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入河排污口是连接陆域污染源和受纳环境水体的枢纽,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排污许可制改革有关入河排污口监管的制度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衔接排污许可制、做好入河排污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技术支撑、摸清底数关系、实施分类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结合排污许可制改革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切实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进入法治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在抓好排污许可证数量的基础上狠抓质量提高,坚持走好精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道路;在建立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成核心制度,推动排污许可制与环评、总量控制、生态环境统计、监督执法等相关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的系统联动,扩大排污单位、环境要素覆盖面,强化固定污染源"一证式"执法监管和贯穿全周期监管,全面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3.
排污许可制度通过改革要成为固定点源污染治理的核心制度,离不开政策、法律的推动,也需要研究者对该制度改革的法治蕴涵予以解读。由此提出3项改革建议:公开、公平、公正地设定和实施排污许可,将环境管理转型为环境治理;落实预防为主原则,确立固定污染源环境治理的核心制度;遵循比例原则,逐步推进"一证式"排污许可制。建议立法上建立针对固定污染源治理改革需要的新型责任体系,执法上加强排放许可制的执行力度及其与相关制度配合实施的"合力",实现多元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一证式"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作者参与实际管理工作的心得体会,回顾了排污许可管理体系的构建情况,总结了江苏省排污许可制度实施成效,剖析了江苏省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数据融合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并提出了江苏省排污许可管理实践的下一步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是全国排污许可全覆盖任务最重的省份,其固定污染源数量居全国首位。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在排污许可管理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排污许可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从"一证式"管理角度出发,提出进一步做好制度落实的思考与建议,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体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将实现排污许可制对所有固定污染源的全覆盖。随着排污许可证不断颁发和相关技术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排污许可证监管和执法法律保障及配套的证后监管和执法问题不断凸显。本文梳理了排污许可相关法律关系并对《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中监管和执法条款进行剖析,结合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和实际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排污许可监管和执法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建议加快推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立法,强化监管和执法在落实排污者责任上的重要作用,建立排污要求与监管执法的同步和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将在2020年前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然而,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还处于初级阶段。为确保排污许可制度顺利实施,本文针对目前我国VOCs管控存在的问题,从顶层设计、标准技术规范体系、重点行业排放量核算方法、源清单数据库和治理技术建立等方面结合排污许可制度的相关要求,提出统一采用基于豁免政策的反应性VOCs定义,构建科学驱动性减排管控思想,完善和开发重点行业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VOCs源清单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排污许可制是我国当前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制度,也是依法规范企事业单位排污行为的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参加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的梳理,初步总结剖析了排污许可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参与实际工作的心得体会,从加快实施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许可内容、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排污许可制度立法经历的三十年划分为产生、发展和改革三个阶段,分别梳理了这三个阶段的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主要过程,并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立法特点。通过研究排污许可制度的立法脉络,厘清《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主要内容的发展轨迹,指出立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是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明确排污许可制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的关系;二是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三是强化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排污许可制度的监管与执法,厘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实施排污许可制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部署,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基础制度,对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排污许可制度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成效和问题及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排污许可制是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为落实《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要求,环保部组织制定了《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石化工业》,作为排污许可管理的配套文件,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重点介绍石化行业排污许可管理思路,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和废水排放管理要点,有利于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石化企业更好地理解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推动石化工业排污许可管理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作为污染源事前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两者有机衔接是完善污染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排污许可制衔接整合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技术规范、时间节点、管理平台几个方面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的对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同时输出排污许可证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管理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排污许可证技术规范同步编制、统一要求;设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过渡期,明确不同时期衔接要求;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平台和排污许可证核发平台,并建立数据对接。  相似文献   

13.
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成为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当前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尚难以与之匹配。本文基于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其法律边界界定、管理体制优化及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衔接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并引入了"岩土环境"和"环境风险许可"的概念,以期为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引入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完善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排污许可制是我国正在逐步建立的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国家重点行业之一、同时集中度较低的造纸企业,在这一轮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过程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不能达标排放的散乱污企业无法获得排污许可证,被要求关停。排污许可制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为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为推动排污许可制与各项环境管理制度衔接融合及各项法规制度的协同执法指明了作战的方向。本文在剖析排污许可制与环境保护税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基础上,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协同作战机制、建立核算复核机制、建立大数据共享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排污许可制与环境保护税衔接耦合机制,使排污许可制与环境保护税叠加在协同作战中发挥出最大效能,给企事业单位明确稳定的污染排放管控要求和预期、推动形成公平规范的环境执法守法秩序,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强化绿色体制保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基础信息,是国家和地方准确预判生态环境形势、高效开展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作为我国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过去30年来为工业领域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产排污系数研究和应用现状,梳理了我国3次较大规模的产排污系数制修订历程,并从制定方法、覆盖度、核算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工业生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3次制修订的产排污系数也在同步变化和升级,在产排污系数的覆盖度、适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对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排污系数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支撑、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等方面,为上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由于我国产排污系数仍存在缺乏动态更新机制等原因,导致其时效性不足,适用性有待持续提升,亟需将系数制定的方法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定量化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研究提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后评估方法,有计划开展系数后评估;建立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标准体系框架,实现核算体系标准化;完善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体系,开展系数的动态更新;加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多套工业污染源数据统一和融合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目标之一在于建立固定污染源全覆盖的综合许可制度,这是践行综合治理理念的具体尝试。本文分析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理念下排污许可的定位及综合许可管理所需的制度支撑,基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理念检视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成效与不足,进而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建议,即实现“综合许可”管理的进一步拓展、“一证式”管理的全面落实以及排污许可审批裁量合理性的提升,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在当前强化排污单位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的政策目标下,对有效形成企业持证排污、政府依证监管格局,提升固定污染源污染防治的法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法律价值。当前应以《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的制定为契机,以排污许可证整合企业污染防治义务,厘清政府和企业的权力义务边界,明确排污单位污染排放控制的责任范围,具体化监管要求,增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管理的预期,激励和推动企业强化对自身排放行为的管理,主动承担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提升污染源监管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9.
黄丹雯 《环境》2020,(4):34-36
正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按照要求,广东要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发证登记。3月6日,广东召开全省生态环境重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全省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难以适应我国污染物排放日益复杂多样的需要。新的一轮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将排污许可制度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研究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是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待学界探索和实践。有效整合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融入排污许可制度,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对于全国的环境管理改革工作也有借鉴作用。基于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结合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的相关关系,本文研究提出海南省排污许可制度融合总量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