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苔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和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和室内鉴定,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九寨沟共有藓类植物38科90属211种(含变种),其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金灰藓科(Pylais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并且调查发现两种濒危级别的珍稀藓种.(2)九寨沟藓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优势成分为东亚分布,占34.2%,其次为北温带分布,占30.9%.(3)通过与西南地区5个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的相似系数和区系谱主成分分析发现,九寨沟藓类植物种类与贡嘎山的共有种最多,达到94种,在区系成分上也与贡嘎山和王朗相近.本研究表明九寨沟高原喀斯特生境藓类植物物种资源丰富,虽然区系地理成分具有多样和复杂性,但主要还是以东亚分布和温带分布为主,在物种相似度和区系成分上与贡嘎山和王朗的藓类植物一致性更高.(图3表6参47)  相似文献   

2.
重庆大木山木本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对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大木山的木本植物区系及资源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野外调查共发现木本植物738种,隶属于86科、28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5种,双子叶植物77科、271属、699种,单子叶植物3科、7属、24种.乔木268种,灌木398种,木质藤本72种.科的组成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有26个,包含164属、526种植物,分别占该区木本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94%和71.27%,是该区木本植物区系构成的主导成分.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种的分布类型有12个,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有483个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该地区,占总种数的65.71%,其中27.12%的物种为华中植物区特有种.13个地区的聚类分析表明大木山与华中植物区和华东植物区关系最为密切.木本植物资源以药用、材用、观赏、食用类为主,古老孑遗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图l表5参35  相似文献   

3.
外来入侵植物对金沙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了较大威胁,但对其本底状况知之甚少.为掌握金沙江下游乌东德和白鹤滩电站库区外来入侵植物的组成特征和分布格局,进而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83个调查点位上的757个群落样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库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103种,隶属28科70属,并以菊科(24种)、豆科(15种)和茄科(10种)为主.区系组成上,科、属表现出较强烈的热带分布性质,并有63种外来入侵植物原产地为北美洲.引入途径分析结果显示,62种被有意引入,占比60.19%.从入侵等级来看,65种具有明显入侵性,包括19种恶性入侵种和26种严重入侵种.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innaeus)、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innaeus)、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 (L.) Gurcke]等10种入侵植物重要值较高,是优势入侵物种.在空间分布方面,乌东德电站库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数(87种)多于白鹤滩电站(59种).库区海拔800-1 200 m范围内入侵植物种类数最多,并随...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城市墙壁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墙壁植物对城市绿化和改良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调查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墙壁植物共有94种,隶属于42科,76属,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桑科、茜草科、凤尾蕨科、大戟科,部分植物为彩叶植物,其中分布数量较多有29种,以桑科和菊科最为突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然后对墙壁植物的耐旱性、观赏性、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耐旱强的种类有29种,观赏性较高的种类有56种;最后对墙壁植物在墙面和围墙绿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对云南省会泽县者海镇废弃铅锌矿区的17科21种植物的丛枝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5种植物形成典型的丛枝菌根,占所调查植物的71%;2种植物不确定是否形成丛枝菌根,占所调查植物的10%;4种植物没有形成丛枝菌根,占所调查植物的19%.用湿筛沉淀法从这些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出了4属20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即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球囊霉属(Glomus)14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其中,球囊霉属分离频率为77%,是样地的优势属.在AMF中,疣突球囊霉(G.verruculosum)分离频率最高,在20种植物的根际土中都有发现;此外,聚生球囊霉(G.fasciculatum)的相对多度最大,为56%,具有最强的产孢能力.同时,在13种植物的根中发现了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占调查植物的62%,其中,10种植物同时被DSE和AMF感染.本调查研究表明,AMF和DSE能普遍存在于Pb、Zn重金属污染土壤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样方法进行野外群落调查.共调查了6个样地,每个样地大小为20m×20 m,研究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古田山针阔混交林的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的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从灌木层、乔木层至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7.
