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固体声在建筑物内的衰减、反射和透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声波在建筑物内传播会产生衰减、反射和透射。文中对居民楼内的固体传声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建筑物内固体声传播过程中存在扩散衰减、结构突变衰减和阻尼损失衰减。同时,固体声波在墙体或楼板内反射使声能密度大大增加;固体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透射,使得居民室内产生结构噪声污染。文中对某小区变压器房结构噪声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预测了变压器房上方室内的结构噪声级,计算结果表明,当设备基础上振动级达到90 dB时,二楼居民室内的结构噪声级可达到41.3 dB,这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较为吻合,说明理论分析和预测计算基本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绿岛华庭变压器安装于居民住宅楼一层,其运行噪声长期对楼上居民产生干扰。文中详细分析了变压器产生结构噪声的机理,介绍了一种自适应装置的空气弹簧减振器,用该减振器对变压器结构噪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噪声模拟与降噪措施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车辆噪声排放模型,考虑距离衰减及声屏障的遮挡作用,建立了高架道路交通噪声模拟模型,计算了广州市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分布,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了内环路的交通噪声地图。同时,以环市东路路段为例,评估了限速、限行及加装声屏障等降噪措施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1)内环路昼间的噪声污染较严重,靠近道路的第1排建筑物大部分处于65~70dB的噪声环境之下,面对路面的建筑物的开窗位置,噪声达到70~75dB。噪声较严重的地区为环市东路路段、火车站路段、中山一路路段、南岸路路段、环市西路路段等,这些地区都可能成为内环路噪声投诉事件的高发地区。相同地区的噪声在夜间下降了一个级别,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的限值要求(55dB)。(2)加装声屏障的措施,能够在不影响现有路面行车状态的情况下达到降噪要求,是比较推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控制居住区交通噪声的建筑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在居住区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架道路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的设计和降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道路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渐变空腔的微穿孔声屏障,根据微穿孔吸声理论推导了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吸声性能的计算方法,并对其吸声性能进行预测计算和实验室测量.采用RLS 90预测模型计算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对高架道路试验工程段进行了声屏障降噪效果的现场测量.结果表明,渐变空腔微穿孔声屏障在道路噪声的主要频谱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吸声频带为2个倍频程,峰值可达0.7;高架道路声屏障降噪效果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声屏障和防撞墙总高度为4 m,对6层以下高度的建筑物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最大降噪效果达10.3 dB.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然后重点探讨相应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在居住区的规划中,就利用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和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合理布置小区道路系统并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教室声环境的主观反应及烦恼度阈限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调查对象对教室声环境主观反应的所有信息,得出了在教室学习时的烦恼度阈值为49.2dB,并和国家标准值进行了比较。同时还采用了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Ridit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所得烦恼度阈值的合理性,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人们对噪声的主观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心理物理法计算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及对主观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车辆流模型下道路旁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的计算及模拟,研究了城市道路边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并用实测对计算和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还通过主观反应调查并运用模糊隶属度原理进行分析计算,论证了绿化带对交通噪声引起的烦恼度心理影响有一定改善。并通过实验数据论证了这一改善在数量上约与绿化带对交通声的实际衰减相当。  相似文献   

9.
