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对华南某金矿下游河道砷、镉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在金矿下游河道沿程布设7个沉积物采样点及两个河道断面,分析了沉积物及断面土壤的砷、镉、铬、铜、镍、铅、锌含量。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沉积物中砷、镉等重金属的形态。砷含量高达10 20870 621 mg/kg,镉含量达2.870 621 mg/kg,镉含量达2.810.2 mg/kg。沉积物中砷、铅元素含量沿水流方向总体呈现减少趋势,铬、铜元素含量沿水流方向呈现增加趋势,镉元素含量沿水流方向先增加后减少。上游断面沉积物砷、镉等重金属浓度由河流中泓线向河岸方向增加,砷含量由16 617 mg/kg增加至53 197 mg/kg;下游断面则反之,砷含量由16 860 mg/kg减少至384mg/kg。沉积物中砷、镉等重金属元素主要以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掌握洱海沉积物粒径特征及碳氮磷分布,评估沉积物氮磷营养盐释放对洱海湖体水质的影响,于2020年12月对洱海19个点位进行沉积物采样分析以及沉积物再悬浮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洱海沉积物厚度空间差异显著,西侧近岸区域粒径较大其余区域粒径较小;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12.3~26.1 g/kg,均值为23.24±3.49 g/kg,有机质含量较高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心平台和东南部湖区;洱海沉积物中全氮含量2190~8340 mg/kg,均值为5172±982.6 mg/kg,氮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聚集区,氮高值区在南部湖区,总体呈南部>中部>北部;洱海沉积物中总磷含量607~1240 mg/kg,均值为904±189.8 mg/kg,磷高值区在湖心平台深水区,呈中部>南部>北部;洱海沉积物中氮磷营养盐内源性污染负荷释放对全湖水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宝鸡市街尘中铅的污染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系统研究了宝鸡市街尘中铅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铅的含量为140.60~1864.60mg/kg,平均值408.41mg/kg,为宝鸡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19.1倍,污染现状较严重。地累积指数法和铅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宝鸡市街尘中铅污染整体上处于偏重污染水平;其中,加油站和火车站附近的交通干道上,其铅含量分别达到1864.60mg/kg和1138.40mg/kg,是宝鸡市铅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主城区排水管道沉积物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性质,调研和采集了生活区、交通区、文教区、商业广场等不同功能区的排水管道沉积物,分析了沉积物的粒径、密度、有机物含量(VSS/TSS)和污染物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功能区沉积物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排水管道沉积有不同的理化性质,沉积物的粒径,交通区>文教区>商业广场>居住区.沉积物的密度与有机物含量(VSS/TSS)呈负相关(R2=0.998).沉积物污染物含量空间分异性显著,COD含量,文教区>居住区>商业广场>交通区.TN和TP含量,文教区>商业广场>居住区>交通区,与街尘相比,TP呈现显著富集特点.对于重金属含量,交通区显著高于其他3个功能区,Cu、Zn、Pb、Cd 最大值分别为303.5、539、104、1.14mg/kg.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铅等污染物以泥沙颗粒为载体迁移转化,颗粒态铅为河流输送铅的主要形态。为估算随泥沙颗粒迁移的重金属铅的质量分数,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西辽河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系数为:黏粒(2.03)>粉粒(1.85)>细砂(0.83)>粗砂(0.51)。细粒级沉积物对重金属铅的富集作用比较强,黏粒和粉粒的铅富集系数分别是粗砂的3.98和3.63倍,富集水平均为低度富集。其原因有二,细粒级沉积物中腐殖质含量明显高于粗粒级;细粒级沉积物中稳结态腐殖质所占比例较高,在稳结态腐殖质胶结形成的疏松多孔团聚体结构中存在的孔隙填充方式Pb吸附,在对Pb富集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粒级沉积物对铅的富集系数与腐殖质总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为0.964;西辽河沉积物在汛期黏粒级和粉粒级冲泻质泥沙所携载的吸附态铅质量分数可分别按106.02 mg/kg和98.71mg/kg估算。黏粒和粉粒级沉积物所携载的吸附态铅是铅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靖海湾重金属污染及铅稳定同位素溯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荣成市靖海湾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中典型重金属(Cu、Hg、Pb、Zn、Mn、Cd、Cr、A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和Hakanson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与危害指数方法评价了该水域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该水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较低和潜在生态危害较轻,S2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Cu和Zn以及S3~S6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Cd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其余各采样点重金属含量则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处于较清洁水平.靖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危害程度顺序为Zn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内江市为例,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流经内江市区的沱江消落带农产品中重金属铅(Pb)和镉(Cd)的含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农产品中Pb的含量范围为0~0.175 mg/kg,平均值为0.040 mg/kg;Cd的含量范围为0.007~0.077 mg/kg,平均值为0.023 mg/kg;根...  相似文献   