开展城市外来植物种类构成的研究,可以为城市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绿地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为剖析厦门城市外来植物种类构成的主要特点,规避外来植物对城市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采用大样本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方差分析、重要值、频数分布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记录到厦门市城区外来植物67科174属223种,占各绿地类型植物种数的49.1%~55.2%;其中最常见的优势种类有乔木植物凤凰木(Delonix regi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灌木植物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Golden Leaves’)、矮黄假连翘(Duranta repens),草本植物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2)国外外来植物主要来自美洲,占各绿地类型国外外来植物种数的58.4%~70.8%、频数的71.9%~89.0%;其次是来自非洲或亚洲的植物。(3)频数分布图显示,优势种的优势性明显,高频植物种仅占少数。(4)调查到入侵植物7科13属13种,其中小蓬草是出现频数最高的入侵种类,已成为草本植物中的优势种类。文章揭示了外来种在厦门市城市植物中的重要地位和特点,分析了外来植物种类结构的特征,并指出要加强对外来优势植物的进一步研究,相关结果可为厦门市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监控提供建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南鹦哥岭的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带地区(35种)。其中草本(36种)和灌木(13种)占优势,藤本(3种)和小乔木(2种)相对不明显。外来种对鹦哥岭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对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最后对外来植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狮山公园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主要调查其植物种类、生活型、观赏特性等.调查结果表明,狮山公园共有植物155种,隶属64科126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57科119属148种.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狮山公园植物生活型中,乔木最为丰富,其次是灌木和草本,藤本植物最少.其植物资源以乡土树种为主,展现出了南亚热带植物景观的特色.公园对观叶、观花植物的应用较为丰富,但对观果植物的应用较少.最后总结狮山公园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害植物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公司提供的植被及道路图,运用面上调查和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有害植物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调查,对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有害植物危害现状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同有害植物共有25种,录属19科25属,包括本地种20种,外来种5种,达到严重危害的有19种.本地植物成灾面积达56万m2,外来植物成灾面积14万m2,本地植物与外来植物的成灾比例是4:1.针对主要的15种有害植物,对其分布、危害面积与危害特点进行了逐一分析与描述.根据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害植物的危害现状的分析,本地植物的危害程度和范围都比外来植物大得多,并分析了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害植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湖南湘西铅锌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调查了湖南湘西铅锌矿区六个矿业废弃地的植被组成,采集了55科、152种共452份植物样品和74份土壤样品,分析了植物及土壤样品Zn、Mn、Cd、Pb和Cu的含量.结果显示,所有植物样品中Zn、Mn、Cd、Pb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79、370、90.7、28.6和13.0 mg kg-1(干物质量).采自大田湾样点的满天星(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叶片中镉含量最高,为310 mg kg-1(干物质量),其次是采自三立样点的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和地枇杷(Ficus tikoua),它们叶片中镉含量分别为231和212 mg kg-1(干物质量).镉含量超过100 mg kg-1(干物质量)的植物还有大田湾的醴肠(Eclipta prostrata)、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苦蘵(Physalis angulata)和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以及三立的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野艾蒿(Artemisia umbrosa)等,这些植物可能都具有超积累镉的潜力.调查区内,有些植物能积累多种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如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光叶楮(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玉米(Zea mays)等,这些植物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提取,有些植物如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和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虽重金属含量较低,但具有发达的根系,因而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  相似文献   

12.
上海宝山钢铁厂绿化植物病虫害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及分析了上海宝钢植物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与植物种类、植物群落配置,环境污染状况的关系,认为宝钢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引入“IPM”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选择绿化树种时应考虑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及抗污染能力,增加群落物种组成的多样性,同时应用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控制病虫害发生程度,以减少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特有植物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特有植物共计235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归110属52科,其中蕨类植物25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207种(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各计125和82种),主要集中于Theaceae,Rosaceae,Dryopteridaceae,Urticaceae,Ericacaeae,Gesneriaceaea,Labiatae(=Lamiaceae)和Gramineae(=Poaceae)等8科,共计155种,占全省总特有种数的65.96%.湖南特有植物所归的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热带亚洲,泛热带及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0.00%,19.09%,13.64%和13.64%.从水平分布上看,湖南省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计77种,占全省总特有种数的32 17%;其次是西南部与南部,各有51和50种,分别占全省总特有种数的21.70%和21.28%,从垂直分布上看,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山地带(海拔800-1 600m),计108种,占全省总特有种数的45.80%;其次是低山地带(海拔300-800m),计84种,占全省总特有种数的35.88%。  相似文献   

14.
