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坚决贯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十次会议部署,认真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8月25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实施《天津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津党厅[2017]82号,以下简称《攻坚行动方案》),突出强化了目标、措施和考核3方面内容,将PM2.5改善目标分解至各区,对10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逐一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重污染天气频发,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该区域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和"蓝天保卫战"的决胜战役。为有效减轻大气污染,降低PM_(2.5)浓度,十部委和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方案,分析了攻坚决胜的关键环节,包括巩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成果、减少散煤污染排放、实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妥稳应对重污染天气和强化责任落实,并提出了要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区域协调、深化科技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要闻     
正5月3日,生态环境部就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约谈了晋城、邯郸、阳泉3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并同步暂停3市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约谈指出,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晋城、邯郸、阳泉3市没有完成确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督查巡查发现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4.
正"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北京的秋天在老舍的笔下如天堂一般,"天气正好不冷不热","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大气污染逐步加重,加之气象原因,秋冬季也成了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攻坚期。监测数据表明,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总体虽然呈持续改善趋势,但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显著。为切实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环保部近日相继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污染排放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提升汽柴油质量是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的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从2017年10月起,京津冀"2+26"城市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本文对京津冀16个城市进行汽柴油采样分析其汽油烯烃、芳烃、硫含量和柴油硫含量、多环芳烃的达标情况。结果表明,此次京津冀燃油质量升级过程中,主要城市的汽油相关环保指标控制较好,总体满足国六标准要求;柴油硫含量超标问题严重,采样柴油硫含量总体平均值高达190.42mg/kg,没有较好实现油品质量升级。从供应链、利益链上强化对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是确保燃油质量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为确保2017年节能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并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中工业燃煤锅炉清零和采暖季错峰生产工作,10月19日,我市召开节能和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推动会。何树山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工业和信息化委部署了节能、工业燃煤锅炉清零和采暖季错峰生产工作,市统计局通报了全市节能目标完成监测情况,市环保局通报了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有关情  相似文献   

7.
<正>陕西省组建5个省级大气专项督察组,先后进驻西安市阎良区、兴平市、渭南市高新区、榆林市榆阳区、汉中市勉县开展大气污染专项督察。此次专项督察是紧密配合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的机动式、点穴式督察。本次督察重点关注中央和省上大气污染防治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特别是《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明显改善。然而,每年进入采暖季后,由于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和气象因素的不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低于其年平均水平。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环保部等十部委和相关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要闻截至11月2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三个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部出台。方案在"PM2.5下降""重污染天数减少"方面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和长三角地区下降3%左右,汾渭平原下降4%左右。有媒体指出,上述目标相比上年太过宽松,认为中国降低了治理污染的力度。对此,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方案的误读。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污染减排措施实施效果,基于地基观测及排放清单数据,运用WRF中尺度气象模型和CAMx空气质量模型,对德州市2017-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7-2018年秋冬季,德州市ρ(PM2.5)同比下降31.7%,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25.6%),大气污染攻坚措施成效显著;2018-2019年秋冬季,德州市ρ(PM2.5)同比增加8.5%,高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4.2%),这与不利气象条件及排放量同比减少有关.观测结果显示,2018-2019秋冬季,德州市PM2.5中无机组分、一次排放示踪物以及SO2和CO等气态前体物浓度较上一年度呈下降趋势,ρ(SOA)(SOA为二次有机气溶胶)、ρ(NH4+)同比有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53.8%和19.1%,这与大气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增加46.5%)及大气氧化性(增加6.4%)的增加密切相关,表明德州市复合型大气污染加剧,PM2.5防控难度加大.综合气象和减排评估结果可知,2017-2018年秋冬季,气象条件(13.4%)和长效措施(9.4%)是德州市PM2.5改善的两个主要因素;2018-2019年秋冬季,长效措施减排效果较为有限,减排主要来自预警应急(5.0%)和区域减排(5.2%),若仅考虑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将导致同比约19.9%的反弹.因此,持续深入推进长效减排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是德州市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从环保部获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方案》日前发布,决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电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行动。根据《治理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92家企业、777条生产线或机组要全部建成满足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的治污工程,设施建设运行和污染物去除效率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2013年9月,国家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至今实施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从环境监测的污染物数据来看,3年时间过去,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有何变化?为何大气污染物浓度呈秋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监测数据如何显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情况及"十三五"期间有何规划?近期,我们专访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宫正宇。  相似文献   

13.