室外大型空气压缩机的噪声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室外安装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噪声污染,离机器2m远处噪声高达114.5dB(A)。在不允许停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采取了为空气压缩机加隔声罩、进气口滤清器加消声百页和管道作隔声包扎等综合治理措施,相应测点噪声已降至88.7dB(A),厂界噪声降至机器安装前背景值。室外机器的噪声控制方法与室内机器有许多不同,分析了这些差异并重点介绍了所设计的隔声罩在声学、通风、耐气候性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高架道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详细介绍了德国RLS 90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运用RLS 90模型对具有典型道路参数的高架道路试验段在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下进行了辐射噪声和声屏障降噪效果特性的预测计算,并进行了实际测量.结果表明,高架道路对低于其路面高度的近距离区域有显著的噪声遮蔽作用,对于高架道路,声屏障对路面高度附近的区域降噪效果最佳,4 m高声屏障的最大降噪效果达10 dB.结果还表明,采用RLS 90模型得到的高架道路噪声级和声屏障降噪效果计算值和实测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某室外安装的大型空气压缩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噪声污染,离机器2m远处噪声高达114 5dB(A)。在不允许停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采取了为空气压缩机加隔声罩、进气口滤清器加消声百页和管道作隔声包扎等综合治理措施,相应测点噪声已降至88 7dB(A),厂界噪声降至机器安装前背景值。室外机器的噪声控制方法与室内机器有许多不同,分析了这些差异并重点介绍了所设计的隔声罩在声学、通风、耐气候性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柴油发电机噪声控制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发电机组噪声强,发热量大.通过对柴油发电机组提出隔声、消声、减振、通风散热的具体措施后,经工程实践证明,方案设计合理,达到预期的降噪效果,昼间等效声级<60 dB(A),夜间等效声级<50 dB(A),符合GB12348-90Ⅱ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Noise pollution is a major factor of environmental complaints in many cities, which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As a dominating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noise, the impact of road traffic noise is increasing. Residents living in high-rise buildings along the main road are severely affected by traffic noise. In order to assess the noise level of urban area along the main road in Guangzhou, three building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traffic noise measurements, and the questionnaire about traffic noise impact on human being was complet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round 70% of participants consider the traffic noise has negative effect, and about 60% of participants consider the noise has moderate or much higher impact on physical comfort. Around 65% of participants consider the noise had moderately or much higher impact on their psychological comfort. By analyzing the measured data, all of the measured noise levels in three buildings exceed the recommended limit of 55 dB (A) in the daytime and 45 dB (A) in the night for residence, and the exceeded value can be up to 16 dB (A). By comparing the fitting curve of noise level transfer function on each floor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floor, the quadratic polynomial was selected to plot the transfer function rather than cubic polynomial.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预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实际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各种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并验证各预测方式与实测值之间的相符性,通过对选取的高速公路和市政快速公路采用各种预测模型计算比较,并用实际监测值对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不同的预测方式会造成预测结果之间昼间4~9 dB、夜间5~10 dB的差异,采用2006版规范计算车速和单车噪声源强,距离衰减考虑车流量大小的预测方式得到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城市天然气加气站噪声影响分析及噪声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天然气加气站位于城市道路和居民区周边。由于加气站地理位置特殊,声源复杂,与周边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叠加,还要考虑通风散热等问题,噪声治理难度大。目前,国内关于城市天然气加气站的噪声控制研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合肥市长江西路天然气加气站为例,根据城市天然气加气站加气工艺噪声源及邻近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进行叠加影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和通风散热等工艺要求设计冷却塔安装进风、出风消声器和隔声罩,压缩机安装局部通风隔声罩及压缩机房东墙内安装隔声墙及通风隔声窗等措施。经检验,研究结果好于《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的夜间50 dB(A)的标准。该研究设计技术工艺、参数先进合理,费用低且实际简单,为国内天然气加气站噪声预测及治理提供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Movement of radon progeny inside houses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depends both on atmospheric conditions and on building structure. The indoor working level (WL) monitored in four houses of differing structures shows regular diurnal fluctuations related to solar warming of the atmosphere. In the two houses with full basements, radon is removed by indoor/outdoor pressure-driven airflow, and basement WL varies inversely with outdoor temperature. In the two houses with half basements open to crawl spaces, radon is drawn into the basement faster than it is removed, so that basement WL varies directly with outside temperature. Average WL's in basements are about twice as high as first floor WL's and as much as 18 times as high as outdoor WL's. Each house shows an individual pattern of radon progeny movement throughout the building.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行国家噪声排放标准排放限值,文中从噪声危害角度根据噪声评价曲线,论证了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等效声级排放限值与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倍频带声压级的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中根据民用电梯的一般结构布局,通过对声传播途径分析,得到电梯噪声扰民是受结构噪声影响的结论。通过对电梯系统和电梯与支架组成系统的力平衡分析,得出电梯结构噪声主要是主机支架设计不合理和安装不当产生的。文章提出了结构噪声防治措施,并对结构噪声扰民的多台电梯实施了工程控制措施,均取得了预期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9.
快速高架复合道路近场交通噪声垂向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盖磊  王亚平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687-1691
采用Cadna/A环境噪声模拟软件建立了高架复合道路的基本模型,根据6种基本模拟情况进行了声场模拟,并把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架道路结构本身对地面道路、高架道路分别形成的声场有明显的遮挡作用,但对高架复合道路所形成的声场遮挡作用不明显;对于高架复合道路垂向声场,在低层段地面道路的影响大于高架道路,而在高层段高架道路的影响起决定作用;高架复合道路较地面道路的垂向声场最大值增加2.5 dB(A),位置上移6m;在高架道路上设置声屏障有一定降噪效果,但在高架复合道路的上层设置声屏障降噪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以即将建设的某工程为例,分析了城市铁路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