北京典型郊野公园植物组成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北京典型郊野公园绿地植物的系统调查,分析了其种类构成,计算并论述了公园绿地的植物结构特征,以期能够为北京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典型郊野公园植物有78科181属299种,占北京市总维管植物种数的12.1%,总体上偏少。乔木和灌木的丰富度指数都在5.0以下,草本的丰富度要大于乔、灌木;植物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在0.7以内,乔木要高于灌木和草本;总体说来,郊野公园绿地植物种类偏少、分布不均匀;北京郊野公园建设刚刚起步不久,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影响下北京市外来入侵植物特征及其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起源地、引入途径和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48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39属19科,其中菊科、禾本科、苋科和大戟科植物为优势科,占到了所有入侵植物总数的60.4%.除火炬树外,其余47种植物均为草本植物,以起源于美洲的居多(70.8%),多为伴随种子苗木运输无意引进.入侵植物分布受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密度影响显著,城市功能扩展区分布有最多的入侵植物,就入侵种分布密度而言,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核心区均明显高于近郊区和远郊区.目前北京入侵植物主要分布于农田、绿地、花圃等半人工生态系统,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北京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城市化进程使其仍存在较高的入侵风险,在将来的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6.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地理分布与生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对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进行有效保护,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其地理分布与生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金花茶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防城、南宁、隆安、扶绥等县(市)。位于北纬21°30′~22°55′,东经107°36′~108°33′区域内。金花茶的垂直分布高度在12~450m之间,以海拔200~300m之间的范围较为常见。(2)金花茶为喜暖热植物,对热量要求较高,属热带性树种。金花茶不能忍耐阳光直射,为喜荫耐荫植物,要求的光合有效辐射一般小于photons12.8μmol?m-2?s-1。(3)金花茶群落植物组成种类多样,且多属热带性树种。组成群落主要科有橄榄科(Burseraceae)、山榄科(Sapo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藤黄科(Guttifer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的种类。研究结果摸清了金花茶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生态特性,为金花茶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种子植物花粉电镜图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韦仲新著 )一书于 2 0 0 3年出版 .该书是借助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对 113个科 ,35 0个属 ,近 70 0种主要和常见的种子植物花粉进行观察和照相而编成的 .全书共 5 5万字 ,图版 131个 ,由 15 0 0多幅照片组成 ,为 16大开本 (889mm× 1194mm) .本著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书中所有花粉照片不仅采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拍摄而成 ,而且在图版制作过程中 ,全部照片均由以往的单色制版改为双色制版 ,故不仅花粉表面细微结构清晰 ,而且反差适中 ,黑白分明 ,为鉴别不同花粉种类提供重要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宁夏东北部典型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东北部荒漠草原为研究区,采用野外样方调查、采样和室内植物鉴定、土壤样品测定等方法,探析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土壤养分特征,以及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以期为中国荒漠治理、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研究区植物共86种,隶属61属21科,其中禾本科(18种)、豆科(16种)、菊科(13种)和藜科(11种)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7.44%;(2)研究区土壤总体上呈碱性,pH值平均为8.81,全氮、全磷、有机质的质量分数(0-10 cm土层)分别为0.07-0.54、0.16-0.51、0.51-6.24 g·kg^-1;(3)研究区植物多样性指数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植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表明,宁夏东北部荒漠草原植物种类少,禾本科、豆科植物优势明显,土壤养分条件差,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对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云南省和四川省5个受紫茎泽兰入侵的样地中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了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5个样地采得本地植物87种,其中常见本地植物32种,隶属19科31属.紫茎泽兰入侵造成5种生境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除样地d外,其他样地紫茎泽兰入侵的样方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而紫茎泽兰入侵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不同生境条件下,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有所不同,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趋势较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为主的群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攀枝花市5种生境中的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马缨丹入侵群落中,植物种类共有71种,隶属34科67属,以菊科、豆科、大戟科植物居多,且外来植物多达31种,约占调查植物种类的44%。(2)不同群落中植物生活生活型均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平均达58%),其中矿山迹地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地的高位芽植物比例高达68%,而四旁地块中高位芽植物比例最低,为44%;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平均达30%,这类植物主要是以入侵的菊科植物为代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芽、地面芽和地下芽植物所占比例平均均低于10%。群落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一方面反映了植被所处环境的干热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群落受干扰的程度,干扰程度越低,高位芽植物所占的比例越大。(3)马缨丹入侵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所处的生境有明显的相关性:矿山迹地人工促进自然恢复地的各指数最高,荒山撂荒地的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二者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显著性差异,矿山迹地人工开荒的柑橘园、芒果园,以及四旁的各指数居于中间,且柑橘园与芒果园的各指数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人工干预程度增加的情况下(如Ⅱ和Ⅲ矿山迹地人工开荒果园),打破了马缨丹占绝对优势的状况,新物种的增加产生了新的种间关系,进而引起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由于该区外来入侵物种种类较多,且多种外来入侵植物和当地乡土物种共同挤占生存空间的前提下,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对原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将变得更为复杂,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