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铁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具备诸多优势的同时也是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一号线中央路车站,由于一名男子纵火,2列满载乘客的地铁列车被烧毁,共造成198人死亡,146人受伤。2015年,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华盛顿市中心兰芳广场站(L’Enfant Plaza Station)一地铁车厢突然起火并冒出浓烟,导致1人死亡,多人受伤。2015年10  相似文献   

2.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土建施工应急预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土建施工工程复杂,涉及部门繁多,建设过程中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为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在大量的资料调研与详尽的施工考察的基础上,编制了沈阳市地铁一号线土建施工应急预案.该预案紧密联系工程建设实际,在实践演习中得到了肯定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发生在2003年2月18日上午的韩国东部城市大邱市地铁的人为纵火案的人员伤亡巨大,虽肇事者为精神分裂症者,但由他所引发的事故却造成了一场灾难.因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合国减灾委员会已确定国际性大灾标准之一是"一次死亡100人以上".历史上,1995年大邱市地铁也曾有过煤气管爆炸事故,那一次死亡103人,伤180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地铁事故波及城市有几十个,典型的有伦敦、东京、莫斯科等.虽然这次韩国地铁惨案有恐怖事件的一面,但如同所有城市突发事件一样,它再次为世界和平、城市安定敲响了警钟.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我以为至少应汲取如下教训并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9月底,东北地区首条地铁线路——沈阳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标志着沈阳这个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正式迈入"地铁时代",成为我国第七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历经年的建设,沈阳地铁现已成功开通并运营一号线、二号线,其延伸线也在稳步推进建设中。另外四号、十号、九号三条地铁线也于2013年6月获得国务院批准,并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预计于2018年全部建成通车。这样含一、二号线延伸线在内,沈阳地铁运营里程将增至约200公里。  相似文献   

5.
地铁作为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大客流运输任务.然而地铁作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其社会影响力、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十分巨大.地铁隧道基本处于地下相对密闭空间,运行的列车内聚集着密集的人群,通风和疏散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这是其突出的弱点.在国际上,地铁火灾事故屡见不鲜,是各国安全防范的重点,如2003年的韩国大邱地铁列车火灾,和1995年的阿塞拜疆巴库地铁隧道火灾,伤亡人数均超过300人.  相似文献   

6.
宁丙文 《劳动保护》2010,(10):26-27
《南京地铁一号线运营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对地铁火灾风险控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地铁运营风险与控制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测试设备、形成了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探索了可推广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在国内20个城市约90条地铁线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2003年2月18日上午的韩国东部城市大邱市地铁的人为纵火案的人员伤亡巨大,虽肇事者为精神分裂症者,但由他所引发的事故却造成了一场灾难。因为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合国减灾委员会已确定国际性大灾标准之一是“一次死亡100人以上”。历史上,1  相似文献   

8.
地铁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各类防灾及应急设施的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救援工作的质量。通过实地考察北京、日本(东京地铁车站为主)及韩国釜山城市的地铁车站防灾应急设施,探讨东京和釜山地铁与北京地铁应急设施的异同,并结合我国关于大型现代地铁枢纽站应急预案的研究,针对我国地铁在防灾应急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晓祥  王睿  阮继锋 《安全》2014,35(11):22-25
本文综合运用安全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安全系统工程中的事故隐患分析方法,以杭州地铁一号线各站点为分析对象,对杭州地铁站点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资料,查阅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站点各组成部分的安全隐患进行剖析,系统地指出站点的安全现状,以及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整改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14日8时50分,深圳地铁一号线国贸站一部站台通往站厅的5号上行扶梯突然逆行,造成25名乘客受伤。 2011年7月5日上午9点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造成1名乘客死亡,28名乘客受伤。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09,(1)
一、项目背景城市地铁运营系统是城市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全可靠性、乘坐舒适性等将直接影响北京的国际形象。事实上,在地铁交通出现以来的百余年中,由于乘客不能及时安全疏散而造成的地铁人员伤亡事故有多起,其中典型的如1986年英国伦敦地铁火灾(死亡33人,伤100多人),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故(12人死亡,5500人受伤),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地铁火灾(死亡558人,受伤369人),2003年韩国大邱地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避免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动态元网络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地铁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建立地铁施工安全事故网络节点体系,提出重点控制因素。以杭州地铁一号线施工安全事故为例,在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后,建立以人员、行为、事件和组织为节点的节点体系,确定节点的数量及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施工安全事故网络模型并进行分析,对打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比较理想的打击策略,确立节点的重要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应重点控制有效的监督相关节点,即可有效地避免或者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得出的结论与事故通报结果基本相符,这为避免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国际频道     
2月18日上午9点55分,一名心理病态的男子纵火袭击韩国大邱地铁。两列车厢起火后,地铁车站的电力设备立刻自动断电,列车门也因断电无法打开。由于车厢内弥漫着大量有毒气体,许多乘客窒息死亡。截至27日,事故已造成196人死亡,289人失踪,146人受伤,酿成韩国历史上最大  相似文献   

