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铬及其无机化合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铬及其无机化合物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主要有铬铁矿开采冶炼,生产金属铬,制造砌筑工业炉用耐火材料,用铬铁矿生产铬酸钠、重铬酸钠,铬合金的生产使用,以  相似文献   

2.
锰为浅灰色硬而脆的金属。锰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很广,炼钢、制造电焊条与干电池,化工、玻璃、陶瓷、染料、油漆、塑料、合成橡胶以及化肥、农药等生产都需要它。在锰矿的开采、运输、加工(碾磨、筛选、包装)过程中,工人都要接触锰尘,尤以加工过程最为严重。 在使用锰制成品,如用电焊条焊接时,干电池生产拌粉时,工人也会接触其粉尘或蒸发物。 锰是人体正常代谢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成年男子体内约有20毫克,一般人每日需摄取3~9毫克,吸收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大小不一,锰蒸汽大于锰粉尘,而粉尘中又以自然来源的为最大,…  相似文献   

3.
刘喜房 《劳动保护》2014,(12):88-90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如何做好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有些粉尘作业可引发尘肺病,如矽尘可引发矽肺、煤尘可引发煤工尘肺、石棉尘可引发石棉肺等,而通过职业健康监护可发现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和肺部损害程度。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  相似文献   

4.
<正>高温和手传振动作业人员如不加强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监护,就会引发相应的职业病。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高温和手传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常见的高温作业有三类:一是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三硝基甲苯(TNT),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俗称黄色炸药,无臭、有吸湿性;熔点80.35~81.1℃、达沸点240℃时爆炸;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甲苯、丙酮,突然受热也能引起爆炸。三硝基甲苯作为炸药广泛用于采矿爆破、隧道开凿、建筑拆毁、染料制造,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微波与紫外线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微波与紫外线都属于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能量,这种能量作用于人体产生伤害,一般引起类神经样症状,对一些敏感器官产生特异作用,如微波可引起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从事接触微波  相似文献   

7.
北京家具制造企业尘毒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通过对北京市通州区20家家具制造企业工人接触粉尘及有毒物质情况的调查,了解了接触尘、毒工人的作业环境现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为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为有效保护工人健康,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混合烷烃生产装置的职业卫生现状,我们对某公司混合烷烃生产过程进行了现场调查,对该生产装置5个有害作业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各岗位的有毒物质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在正常工作环境中不会对操作工人造成健康危害。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职业病防护管理制度已建立;但仍存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薄弱,装置区没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等不足。  相似文献   

9.
比较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在某采石场中应用的优缺点,探索适合采石行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最佳方法。选取湖北鄂东某采石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应用4种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为不可容忍或者高风险水平;风险定义法(MES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四级或三级风险水平;罗马尼亚职业事故和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MLSP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低风险或非常低风险水平;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导则(UQ法)判定采石场工人接触粉尘和噪声为高风险或中等风险水平。与有毒作业分级结果比较验证,ICMM模型、MES法、MLSP法相对一致,适合评估某一具体采石场的职业健康风险,UQ法因不考虑个体差异,更适合评估整个采石行业的职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
<正>这些行业企业易发职业中毒在化工、冶金、制药等行业企业及电子、皮革、玩具、工艺品、家具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职业中毒事故易发。如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电子制造企业,对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当车间通风不畅、有毒有害物质聚积时,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危害,引发职业中毒。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窒息。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作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  相似文献   

11.
<正>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过程中职业健康危害较多,且我国存在大量相关企业。如何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确保作业人员身心健康,是每个企业和管理人员面临的难题。石油化工装备的制造和使用是石油行业的基础,其主要制造工序包括喷砂除锈、切割、机加工、焊接、酸洗钝化、喷漆防腐等,易产生粉尘、烟尘、噪声、射线等职业健康危害。这些危害因素伴随产品制造全过程、全周期,是严重影响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因素,存在预防难、治理难等问题,职业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提高靖西县锰矿地采矿山作业机械化水平提出可行性建议,如大量使用装岩机、铲运机、小型(柴油)电机车、振动放矿机、耙矿绞车、扒渣机、液压凿岩机等国产采掘设备以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降低各种制造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砷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砷俗称砒,毒性很小,但其化合物均有毒性。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缓慢。砷对人体的危害急性砷中毒多为误服或自杀吞服可溶性砷化合物引起,口服后10 min至5 h出现以下症状:急性胃肠炎表现。咽喉、食管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4.
了解某铁路辖区噪声危害作业点和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控和保护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通过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某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5671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550人,异常率为9.70%;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1,P<0.001)。进而提出应加强该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年龄、长工龄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宣教,需要通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电焊烟尘中含有较多的锰,长期接触会使机体锰负荷增高。在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或元素间的比例会发生续发改变,这些改变有可能参与发病学的环节。文献报导不(?)。但电焊工人接触较多的锰,对神经行为功能可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选择4个林业局6个机修厂48名电焊工人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其他无职业性危害接触的健康工人48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食品厂噪声对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的影响,更好地加强管理,保护作业工人身心健康,为积极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品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场所测定噪声强度,同时对该厂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选取接触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92名设为接触组,将同厂从事其他非噪声作业人员65名设为对照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和心电图。结果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Р0.05)。接触组高血压检出率在15~19a工龄段较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10~14a工龄段较高。结论该厂噪声强度符合国家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物理因素)接触限值,该厂噪声对作业人员血压及心电图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噪声是纺织业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纺织企业生产车间的噪声不仅会影响到纺织生产的效率、工人的工作能力及安全,还会对纺织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职业病。以南方某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生产车间的噪声进行了调查测量,并采用职业病作业危害、职业接触风险评估二种评价方法,对该企业各生产工序的噪声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价,得出评价结论,从声源、声传播途径、个体防护及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降噪措施,以便更好地加强防治,预防减少噪声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8.
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其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企业如何做好职业禁忌证管理,把好职业健康监护关,是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劳动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如何实施,这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点.近年来,本企业在实施职业禁忌证的管理中,着重关注以下重点,来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郑君 《劳动保护》2014,(7):35-37
<正>2014年5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河南省郑州市组织召开全国工会推进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交流会,探讨工会如何进一步促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前期预防、现场管理、健康监护和治疗保障’等环节的要求,我们相继成立了检测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肺灌洗康复和职业病临床治疗4个业务  相似文献   

20.
<正>人体习惯于其居住的大气环境,如在高气压环境工作结束时减压过速,会导致减压病的发生。减压病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高气压作业只限于男性,对于健康有严格要求。所以做好高气压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非常重要。高气压作业职业危害常见的高气压作业有:潜水作业,如水下作业的海水养殖、打捞、施工等,作业人员在水下承受压力等于大气压与附加压之和;潜函作业,如在水下或隧道工程中用潜函(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