隙天线(RLSA)是一个高增益和高效率的平面天线。由于天线面上的缝隙多达上千对,仿真数据量非常大,所需时间较长。本文采用具有周期边界条件的扇形模型,局部分析CP-RLSA以达到减少仿真数据量的目的。通过对缝隙的宽度、长度和偏转角度等设计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缝隙排列。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工作频率为2.6GHz的双单元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的新型电磁带隙结构(EBG)。本文基于传统的蘑菇状结构,将贴片改进为螺旋状,调整偏移了过孔圆柱位置,并采用了电磁带隙结构单元的整体倒“T”形状布局。过孔的位置以及结构单元的间隔基于HFSS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了优化,使新的结构在对天线系统传输特性影响很低的情况下更好的减小两个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干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广播电视发射塔电磁环境预测的方法,利用了广播电视发射塔天线的远场方向图,结合周边的实际地理环境状况,通过CEMS(复杂电磁环境方针系统)软件实现快速仿真。文中的广播电塔的天线使用了最常用的单极板天线,在CEMS软件中,用发射机代替广播电视电塔,在天线的辐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律放置接收机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对以后广播电视电塔的选址和改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某雷达天线系统的分叉波导开裂问题提出了三种结构改进方案,对三种结构改进方案进行模态和振动仿真分析,对比三种方案的一阶模态和最大应力值得出该分叉波导的最佳结构改进方案,并试验验证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在不改变天线结构的前提下增大天线增益的问题,采用了AMC(人工磁导体)加载的方法。设计一款圆环缝隙AMC加载的天线,通过对AMC相位的改变来优化天线。设计的加载天线包括AMC和60GHz微带贴片天线,该加载天线拥有10GHz(55GHz-65GHz)的带宽和5.6dBi的增益;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没有加载之前的天线,加载天线拥有相同的带宽,其增益提高了2.9dBi。  相似文献   

8.
大型武器平台上,天线辐射的准确快速计算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我们自主开发的软件EMRC的核心算法——弹跳光束法(SBB),然后利用该软件对天线辐射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商业仿真软件FEKO的结果做了对比,验证了EMRC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微带天线和常用的微波天线相比,有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易共形等特点。但是他的窄频带特性成了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因此,展宽微带天线的带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减小介质介电常数,增大介质厚度,并最终采用双层微带天线的方法,设计了一个60GHz的双层微带天线,拓展带宽到6GHz。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基于模态分析的产品结构改进设计流程,并采用该流程对某航天产品进行改进设计。该产品改进前结构基频仿真结果为53Hz,产品在正弦振动条件下部分单机响应有较大倍数放大,不能满足要求;改进后结构基频的仿真结果达到115Hz,同比增加117%,可以满足要求。案例表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有效性,达到了节省研制周期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媛  帅震清  冯林 《四川环境》2006,25(6):68-7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的电磁辐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分析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情况预测模型,结合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辐射方向上的电磁辐射情况做出预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is paper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veral antennas commonly used in cellular telephones. These include a monopole, a helix-monopole and a patch antenna. Each one of these structures is modeled and numerically tested using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imulation and human models based on magnetic-resonance images, which allow for inclusion of details of the human body in the simulation. The testing procedure involves antenna simulation in the proximity of the human head. The behavior of each antenna is evaluated for variable distances from the head geometry (0, 1, 2, 4, 8 and 16 mm). Continuous waveform,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urces used in mobile telephones, (250 mW, 1.8 GHz) is used as the form of the antenna excitation. The simulation outputs used as measures for this comparative study includ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The SAR levels for the head tissues are calculated for and with accordance to the two currently accepted standards: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 and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 (ICNIRP). The computed SAR levels within each of the considered tissues vary for the three antennas under investigation and are within the determined health safety standards.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atch antenna may be the structure of choice when considering safety standards, as its radiation yields the lowest local SAR in the head tissues.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种宽波段天线罩的工程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设计与实际制作,验证了工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实测天线罩性能与理论计算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如今,短波发信伸缩天线、插拔鞭天线等大量应用于通信台站与舰船上,天线绝缘性能是其重要的考核指标,该参量关乎到天线的持久性与通信的稳定性。以天线绝缘电阻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天线绝缘检测手段的必要性与存在的不足,在普通绝缘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电压采集法的绝缘检测方法,对信台站与舰艇上天线的设计、施工、调试、维修、以及现场系统联调等环节起到保障作用,改善了天线绝缘性能检测技术智能化、模块化、高精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重点考察不同天线在远区场同一接收阵列处的场强大小之间的不同关系特征,并利用神经网络对不同天线的这种非线性特征进行模拟,从而实现基于天线方向图对不同天线的分类,并对不同分类模型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飞机的雷击附着点是飞机防雷设计研究的基础,是飞机设计中的重要过程。本文以伊尔-76飞机模型为例,依据SAE-ARP5416和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雷击附着点试验方法,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对飞机的雷击附着特性展开研究,分析了机载雷达天线对飞机雷击附着点的影响,为机载雷达天线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