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大气十条》顺利收官后,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成为下一阶段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指南。本文介绍了《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及目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以《三年行动计划》为依托提出了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国霞  於方  张衍燊  彭菲 《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2):1966-1972
2017年是我国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为评估我国《大气十条》的环境效益,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2013-2017年国家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并利用疾病负担法定量分析《大气十条》实施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气十条》自2013年实施以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ρ(PM10)较2013年下降了22.7%,74个重点城市的ρ(PM2.5)从2013年的72.2 μg/m3降至2017年的47.4 μg/m3.②疾病负担法分析结果显示,《大气十条》实施后,大气污染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有所降低,城市地区因PM10或PM2.5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2013年的52.1×104人降至2017年的43.9×104人.③基于2013-2017年大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分析结果,利用城市居民简略寿命表得出,《大气十条》促使我国城市地区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增加,2017年比2013年增加0.16 a.④从数据准确性、方法科学性和结果合理性等方面,对芝加哥大学得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人均预期寿命2017年比2013年增加2.4 a的结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结果高估了大气污染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夸大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研究显示,我国《大气十条》实施的环境效益显著,对人均预期寿命有一定的正向效益.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环境监测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军  滕曼 《世界环境》2013,(6):33-35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捆响了向PM2.5污染宣战的“发令枪”,掀起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的全社会行动。《大气十条》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大气十条》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PM2.5污染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PM_(2.5)时空变化特征,先利用MODIS数据反演1 km分辨率的AOT产品,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6~2017年逐日PM_(2.5)浓度的遥感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多种时间尺度PM_(2.5)浓度合成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最后从不同时间尺度对2016年和2017年PM_(2.5)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反演的日均、月均和年均这3种时间尺度的PM_(2.5)浓度结果总体上效果较为理想,时间尺度越大,遥感估算的PM_(2.5)效果越好,年均PM_(2.5)结果相对精度达80%以上,并且2016年和2017年同一时间尺度的PM_(2.5)遥感结果精度较为接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_(2.5)分布总体均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和"南高北低"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趋势.与2016年相比,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_(2.5)浓度平均下降约9.2%,且高值区范围明显减小,PM_(2.5)浓度高值一般发生在11月和12月,而低值则一般发生在8月.2017年与2016年PM_(2.5)浓度时空变化与2017年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和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活动密切相关,这也能间接说明大气污染减排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PM2.5时空变化特征,先利用MODIS数据反演1km分辨率的AOT产品,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6~2017年逐日PM2.5浓度的遥感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多种时间尺度PM2.5浓度合成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最后从不同时间尺度对2016年和2017年PM2.5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反演的日均、月均和年均这3种时间尺度的PM2.5浓度结果总体上效果较为理想,时间尺度越大,遥感估算的PM2.5效果越好,年均PM2.5结果相对精度达80%以上,并且2016年和2017年同一时间尺度的PM2.5遥感结果精度较为接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分布总体均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和“南高北低”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趋势.与2016年相比,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平均下降约9.2%,且高值区范围明显减小,PM2.5浓度高值一般发生在11月和12月,而低值则一般发生在8月.2017年与2016年PM2.5浓度时空变化与2017年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和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活动密切相关,这也能间接说明大气污染减排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大气污染的演变规律,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针对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在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观测网,围绕2017年秋冬季和2018年春、秋、冬三季开展重污染时段和重污染过程的地基和车载走航观测,评估区域大气污染输送和城市间大气污染的相互传输量.结果表明:北京市污染呈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春季主要受区域不利扩散条件及沙尘传输影响,秋季主要受西南通道传输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南、南部、东南通道混合层内传输与区域扩散条件不利的共同影响.秋冬季京津冀地区NO2、SO2污染物垂直柱浓度整体低于西南、东南和南部输送通道区域,当弱南风静稳天气条件主导时,北京市易受到污染物输送的影响,形成局域污染过程.研究显示,北京市重污染时段外来污染物各类尺度输送通道中,西南通道污染传输为主导,部分时段还受到东南和东部通道污染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要闻近日,环保部部长李干杰主持召开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会议不仅通过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施方案,还决定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治气"攻关A治气要强化科技支撑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采暖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染污综合立体观测网针对的是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制定适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综合观测技术规范,建立了区域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开展了近地面及大气边界层气象和大气化学过程的同步观测,构建了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及共享应用平台,实现了大气环境多源数据综合管理业务化,为大气重污染成因研究提供精准数据集,提升了京津冀秋冬季重污染成因机制研究和精细化源解析的能力,推动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开展了传输通道的加密观测,增加了背景站和手工采样点观测,建立了包括黑碳、氨和重金属等多要素的关键站点,并充分利用了服务于科学研究的超级站和垂直梯度观测技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综合立体观测网和数据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业务部门与科研部门数据的有效融合与综合管理业务化,具有效率高、代表性好、目的性强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应对决策部门不断提高的管理需求.观测网络和平台充分吸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观测经验,保证了观测网长期稳定运行;通过综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发布平台,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污染成因综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最终为实现我国空气质量的全面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