8.
天津近岸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湾天津海域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重金属和核素放射性活度测量,结果显示,沉积物组成以粉砂为主,其粒径在研究区横纵向上分别呈由南至北、由东至西逐渐变粗的分布特征.重金属元素含量为Cu:25.6~35.1mg/kg、Pb:44.1~67.7mg/kg、Zn:60~73.5mg/kg;210Pb活度为13.2~35.3Bq/kg,137Cs活度为0.05~1.28Bq/kg,重金属含量和放射性活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总体上呈由北至南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在中部和南部分别呈由西北至东南和由西至东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细颗粒组分对Cu、Pb、Zn、210Pb和137Cs的吸附作用大于粗颗粒组分,因此,其分布受渤海湾水流及其所导致的粒径变化所影响.  相似文献   

9.
云南阳宗海湖底沉积物重金属分布与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阳宗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Pb、Cu、Cr、Mn、Zn、As的含量,平均值依次为40.3mg/kg、97.6mg/kg、145.8mg/kg、617.9mg/kg、149.2mg/kg、31.4mg/kg。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的累积最严重,As、Zn、Cr也发生明显的累积。Mn的累积程度略低,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水平。Pb含量接近背景值,显示轻微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uAsCrZnMnPb。分析认为,工、矿、旅游业排污等人类活动因素与岩石风化等地球化学过程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两个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水平分布产生两种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对广西河池铅锑矿冶炼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冶炼区土壤受到较高含量的Sb、Pb污染,As、Zn和Cu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中的w(Sb)和W(As)分别为155~30439mg/kg和27~17611mg/kg。冶炼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距离冶炼厂的距离有密切关系,不同重金属的衰减呈现不同的特点。研究区内三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三种不同土壤类型Pb、As、Cu、Sb的含量关系为:水稻田>菜地>荒地。元素相关性分析表明Sb、Pb、As、Cu、Cd为密切相关的一组元素,可判定它们都与冶炼厂排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12.
公路边土壤和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及临界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距公路5、10、50、100、200m准备收割的稻田中同时采集土壤及稻米样品。对2条公路的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尾气中铅的污染大多集中在公路两侧50m左右的范围内。土壤自身性质对路边土壤及水稻中铅的分布、累积具有显著影响。经壤水稻中铅的累积量小于重壤水稻土,但轻壤水稻糙米的含铅量却高于重壤。轻壤中土壤含铅量和糙米含铅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探讨了公路边土壤的临界含量问题,推算出轻壤中此值为58mg/  相似文献   

13.
苏州、无锡和南通城市地表灰尘中的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9年7月在江苏省南部城市苏州,无锡和南通采集了58个城市地表灰尘样品, 使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样品中的22种有机氯农药(OCPs).结果表明,样品中有19种OCPs被检出,总OCPs含量为76.6mg/kg.六氯苯(HCB)、总滴滴涕(DDTs)和氯丹是样品中检测出的主要OCPs,检出率分别为100%、100%和82.8%,含量分别为26.8mg/kg(0.432~348mg/kg)、39.6mg/kg(1.95~559mg/kg)和6.17mg/kg(ND~145mg/kg).城市地表灰尘样品与中国城市大气样品中检测出OCPs的种类基本一致,而各化合物之间的比例不同.与郊区农田土比较,地表灰尘中检测出的OCPs种类多且含量高.样品中(DDD+DDE)/DDTs的比值显示地表灰尘中的DDT大部分已经降解.城市地表灰尘中的HCB含量较高,工业污染来源可能性较大,工业污染源释放的HCB已经通过大气传输影响到了城区.城市地表灰尘中的反式-氯丹与顺式-氯丹的比值平均为1.94,表明城市中仍有新近使用氯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沈阳市城区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沈阳市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铅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区土壤中全铅含量为26~2910.60mg/kg,平均为199.72mg/kg,是对照(33.30mg/kg)的6倍,是沈阳市土壤背景值(22.15mg/kg)的9倍;沈阳市区灰尘中铅浓度范围为19.58~2809.90mg/kg,平均为220.06mg/kg,是对照(37.97mg/kg)的5.8倍;沈阳市土壤和灰尘中铅分布空间差异大,局部污染比较严重,灰尘中铅与土壤中铅的分布规律趋于一致,铁西区铅浓度最高,其次是和平区、皇姑区和于洪区的交界处以及大东工业区;土壤和灰尘中铅含量与距污染源的距离成反比,与距地表的距离也成反比.  相似文献   

