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含氮化合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业已成为环境的严重污染源而引起各界的关注。氮素污染的危害极大,进入水体,不但能诱发“富营养化”,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紊乱,而且还有以下影响:(l)消耗溶解氧,导致水体缺氧;(2)影响鱼鳃的氧传递,使鱼类致死;(3)与氯气作用生成氯胺,妨碍氯化消毒。氨转化为硝酸,又可由饮用水而诱发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亚硝胺则具有严重的“三致”作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经济有效地控制氮素污染已成为当今环境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2.
本项研究是以雪貂(Ferret)和旱獭(Woodchuck)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由于这两种动物的某些器官特征在解剖学上和生理学上与人类有其相似之处,试图通过雪貂和旱獭体内生物合成亚硝胺,说明人类暴露于化学致场物亚硝胺的另外一个来源是生物体内合成。同时,用烷基化学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对旱獭进行DNA烷基化的研究,发现由于被旱獭肝炎病毒(WHV,WoodchuckHepatitisVirus)感染的旱獭,不仅体内易于合成亚硝胺,而且其肝脏组织DNA烷基化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以DNA烷基化反应产生的烷化核酸碱基作为生物标志(Riomarkers),对于胃癌高发区人群尿中的烷化核酸碱基进行定量测定,并与低发区相对照,显示两者之间有差异性。本项研究为从动物实验外推到人群的设想提供了启示,还提出了以生物标志作为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ISO14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6年9月1日以来陆续出台的关于环境管理的~系列国际标准,是该组织在本世纪继ISOg000标准以来的对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贡献。该标准出台后,立即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ISO1400O源于全球环保浪潮,又超越于环境领域,人类对自身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关注是ISO1400O出台并形成热潮的源动力,追求“绿色”效益又是各类组织热衷于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寻求第三方认证的加速推动力。中国政府自始至终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并高度重视推广实施工作,至1997年12月底已有13家组织通过了14001试点认证,有Ic余…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由固体废物(炼铁废渣)制取的含有多种金属离子的染料废水脱色混凝剂(PSDC-1),试验了它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对印染废水的混凝效果。并与PAC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影响PSDC-1混凝及脱色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pH值在6-10范围内,PSDC-1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PSDC-1的两个最佳脱色区为pH值6-8和pH值13左右,与PAC相比,PSDC-1不仅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2个相同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研究不同温度、有机负荷对ABR启动过程中胞外聚合物(EPS)产生的影响,以及各隔室优势菌种。结果表明,高温和较高的有机负荷(OLR)促进EPS的产生,而EPS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较高温度也有利于反应器承受更高的有机负荷。启动结束后,沿着水流方向,隔室中的污泥发生变化,由水解酸化菌演替为产甲烷优势菌。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微生物代谢产物(SMP)的生成降解以及利用情况,研究了以NH4Cl为惟一能源物质的硝化MBR反应器中SMP浓度以及分子量(MW)变化情况,并运用活性污泥模型3(ASM3)准确地计算出微生物利用底物相关的溶解性产物(UAP)和微生物死亡相关的溶解性产物(BAP)的量分别是多少,最终证明硝化系统中产生的SMP可作为能源物质被异养菌进一步利用,而且相较于BAP而言UAP更易于被生物降解,得出结论BAP是SMP中的主要污染成分。  相似文献   

7.
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过程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可作为外加碳源投加到人工湿地,解决人工湿地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但温度对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生产VFAs过程的影响还有待深入探明。考察上述木质纤维素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碳源、糖与VFAs的变化规律,试图探明温度(10-55℃)对木质纤维素水解与VFAs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木质纤维素的水解具有促进作用,对VFAs产量的影响显著。35℃时是生物质发酵产酸的最优条件,VFAs累积量不仅最早(第10天)达到最高值154mgCOD/g生物质,而且碳源的数量和品质均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它适用于我国广大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废水处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去除能力(BOD5和COD的处理效果可分别达85% ̄95%和80%以上),而且具有较高的除磷(达90%)和脱氮(60%)效果。此外,它还具有运转管理方便及工程造价低等优良特性。本文对人工湿地系统的基本构造、类型、运行机理以及主要工艺设计和运行控制条件作了深入的介绍,并结合有关工程实例对该工艺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装有鲍尔环填料的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具有很好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效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SBBR具备了生成和保存内碳源以及产生缺氧区的良好条件;当硝化结束后,应立即停止曝气,可以降低出水TN并实现节能。分析了生物膜内各种基质、DO、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变化曲线,描述了生物膜内发生SND的过程和机制,并提出了SBBR中达到良好SND效果的曝气时间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管材水管与静态自来水水质间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铝塑复合管(PAP)、铜管、不锈钢管和镀锌铁管对静态自来水的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浊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管对自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小,且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对比分析了铜管和铝塑复合管在浸泡实验前后其内表面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自来水中浸泡10个月以后,铜管内表面密集地分布着块状的孔雀石晶体,而铝塑复合管内表面已严重变形,产生很多褶皱。  相似文献   