14.
《安全》2009,30(1):58-58
一、项目背景 城市地铁运营系统是城市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全可靠性、乘坐舒适性等将直接影响北京的国际形象。事实上,在地铁交通出现以来的百余年中,由于乘客不能及时安全疏散而造成的地铁人员伤亡事故有多起,其中典型的如1986年英国伦敦地铁火灾(死亡33人,伤100多人),1995年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故(12人死亡,5500人受伤),1995年阿塞拜疆巴库地铁火灾(死亡558人,受伤369人),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140人死亡,伤289人,失踪318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人口、交通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有限的地上空间资源即使过度开发也不堪重负,使得人们转而求诸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地铁因其安全、准时、高效等特点成为解决地上交通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成为目前地下空间应用的重要领域.地铁自问世以来,其安全问题一直如影随形、备受瞩目,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效率的降低成本与基于安全的加大投入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分歧.依托安全经济学和投入产出理论提出安全效率的概念界定及表达框架,并选取地铁楼梯进行案例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和可计量性.该量化模型的提出有助于在同时考虑安全与效率时提供决策参考,从而指导项目安全投入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10日,南京市科技局在南京市主持召开了由南京市地下铁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南京地铁一号线运营风险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以施仲衡院士为组长的鉴定委员会审阅了鉴定材料,听取了课题完成单位的汇报,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地铁火灾的防范与疏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铁业的不断发展,地铁产生的安全问题日渐受到关注,如何有效地预防地铁事故和减少地铁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已对地铁部门提出了一个严峻挑战.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地铁火灾事故,分析了地铁火灾事故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地铁火灾事故发生后,如何有效地进行疏散和应急处理给予了论述,对进一步提高对地铁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铁火灾安全特别是大型复合地铁车站的火灾安全得到了广泛关注,合理有效的车站人员疏散方案设计是保障地铁车站火灾时人员安全的关键所在.针对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特点,以人员安全疏散准则和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为基础,融合了火灾安全工程学的性能化人员疏散设计思路,分别将事故疏散时间和烟控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划分为三个等级,综合形成了四类人员疏散安全等级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的基于安全等级的地铁车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方案设计流程.该流程着重采用了自动扶梯反转及列车辅助疏散等措施提高人员的安全性,并结合某大型复合地铁车站的工程案例验证了该疏散方案的可行性.该文的研究工作可为地铁车站人员疏散设计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炳华  朱霁平  彭晨  刘力 《火灾科学》2008,17(4):233-237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复杂多层地铁站台形式的出现导致地铁车站火灾发生时底层站台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常超出现有规范.提出调度列车疏散站台人员的方式,论证了地铁列车辅助站台人员安全疏散措施的可行性,给出了列车发车间隔、列车运行速度、站间距离等因素对疏散所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车间隔是决定列车疏散所需时间的主要因素.研究工作可以为同类地铁站台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型活动进退场期间产生超大量客流,人群成分复杂,对地铁站台空间和运行能力产生威胁,也隐含踩踏事件、地铁事故等安全问题.地铁自身的薄弱点和大型活动产生的安全隐患是城市地铁风险分析的两大因素.文中利用风险评估方法对大型活动期间地铁所面临的威胁及地铁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大型活动期间地铁的安全运营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