1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室内积尘中铅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南宁市居民室内积尘,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铅含量的测定,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的计算,结果表明影响铅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试样制备和校准曲线绘制,在该样品铅含量测定中,室内积尘中铅含量为21.4mg/kg,其扩展不确定度±2.78ms/kg。  相似文献   

16.
赵新华  黎荣  孙井梅  迟海燕 《环境科学》2006,27(11):2247-2250
为了降低污水河道治理过程中污染沉积物的含水率以减少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污水河道沉积物在自然条件下和人为条件下进行冻融实验研究,通过冻融前后沉积物比阻抗、含水率、颗粒分布及渗出液中污染物含量等实验说明冻融对污染沉积物脱水性能及其特性有影响.研究表明,冻融过程使沉积物的比表面积变小,体均粒径变大,泥水明显分离,含水率从冻前83%~85%降到融后的50%~60%;大量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和表面粘附水游离出来,提高了沉积物的脱水性能;比阻值由(1.2~4.1)×109s2/g降为(3.8~5.2)×107s2/g;同时渗出液的SS含量由1 000~1 200mg/kg降到340~380 mg/kg、氨氮含量由150~170 mg/kg降到100~120 mg/kg、BOD含量由300~310 mg/kg降到50~60 mg/kg,但渗出液中油类物质含量由1~2mg/kg提高到11~12 mg/kg,即如果沉积物不是被油类物质污染,冻融可使渗出液污染程度小于冻前沉积物的渗出液.  相似文献   

17.
活性污泥与消化污泥的脱水特性及粒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海燕  胡文容  李晶  陈磊 《环境科学》2007,28(10):2236-2242
对活性污泥和消化污泥的脱水特性和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种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的差异以及生物相的变化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表征脱水性能好坏的毛细吸收时间(CST),新鲜活性污泥为9.84 s,消化污泥增加到607.5 s,消化污泥固体颗粒从悬浮液分离所需的时间变长,脱水性能变差.其原因一方面是消化过程使EPS中蛋白质和多糖降解,另一方面是大大降低了消化污泥中原生动物数量,减少了促进微生物凝聚的EPS物质向污泥中的释放.消化污泥EPS含量为123 mg/g(以干污泥计,下同),比EPS含量为540 mg/g的活性污泥减少了77%.EPS的降解使较大的污泥颗粒分解成较小的污泥颗粒,活性污泥占体积最大的颗粒粒径是133 μm,消化污泥下降到44.6 μm,活性污泥的平均粒径是132.6 μm,消化污泥仅为70.48 μm,结果导致消化污泥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8.
硫酸盐和氯离子对厌氧生物过程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以酒槽废水为基质,在厌氧体系中投加不同浓度的SO-和Cl-,研究盐离子日加入量和累积量与厌氧体系抑制程度的关系,得出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所允许的日加入量(SO-低于144mg/L,Cl低于3195mg/L)和累积浓度(SO-低于300mg/L,Cl-低于20000mg/L);研究了污泥对SO-和Cl-的负荷,在SO-/VS浓度为5.55g/kg和Cl-/VS为58.6g/kg时,对厌氧体系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行星式球磨仪制样一微波消解一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的方法。标准曲线在0—10.01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以称样0.5g、定容体积50ml计,方法检出限为0.10mg/kg,土壤样品测定的RSD〈4%,加标回收率为91.4%~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