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化工企业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对个人防护用品严加管理,加强配置和检查。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防护产业经过50多年发展,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以来,劳动防护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生产企业由几百家发展到数千家,这就给政府如何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政府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直接危及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22种劳动防护用品,自2005年9月1日实施"安全标志"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阻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使用领域,有利于用户和个人辨别劳动防护用品的真伪,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有利于规范劳动防护用品市场。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以来,劳动防护用品实行了定点生产和经营管理。最近,我们对江西省护品生产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抽样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护品的生产布局,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和经营销售等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现象,有的还相当严重,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引导好护品的生产和经营,是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一 目前,江西省有一般护品生产定点厂189家,特种护品定点生产厂11家,定点经营企业13家,分布于全省6市5区50多个县。这些厂大多属于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小型企业,生产能力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要。企业管理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安全生产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安全生产纳入议事日程,通过狠抓薄弱环节和全面落实目标管提责任制,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现有的安全生产工作仍不能适应当前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1存在的问题1.1有些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轻管理,放松了现场安全检查与监察工作。1.2许多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1.3一些基本工程、产品转项和技改项目仓促上马,没有严格实行‘三同时”,尘…  相似文献   

5.
防护用品是企业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工业企业除去定期的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之外,在作业场所,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是集体防护的重要手段。如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帽和防护鞋、防护眼镜和面罩、防噪声耳塞、耳罩、呼吸防护器、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护膏、膜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及岗位而发放的,但是在很多企业存在着对防护用具不重视,不爱护,保养跟不上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昕 《劳动保护》1991,(7):18-20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必须的一种预防性装备。一般说来,在安全措施体系中,改善劳动条件、排除危害因素乃是根本,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劳动条件差、危害因素多或集体防护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时候,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就成为主要的防护手段了。为了改进劳动保护用品生产、采购、发放和使用的管理,我省近年来进行了这项工作的整顿,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防护用品管理中的问题 为了了解近几年来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整顿措施,我们历时7个月,先后走访了 110多家…  相似文献   

7.
个体防护是保障亿万劳动者个人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个人防护用品是个体防护的具体设施,是防御各种有害因素伤害人体的繁多物品的总称。其原理涉及各大学科的有关知识,属于交叉科学的范畴。把从有关学科中提炼出的各种理论综合起来,再把每类产品生产与管理等环节的客观要求和做法的规律进行系统化,即可形成“一门专业科学”的个体防护工程。把个体防护工程的专业科学理论经过整理,匹配起来,即可构成为专业科学的一个学科体系——个体防护工程学。它是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冶金企业的生产、检修、工程技改等工作往往涉及熔融金属爆炸、煤气中毒、起重伤害、火灾、触电等多种危险因素,点多、面广且专业性强,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安全事故。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唐钢)根据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开拓了安全分级管控理念,并在生产、检修、工程技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实施。自2011年6月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对个人防护用品严加管理,加强配置和检查。  相似文献   

10.
7月1日,第二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论坛暨应急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国内外相关企业带着应急救援的相关产品前来参展,记者注意到,在本届展会上展示的个人防护用品,在质量、功能、安全性上更上一层楼,为个人披上了一件安全的"外衣"。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2006,(9):29-29
作为以“关爱生命”为企业宗旨的上海林正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我们在企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经营上有3大特色:一是依托母公司强生轻工集团在国际上建立起的较为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积极引进安全防护领域的先进理念,不断引进国际上的最先进的安全防护产品,满足生产安全领域“高、难、急”的需要;二是加大产品国产化步伐,在国内建立起大型安防用品生产基地,生产国内企业买得起、用得好的可靠的安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2.
在设备检修、工程技改工程中产权单位与乙方因职责不明确而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导致设备检修、工程施工与生产经营均无法正常进行。为落实《安全生产法》,切实解决这种两败俱伤的难题,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攀成钢)在设备检修、技改工程项目中全面实施“小甲方”负责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劳动保护》2006,(9):25-25
作为最早认识到中国安全行业潜力的跨国公司之一,MSA自上世纪80年代末就进入中国,在无锡设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MSA中国已经拥有国际一流的生产技术、专业工艺和先进的设备。我们现在的生产线覆盖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与气体监测仪表,为中国的客户提供包括呼吸防护、头脸眼耳防护、身体防护、足部防护、坠落防护、便携式检测仪表、固定式监测仪表、消防员安全装备等300种产品。  相似文献   

14.
王文林 《安全》2018,39(1):48-51
当前,我国火电企业的检修、技改等工作,大量采取外包形式,有些火电企业的设备维护和运行生产也采取外包形式,所以外包工程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对外包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煤矿企业井下职工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除了要求具有一般工业企业所用劳防用品的功能,还必须满足井下工作的特殊需要。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煤矿井下职工使用的劳防用品与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严重不利于对职工安全的保护。从我公司发生的两起掉水事故暴露出这方面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有关问题进行剖析,以引起社会的关注。 1986年6月13日,我公司大吴煤矿3201回采工作面发生了一起掉水事故,水源是邻矿老区水。大量的掉水共发生两次,间隔约两小时。掉水总量在4000立方米以上,冲出煤泥及矸石2700多吨。当第一次掉水时,回采工作面内有三人尚未…  相似文献   

16.
孙永泰 《安全》2008,(10):43-44
为使个人防护用品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必须加强管理。 (1)防护用品的选择。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绝不能错用或将就使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巨大的防护用品市场吸引了众多从事防护用品(以下简称护品)生产与销售的国外公司,他们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生产销售世界一流的高端护品。这对正处在变革期、发展比较缓慢的国内护品生产企业是致命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数以干计的护品生产企业几乎都是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是价低利薄的一般性低端护品,产品技术含量低,防护性能差,质量水平不高。虽然产品销量大,但由于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多,竞争激烈,总体上供大于求的现状异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06,(1):97-99
苯中毒事故 除正规厂家从事苯生产的人员外,苯中毒事故还常发生在油漆制造、涂刷,皮革加工,制鞋、制箱包等工种中。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作业环境不好,劳动条件差,劳动力密集,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危害后果严重。例如2000年广东67名工人被“猛鞋”胶水击倒事件就是苯中毒的典型案例。2002年,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24人苯中毒,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听力防护用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我国噪声暴露工人听力防护用品的使用率和有效率,选择噪声危害较大的某飞机维修公司的员工,进行听力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为员工提供耳塞和耳罩两种听力防护用品;员工的听力保护意识、使用情况较好,使用率达95%,但对听力防护用品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能够在工作中一直坚持使用的工人较少,仅占11%,影响工人工作时间使用听力防护用品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其舒适性。调查分析提示:在未来听力防护用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舒适性的技术;政府、企业和个人3方面共同参与,降低职业性噪声暴露对工人听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是安监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实施的行政手段。如何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本文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仅对一般工商贸企业(不包括化工、矿山开采、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谈谈个人的工作体会和观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