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L-半胱氨酸为预还原剂在低酸度条件下将As还原为As,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法测定水样中痕量砷的FI-HGAAS法。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各种不同水体中痕量砷。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提出,砷含量已成为粮油食品检测中不可缺的指标,我国规定:原粮含砷不得超过0.7ppm,食用植物油不得超过0.1ppm,酱、酱油和食醋不得超0.5ppm。因此,建立一种灵敏、快速、准确的测定粮油食品中痕量砷的分析方法,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健,促进四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发展较快。1974年,K.C.Thompson等人采用电热石  相似文献   

3.
砷对人体具有很高的毒性,由于含砷农药的使用,三废排放及砷矿的溶解等原因,自然界中砷的分布很广.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砷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向高灵敏度、高准确度方向发展.通常应用较多的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该方法灵敏度较低,操作冗长,并需使用有机试剂.与之相比较,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砷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  相似文献   

4.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底泥中的总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硝酸-高氯酸混合试剂热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底泥中的总砷。方法的检出限为0.016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0.2%,加标回收率在92.8%-108%之间。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快捷、便于推广,适用于底泥中的总砷测定。  相似文献   

5.
王亚中 《污染防治技术》2010,23(1):84-85,87
研究了一种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同时测定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中汞和砷的方法。汞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07ug/L和0.07ug/L,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1%,加标回收率在90.8%~106%之间。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水中的硫化物,对其工作曲线、精密度等进行了试验,表明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准确度都较好,适用于各种水质硫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砷及其化合物毒性都很强。环境中的砷往往被农作物吸收而进入粮食、蔬菜、果品等食物中,然后进入人体,危害健康。因此,对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一般采用Ag—DDC比色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砷,存在不少弊端。本文研究了用冷原子汞吸收间接法测定粮食小痕量砷,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采用AFS-9800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仪测定生活饮用水中微量砷的方法。结果表明,荧光强度为280 V,等电流60 A,读数时间12 s,硼氢化钾浓度为1.5%,对测定微量砷有较好的检出,检出限为0.004μg/L,标准曲线相对系数R=0.999 8,相对偏差为0.5%,不同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00%。该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了用冷原子汞吸收法间接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它是基于砷酸被硼氢化钠还原为胂,胂再把相应量的汞离子还原为原子态的汞,然后用测汞仪表测定汞蒸汽的浓度。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由测汞仪上读得的吸光度与样品液中的含砷量成正比。主要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砷时钯、镍两种基体改进剂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重点探讨了镍和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对石墨炉AAS法测定砷时的影响。在灰化、原子化温度,灵敏度,精密度以及回收率方面进行了比较,选择了土壤中砷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用本法测定了GSS-3标样及三种不同类型土壤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硼氢化钾将砷还原为砷化氢,用二甲基甲酰胺防止Sb、Bi、Se等元素的干扰,以新银盐为显色液测定人发中的砷。砷化氢可将银离子还原成具有较大吸光截面的银溶液。溶液呈黄色,其颜色强度与砷化氢的量成正比,最大吸收峰在波长400nm处。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仪器简便、成本低。方法的检出下限为0.024ppm,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6,回收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砷的有用性自医药品开始,利用其毒性和化学性质广泛地作为农药、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颜料和作为玻璃脱色,消泡剂,合金、半导体原料等用途。因此,也就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化学污染物。 许多国家为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止危害人类健康,都规定了饮用水,地面水中砷的最高允许浓度,工业废水的允许排放浓度。本文就监测,废水处理及排水管理中,有关砷测定时样品保存,预处理,测定方法以及测定技术上的诸问题,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3.
前 言 采用对二甲胺基苯胺与硫化物生成比较稳定的亚甲基蓝染料,测定地面水样品中痕量硫化物,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为了消除干扰,样品一般都需要经过前处理。前处理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类:(1)利用CO或N_2气流作载气驱出H_2S以醋酸锌吸收后测定;(2)在碱性中加Zn~( 2)使硫化物共沉淀与溶液中干扰物分离后测定。前  相似文献   

14.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汞的方法。对微波消解条件、样品粒度等进行了优化,用3 mL硝酸和2 mL盐酸的混合酸作消解溶剂,在设定的微波条件下汞提取完全。用3%的盐酸作为反应载流,0.01%硼氢化钾与0.5%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为还原剂,直接定容后应用HG-AFS测定,通过测定国家标准参考物质和加标回...  相似文献   

