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化工污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曝气生物滤池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采用了一种新型粒状填料,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等多种净化作用,具有占地小、出水质量好、流程简单、对环境影响小等诸多优点。文章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形成及净化机理,并取某石化公司化工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出水进行了实验,主要对水中COD、BOD、SS去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运转方便、设备简单。  相似文献   

2.
曝气生物滤池在石化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曝气生物滤池可以用于石化污水的二段生化处理,是一种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和抗冲击能力强的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它与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对于低基质污水二段生化工况,其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污水停留时间短,其后不须设置二次沉淀池。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其占地面积小,不宜堵塞。与生物接触氧化方法相比,生物活性较高,处理效果好。曝气生物滤池集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和滤池的功能于一身,其出水水质指标可以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杨健  周小波 《四川环境》2006,25(1):1-3,7
高浓度酒精糟液经厌氧生物处理后排出的消化液COD浓度为4500—6000mg/L,SS浓度高这1500—2.600mg,/L,且由于微小沼气泡附着在厌氧污泥上,沉降性能很差,难以与消化液相分离,对后续处理十分不剁。本研兜采用预曝气.化学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该消化液进行去除高浓度SS的顸处理试验,研究探讨了曝气时间、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对SS和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曝气.化学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消化液SS的去除效果十分显著。当预曝气时间为6.0h,FeCl3投加量为100mg/L时,消化液的SS去除率75.4%,COD去除率24.3%,可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提供较为有利的水质和负荷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港东联合站外排污水2010年前达标排放的问题,需在现有氧化塘生化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工艺优化和深度处理。通过对港东联合站外排污水的分析,发现现有处理系统的问题,并结合水质特性和现有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以兼性塘进水为水源,流量150L/h,BAF对CODCr的去除率为68.1%;采用活性炭吸附技术,在水力负荷不超过2.1m3/(m2.h)情况下,活性炭出水CODCr平均值为27.3~37.4mg/L,对CODCr的去除率在60%以上;曝气生物滤池与活性炭吸附工艺对CODCr、石油类、悬浮物的处理指标都达到了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2,(11):42-43
由北京桑德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曝气生物滤池技术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1.预处理系统:包括格珊、污水提升泵、曝气沉砂池及初沉池等,污水经过处理后,靠自然水位差流入曝气生物滤池。2.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各级曝气生物滤池和不同层面生物载体接触的废水水质不同,形成的微生物群体组成不尽相同,每个层面都生长着适合于流到该层废水水质的微生物菌群。3.后处理系统:高效气浮代替了传统的二沉池,污泥直接排入污泥池贮存,经消化后,入带式压滤机或涡螺离心机处理,泥饼外运或…  相似文献   

6.
高艳娇  张勇  程秀梅  王平  高晓红 《环境技术》2005,23(5):36-37,46
对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轻质陶粒滤料的开发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我国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和多介质滤池相串联的中试装置,连续处理某炼油厂污水车间二浮出水,主要考察了中试装置对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规律,并确定了适宜的气水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时,除石油类外,其它各项指标都达到《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要求的水质指标;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分别选用5.6∶1和5∶1为宜;验证了BAF是通过生物氧化和过滤两种作用来去除COD,第一段BAF以去除污水中碳化有机物为主,第二段BAF主要以去除污水中的NH4+-N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DB 12/356-2008《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ODCr≤60mg/L)要求,大港油田对原有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优选生物活性炭曝气滤池工艺作为工程改造的主体技术方案。现场实施后,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了天津市标准的要求,对大港油田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工作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发展,并对国内外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未来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保产业》2012,(10):62-62
由甘肃金桥给水排水设计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环境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H-BAF综合技术,适用于生活污水、城镇污水、工业污水的再生利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1)生物曝气滤池的污水预处理技术-生物絮凝:以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提高沉淀池的效果。(2)H-BAF(高效生物曝气滤池)技术:池中装有一种高效生物滤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陶粒、沸石、活性炭填料合理组合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对高校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组合填料生物滤池生物膜的培养,不同水力负荷、容积负荷和气水比对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以及该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填料生物滤池,接种挂膜培养周期为25d,在水力负荷为2.5m3/(m2·h),气水比3.5:1,组合填料生物滤池出水COD、BOD5、SS、NH3-N和色度平均值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两段工艺对高含盐的环氧丙烷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同时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和不同的盐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ODcr的去除率可以达84.38%,出水CODcr<160mg/L,pH<8。  相似文献   

13.
磁种-磁滤技术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璋  梁瑛瑜 《四川环境》2005,24(2):15-17,43
采用磁种-磁滤技术处理广州市两条河涌的污染水,考察了磁种投加量、混凝剂用量、磁场强度和磁滤速度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TP、SS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96.2%、92.4%和93.9%,对CODCr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68.2%,但对NH4^ -N的去除效果较差,去除率仅为25%。  相似文献   

14.
PDMDAAC改性粉煤灰预处理油墨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粉煤灰的制备,并用制备的改性粉煤灰处理实际油墨废水。研究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废水pH值、水温对废水有机物CODG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油墨废水的脱色率高达94%,CODCr去除率也达到了74%。  相似文献   

15.
张蓓  周琪  宋乐平  赵建夫 《四川环境》2000,19(3):9-13,16
本文介绍了利用混凝沉淀一生物接触氧化法治理混合化工污水的试验工艺选择,对生化进水的预处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生化试验中,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观察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展规律,初步探讨了其动力学模型,试验证明:本法能有效地处理混合化工污水,在适宜的条件下,CODcr、BOD5的去除率可达55%和90%以上,色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采用SBR系统处理城市垃圾渗滤液,研究了不同C/N、130和MLSS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去除率随着C/N、MLSS升高而上升;DO越低,总氮去除率越高;当进水CODCr与NH3-N浓度分别为420mg/L和112mg/L,DO和MLSS分别为1.5mg/L和5016mg/L时,CODCr、NH3-N及TN去除率分别为81.54%、96.57%和46.66%。根据试验结果,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一个代表周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of a submerged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composed of a double-layer bed. This bed is made up of a top layer of ceramic material and a bottom layer of plastic material (both from previously used waste material).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are presented related to the volumetric and hydraulic loads applied. The results were very satisfactory. If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under 20 mg TBOD5/L and 25 mg SS/L are to be achieved, 4.87 kg TBOD5/m3/d and 3.0 kg SS/m3/d could be applied, respectively. For that maximum TBOD5 volumetric load that can be applied, a very reasonable consumption value of 1.0 kg O2/kg TBOD5, eliminated was obtained. The counter-current flow system outperformed the co-current flow system with respect to TBOD5 and SS removal. The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a pilot plant with full scale height. The influent used was primary effluent of a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lant. A multivariant analysis (ANOVA) was applied to the results.  相似文献   

18.
山海关区新民居污水治理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为主的工艺进行污水治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处理出水COD≤48 mg.L-1,BOD5≤9 mg.L-1,SS≤10 mg.L-1,NH3-N≤4.5 mg.L-1,TP≤0.47 mg.L-1,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用于农村绿化和农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