11.
以钛基氧化物涂层材料(Ti/SnO2-Sb2O5-IrO2)为阳极,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GE—CNT)为阴极构建电化学系统进行硝酸根(NO3-)去除研究,考察了阴极材料、阴极电位和pH值对电化学法去除水中NO[的影响,同时检测了铵离子(NH4+)和亚硝酸根(NO2-)的生成量。结果表明,利用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阴极可获得较好的硝态氮去除效果;随着阴极电位负移,NO3-去除率随之升高;酸性条件下NO3-去除率最高,NH;生成量也更多。对于由NO3-转化产生的NH4+,在氯离子存在条件下再次进行电化学处理120min,其去除率可达97.1%。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旋流内循环(EIC)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水的方法及效果,用EIC反应器代替UASB处理工艺,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沼气产生量大等优点,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供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水源水微囊藻毒素污染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饮用水源藻毒素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即MCYST)是由蓝藻的部分藻属产生的环肽化合物,性质稳定,已被证明具有明显的肝毒性,是肝肿瘤促进剂之一。目前消除水体中MCYST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多项研究表明臭氧、光催化氧化、氯化、活性炭以及生物控制等方法能较好地去除毒素。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颗粒物和正构烷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于2002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采集南京市5个功能区的大气气溶胶(PM2.5和PM10)样品,对两个季节不同功能区颗粒物及其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含量冬季高于夏季,细颗粒高于粗颗粒。正构烷烃的变化规律同颗粒物一致,且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上。根据各个功能区正构烷烃(C15-C32)的CPI(CPI1、CPI2和CPI3)结果,可知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由生物源和人为源共同排放产生。%waxCn的结果表明生物源对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贡献率为20%~43%,对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为1.66%~4.76%。  相似文献   

15.
不同pH控制策略下剩余污泥中NH+4-N、PO3-4-P、COD溶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富含氮、磷、COD,在其水解酸化过程中对pH条件进行控制,使污泥中的氮、磷、COD溶出到上清液中并进行回收利用是可行的。在22~25℃的温度条件下,1#反应器中剩余污泥先调节为酸性(pH=3),在实验第8 d氨氮、磷酸盐溶出量最多后调节为碱性(pH=10);3#反应器中剩余污泥先调节为碱性(pH=10),在实验第8 d COD溶出量最多后调节为酸性(pH=3); 2#反应器为对照实验,pH不进行调节。结果表明:若要以回收污泥中的氨氮、磷酸盐为主,剩余污泥由碱性(pH=10)调节为酸性(pH=3)优于由酸性(pH=3)调节为碱性(pH=10);若要回收污泥上清液中的COD为主,剩余污泥由酸性(pH=3)调节为碱性(pH=10)优于由碱性(pH=10)调节为酸性(pH=3)。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大气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2009年6月-2010年5月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TSP)和气态样品进行了连续采样,利用GC—MS对16种PAHs进行分析。∑PAHs浓度(气相+颗粒相)范围为39.93~1032.46ng/m^3,平均值为197.34ng/m^3;其中,冬季大气中∑PAHs浓度最大,相对浓度的范围为31.21%~72.98%,而夏季的浓度最小;检测出16种2~6环的PAHs,其中以3—4环为主。利用特征分子比值法和因子分析进行源解析,发现研究区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通过苯并(a)芘(BaP)等效毒性(BEQ)和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西安大气中PAHs的毒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特别是秋季和冬季大气中PAHs对人类的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各影响因素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显色时间8min,稳定时间10min,最佳波长490nm下进行吸光度测定的检测方法;分析分别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作为外加碳源时,降解菌Pseudo—monasputidaB-31的生长情况和共代谢降解典型药物苯扎贝特(BZF)的过程。结果表明,降解菌只有在外加碳源的条件下才可正常生长,而且其在葡萄糖环境中生长得更好;拟合得到的葡萄糖、麦芽糖和BZF代谢动力学结果显示,葡萄糖对BZF去除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同时从葡萄糖培养基中降解菌所提取的酶比活力要高于麦芽糖培养基,分析原因可能是葡萄糖所诱导的降解菌关键酶活力更强,而且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点位。  相似文献   

18.
万元产值废水量灰色预报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灰色线性幂函数曲线GIM(1)模型,研究开发出一个由幂函数与常数项组成的新的灰色模型(简称GPM(1))。研究结果表明,GPM(1)模型对于描述如万元产值废水量这类不可能无限增长或无限降低并具有某一饱和趋势的平稳系统的动态规律,是十分合适的。本文以实例说明了GPM(1)模型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环科环境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出资组建,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合格评定中心认可委员会认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心拥有一支经国内外权威机构培训,以国家注册审核员、高级审核员为主体,持有高、中级职称的认证人员和专家顾问队伍,并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环保实践经验。中心可为各类组织提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以及环境保护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20.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在2009年3月份的《绿色化学》期刊,刊登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郑新生教授等的以生物甲壳为原料合成生产生物柴油催化剂的论文。传统可溶性强酸、强碱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反应时间短,生产的生物柴油产品纯化复杂、能耗高,而且产生大量废水、废酸(碱)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固体催化剂由于不溶解在反应体系中,能很好的从生物柴油中分离出来,因而无需中和、水洗工序,不产生废水,节能、节水,同时固体催化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