15.
样品经充分磨碎后,准确称取少量用去离子水稀释成一定体积。在搅拌状况下,吸取20μl泥液于石墨炉,用塞曼效应扣除背景吸收值进行直接测定。这是一种快速、无污梨的测定方法。用本法测定河流沉积物标准物质(81—101~#)所得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变异系数小于5%。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应用AFS-2202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水中的痕量砷.用5%的盐酸和1%硫脲与1%抗坏血酸混合试剂处理,并以1.5%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在5%的盐酸介质中测定砷,从而建立一种测定痕量砷的新方法,用于地表水痕量砷的测定,结果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中砷的存在往往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厌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SRB)利用有机物还原硫酸根生成硫化物,进一步通过硫化物与溶液中砷反应产生沉淀从而实现砷的最终去除。为了探讨不同因素对SRB除砷的影响,该实验研究了在不同初始pH值、碳源和初始砷浓度条件下的SRB活性及其对砷的去除效果。提取在UASB反应器中长期驯化的富含SRB的厌氧污泥进行批次实验。研究表明,在选取乳酸、乙酸、葡萄糖作为不同外加碳源的对比实验中,微生物利用乳酸作为基质反应相对缓慢(COD分解速率低),SRB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对硫酸根去除率最高),同时保持较好的砷去除率(大约60%);SRB利用不同有机物反应过程中产生碱度导致系统内pH逐渐升高,其中以乳酸作为碳源时系统内pH升高到8.5左右;随着初始pH的升高,砷的去除效果降低,硫化砷沉淀在弱酸性条件下更易稳定存在;随着初始砷浓度的增加,SRB的活性受到抑制,当初始砷浓度达到40 mg·L~(-1)时,SRB基本失去反应活性;利用驯化污泥除砷过程中,部分砷价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水体中微量锰的测定方法较常用的有两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过硫酸盐氧化比色法。其中,过硫酸盐氧化比色法所需用的设备较普通,操作较简便,测定精确度较佳,已被环境监测者广泛采用。该法的不足之处是所用的测锰试剂(亦有人称做特殊试剂)含有硫酸汞和硝酸银,不仅费用高,而且有较大的毒性。在测定锰含量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依据文献提供的测定方法推算,此废液的大致组成为:[HNO_3]=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巯基棉分离、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简称Ag-DDC法)光度法测定了用1MHCl提取的土壤提取液中三价、五价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MHCl的土壤提取液中的三价砷在巯基棉上的吸附率平均为95.7%,标准差S=±4.58%,变异系数C.V.=4.79%;五价砷的回收率平均为100.4%,S=±3.55%,C.V.=3.54%。土壤中能被1MHCl提取出来的共存离子不影响三价砷的吸附率和五价砷的回收率,分离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强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处理方法与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硫化物沉淀和中和沉淀工艺对强酸性体系下As(Ⅲ)和As(Ⅴ)处理效果,考察了沉淀剂种类与投量、酸度(或平衡pH)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结合共沉淀产物的元素组成与价态分析探讨了2种工艺的除砷机理。研究表明,硫化物沉淀对As(Ⅲ)去除效果优于As(Ⅴ),且As(Ⅴ)去除过程中存在As(Ⅴ)转化为As(Ⅲ)的还原过程;中和沉淀对As(Ⅲ)和As(Ⅴ)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但不存在砷形态转化过程。进一步以云南某硫精制酸化工厂实际含砷废水为对象,研究了硫化物沉淀(以Na2S为硫源)、中和共沉淀(Fe(Ⅲ)-Ca(OH)2,Fe(Ⅲ)-NaOH,单独Ca(OH)2和Ca(OH)2-Fe(Ⅱ)等)除砷效果和处理成本,发现上述几种工艺砷去除率均可达到99.0%左右;Na2S共沉淀法处理成本最高,单独Ca(OH)2成本最低但废渣产生量大;Ca(OH)2-Fe(Ⅱ)可在不大幅提高成本的基础上确保处理效果并降低废渣产生量。在工程中应综合原水水质特点、处理水质目标、可接受的处理成本以及含砷废渣处置要求等,确定最佳的处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